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文勝:茶嶺揚芳屏南茶

吳文勝:茶嶺揚芳屏南茶

「游心無方,抗志雲際。」(出自曹植《七啟》)。李周翰注曰:「雲際,言高也。」「追奔逐北,奄有通津。」(出自《梁書·武帝紀上》)。漢典注釋:「通津,四通八達之津渡。」在屏南東峰尖腳下謝坑村的一座古城門上,鑲嵌著 「雲際通津」四個繁體字碑刻,見證了村莊的歷史。

135

吳文勝 文 / 圖

1

走進屏南謝坑,村中的古道、古廊橋、古寺、古茶園和古城門等琳琅滿目的古建築,無不折射出謝坑曾經的繁榮。清乾隆版《屏南縣誌·分縣始末》描述,立縣之初,縣治雙溪村僅四五十灶。而謝教坑村,竟達四百戶。謝教坑,就是如今的謝坑,為開縣第一村。

從「雲際通津」古城門下的古巷穿村而過的,是一條載滿燦爛茶葉史的古道。古道像一條彎彎的扁擔,一端挑著屏南境內最高峰東峰尖,另一端挑著建甌境內最高峰辰山。東峰尖下的謝坑村與辰山下的鳳凰山,直線距離僅三四十公里。

巧合的是,謝坑人不講屬福州語系的屏南話,而是講閩北語系的建甌話,民俗風情和房屋建築等也更接近建甌。似乎表明歷史上與北苑貢茶中心鳳凰山下有著特殊的淵緣。民間俚語及史料顯示,茶,是聯繫兩地親緣關係的紐帶。這就不難理解村中為啥還保留有古茶嶺、古茶亭、古茶園,刻有「茶嶺揚芳」的古城門,以及傳承至今的北苑貢茶製作技藝。

古道上的另一頭就是鳳凰山,雖然清脆悠揚的駝鈴聲已經遠去,但是氤氳在雲霧中的茶香依然芬芳。古巷兩側斑駁的黃土牆,褐色的木板門,高大的馬頭牆和厚實的青瓦片,彷彿都散發出淡淡的茶香。古巷邊孤寂的老井,憨厚的石水槽,彷彿在自豪講述著當年挑夫們釋擔歇息、抔水暢飲的販茶故事。

2

出了古村,一座用花崗岩條石干砌而成的古城門佇立在眼前,門框上用巨石板作梁,上部改用泥土夯成,頂部加蓋瓦片。遠看猶如一位戴著斗笠的脫俗老人,彷彿在對出村的行人千叮萬囑。穿過城門回眸,矩形城門變成了條石弧線形拱門,頂上「茶嶺揚芳」四個古樸雄渾的陰刻大字,散發出質樸的茶香,落款為「道光二十一年仲冬」。

135

透過「茶嶺揚芳」石刻大字,依稀可見跨越兩個世紀前,這裡茶葉產業的繁榮。嘉慶年間,由董事陸子成募建,位於謝坑村水尾的木拱廊橋——「長橋」,是連接周寧、政和等縣古道上的一座重要橋樑;位於茶嶺上的茶嶺亭是屏南境內唯一以茶命名的路亭……

135

沿著「茶嶺揚芳」古城門前的茶嶺而上,坡頂就是茶嶺亭了。亭內梁下一副「野鳥有聲開口勸君且住歇,山花無語點頭笑客不須忙」的對聯,道出了往來客商風餐露宿、奔波忙碌的情景,也道出了古道上人來人往的繁忙景象。雖不是什麼佛家心經,卻足以讓人大徹大悟。

3

翻開清乾隆版《屏南縣誌·橋樑路亭附》,「茶嶺亭在謝教坑」七個字躍然紙上。屏南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從古田分治,縣誌為首任專職知縣沈鍾編著。如此,茶嶺亭早在開縣之初就佇立於茶嶺上了。走出茶嶺亭,漫漫古道在此起彼伏的群山間蜿蜒前伸。據當地村民介紹,北苑貢茶以「龍鳳團茶」為最,為此,這條連接謝坑與鳳凰山的古道又稱龍鳳嶺,屏南境內段為鳳嶺,建甌境內段為龍嶺。這些都將謝坑茶業史往上推了一步,那究竟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呢?

135

宋·朱子安《東溪試茶錄》記載: 「又《丁氏舊錄》雲,官私之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獨記官焙三十二,東山之焙十有四:北苑龍焙一,乳橘……南溪之焙十有二:下瞿一……謝坑八,沙龍 …… 西 溪 之 焙 四 …… 北 山 之 焙 二 ……」從中可以看出,官焙三十二,分東南西北四大焙,統稱北苑貢茶。「北苑龍焙一」屬東山之焙,「謝坑八」屬南溪之焙。《茶錄》還記載,同樣位於東峰尖腳下的橫坑和苦竹(富竹)也屬於 「官焙三十二」之列。

文物如老者訴說歷史,文字似珠璣記載往事。宋時謝坑、橫坑和苦竹(富竹)與北苑比肩,為北苑貢茶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屬於「官焙三十二」之建茶。

135

4

沿著長長的鳳嶺拾級而上,雲霧聚而繞身,我彷彿已經置身於天際了。「鑿破寒雲嶺被耕」,觸景生情,屏南首任知縣沈鍾留下不朽詩篇。他在《賦役志》中寫道:「屏邑額賦僅足八千兩,才有古田三分之一耳……廣種雜糧,並茶、竹、麻、靛之類,歲有萬金之獲,以供國課 ……」可見,開縣之初,可供國課的雜糧中,茶居首位。

135

茶者,沐日月之天光,汲天地之精華。天為父,地為母,霧為精,光為血。古茶嶺上的天時高時低,天與地把霧攪得很濃很濃。明代詩人陳襄唱道:「霧芽吸盡香龍脂」。東峰尖腳下以謝坑、橫坑和苦竹(富竹)等村為代表的北苑貢茶,正是從天與地釀造的雲霧中汲取了「龍脂」,而成為茶之極品。據《古田縣誌》載:「古田種茶始於唐,興於宋,南宋為鼎盛時期。北宋時,古田年產茶 25 至 30 噸,南宋增至 446 噸。」按《舊唐書·食貨志》唐德宗貞元年間全國徵收茶稅 40 萬貫推算,約產茶 1 億斤。相比之下,古田年產茶量可謂鳳毛麟角。

當時,屏南尚且隸屬於古田,謝坑、橫坑和苦竹(富竹)等村莊,則僅是古田大地上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而所產出的茶卻能在 1 億斤中脫穎而出被選為貢茶,足見質之好,藝之精,品之上,從而帶動了屏南茶「揚芳」山外,銷售往大江南北,甚至英美等海外市場,從而成為完成國課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

來源:閩東日報

●宣傳推廣寧德茶產業發展現狀

●普及茶葉生產技術及成果

●提供產、加、銷諮詢服務

●推介寧德茶葉品牌形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瓷顏茶語—綠茶製作工藝與泡法
10種「治喉炎」的飲茶良方!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