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皇帝年過七十後記憶力衰退,「昨日之事,今日輒忘」!

乾隆皇帝年過七十後記憶力衰退,「昨日之事,今日輒忘」!

嘉慶元年(1796年)清明時,乾隆帶著新皇嘉慶到東陵祭拜順治、康熙二帝並稟告禪位之事。

然後,乾隆又到孝賢皇后陵上酹酒,同時作詩告慰同陵中的令貴妃(孝儀皇后):

「吉地臨旋蹕,種松茂入雲。暮春中澣憶,四十八年分。

攜叩新皇帝,酹觴太上君。母應以子貴,名正順言欣。」

這一年,孝賢皇后已經去世四十八年了,乾隆也已近八十八高齡。

而這一次,也是乾隆最後一次來到孝賢皇后陵前酹酒。

這時的乾隆,已是真的垂垂老矣。

高壽天子,僅此一人

據記載,乾隆年過七十後記憶力衰退,「昨日之事,今日輒忘;早間所行,晚或不省」。

有時,還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皇帝早膳已供,而不過霎時,又索早膳。宦侍不敢言已進,而皇帝亦不覺悟。其衰老健忘,推此可知。」

有一次,乾隆從熱河回京,天氣稍冷,即換上了暖帽。群臣見後,紛紛效仿。

又過了幾天,天氣轉暖,乾隆又戴涼帽,大臣們也忙著換帽子。

乾隆還納悶呢,你們這些人為什麼要這麼換來換去,仔細一想才恍然大悟,其苦笑著說:

「不怨大臣,是朕年老所致也。」

大臣們跟著裝糊塗

年老體衰,是無法克服的生理規律。年高而又要勤政,這無疑是高壽天子的兩難之局。

在皇帝終身制的前提下,此局無法破解,除非換一套制度,讓老齡皇帝依制退休。

但若是退休,又豈能稱之為皇帝?乾隆歸政為太上皇也不肯放權,此即原因。

不過,權力即意味著責任,既然自己歸政後仍理政,乾隆也沒有把國事責任推給兒皇帝嘉慶身上。

如嘉慶二年(179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晚,乾清宮因火燭不慎而引起大火,火勢一度危及交泰殿。

所幸的是,後來風勢逆轉,火勢被撲滅。

為此,乾隆特作《悔過六韻》,其中即深切自責:突發火災可能是因為自己處處幸蒙天庥而過於自滿,所以上天以此示警。

不過,由於他仍事事過問國政,因此有任何過失的話,責任在他而非嗣皇帝之過。

這倒也表現出乾隆肯於負責的一面。

乾隆年輕時姿色還可以

對於乾隆「歸政而訓政」的朝政模式,同時代的史學家趙翼給予了高度評價,其表示:

「惟我高宗純皇帝當大一統之運,臨御六十年,親傳寶位。猶時勤訓政,享年到八十有九。今上自受禪後,極尊養之,誠無一日不親承色笑。

視宋孝宗之一月四朝,曾不足比數焉。然則兩宮授受,慈孝兼隆,福德大備,真開闢以來所未見,豈不盛哉!」

趙翼的意思是說,歷朝歷代,只有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並親傳大位,即便退位也仍舊勤勤懇懇,繼續工作。

而兒皇帝嘉慶也沒有任何的怨氣,一家人仍舊和和睦睦,這在歷朝歷代也是從來沒有過的,這難道不是盛世仁政的體現嗎?

事實上,在康熙晚年時,曾為眾臣尚可休致退養、自己卻一日不得休息而傷感痛心;

而在另一邊,皇太子胤礽卻抱怨說:這世上,哪有做四十多年的太子呢?

如此說來,趙翼關於退位讓政的說法恐怕也有出現另一種情況,乾隆的案例在歷史上或許並不多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十全老人」乾隆為何選了嘉慶?
乾隆65歲選的最後一個秀女,比他小47歲,被強制選進皇宮實屬無奈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