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你會怎麼辦?

如果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你會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明白,發脾氣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他是當事人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產生威懾力,從而獲得他想要的東西,比如尊重、理解與接納、幫助……

於不同年齡的孩子發脾氣,父母首先要思考他們為什麼要發脾氣。從我們的研究來看,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只有一個:他的需求沒有被理解。

比如,小嬰兒發脾氣,主要形式就是哭鬧。這可能正在表達當下他的需求,比如困了、餓了、想要你抱抱了……這個時候,父母顯然不能去教育小孩,更不可以通過斥責、打罵來控制小孩的發脾氣。因為他們的哭鬧是基於無法用語言表達需求。如果這時候暴力應對,則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感覺到無助。

對於幼兒發脾氣,形式可能是哭鬧,也可能是撒潑打滾。甚至有動手打養育者的情形。這種情況,顯然也是因為幼兒的需求沒有得到理解和支持所致。當然,幼兒的需求,有可能是不合理的,比如他們就不吃飯,要玩。或者非要小朋友的玩具,拿不到就撒潑打滾。孩子的需求,對於他們當下來說是最重要的,這一點父母務必要理解。對於不合理的需求,我們不能否定,但不一定要支持。這時候可以用幻想的方式來滿足。比如:要是現在我們已經吃晚飯,那就可以繼續玩積木了……這個小汽車的陽陽哥哥的,要是他願意借給我們玩就好了……

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發脾氣很有可能是他們做的事情不被我們理解,他們在乎的事情被我們忽視。總而言之,孩子發脾氣,定有原因,這個原因就是他們當下的需求沒有被理解和重視,被我們以學習重要、聽話、講禮貌等要求而忽視。這時候,父母應該仔細傾聽孩子的想法,聽聽他們到底要什麼,不要輕易否定、評價,否則孩子就容易形成性格執拗(他們要堅持自己的需求卻永遠得不到理解),不考慮他人的需求。之所以容易變成這樣,是因為他們的需求從未被人理解,所以他們總是在向父母索取理解而無法站在父母的角度。也就是說,父母理解孩子,孩子才能學會理解他人。

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孩子來說,即將進入青春期,這時候他們逐漸開始敢於對抗父母的控制和否定,所以更容易以情緒化的方式來挫敗父母,從而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當然,民主型的家庭,父母總會是向孩子表達自己的不同,但絕不輕言否定,更不會脅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行事,這時候孩子反而不容易情緒化,因為沒有什麼事情需要通過情緒化的反應來獲得。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父母必然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成人,當成一個外人來對待,這就是所謂的心理界限的形成。當你把他們當成一個外人來看待,就意味著你們之間是平等的,不能輕言否定和傷害。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孩子發脾氣的可能。當然,青春期的孩子,多少都容易發脾氣,因為他們不怕父母了。

那能不能少發脾氣或者不發脾氣呢?當然可以。不過,這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則。比如,當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如果父母是仔細傾聽,發表觀點,然後請孩子自己去做選擇,這種相處的模式,孩子就能習得。即便未來他們遇到有不同意見的事情,他們也會用這種方式去應對,因為他們並沒有學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脅迫。

也就是說,要想孩子少發脾氣或者不發脾氣,需要兩個前提:

1、理解孩子的需求,接納孩子的感受;

2、可以發表意見,但永遠不應該替孩子做決定。

當然,少有人能夠做好這兩條,我也不例外。最近這段時間,Bob先生也是快進入青春期了,好多事情都跟我對著干。甚至,有些我做不好的事情,他還會翻老賬,有時候確實讓我尷尬。當然,我是理解他當下的變化,也是理解他在一些事情上想要自己做主,按自己理解的路徑去行事。

在這種時候,我往往就對他偶爾表露的情緒化不置可否,絕不跟他爭辯對錯---即便爭辯了幾下,也不會一定要分出勝負。往往都是我在妥協:好吧,我的意見發表玩了,你自己決定如何去做吧……

雖然我們偶有爭執,往往都是在我的退讓中結束。大多數情況下,我的看法或者建議往往都是對的,但是我不會強求他聽從。我會等著他去實踐,撞了南牆之後再說。在他撞了南牆之後,我也是不會主動去證實他的選擇是錯誤的,往往都是他主動跟我說,事情果然如此。這時,我就會輕描淡寫地說:這樣啊!絕不會抓住機會去證明我的高明,因為這種證明實在是太低級,反而讓對方不願意跟你分享他的實踐經驗,甚至有可能故意沿著錯誤的道路繼續前行,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決不聽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氣溫驟降水表水管脾氣大 「保暖」小竅門看這裡!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女人,認真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