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離開信陽時,你帶了多少家鄉特產?

離開信陽時,你帶了多少家鄉特產?

GIF

離開信陽時,

你帶了多少家鄉特產?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長途奔襲,終於於凌晨到達工作的城市。平時7個小時的路程,被擁堵的車流拉長到一倍。

路上,母親已打了幾次電話詢問,為了不再讓她擔心,一下高速,撥通了電話,報個平安!

得知我們已經到達,母親心安了,很快又嘆了口氣,說到:

「你看我這記性,年紀大了真不中,今天你剛走,我回屋裡一看一盆滷肉忘記裝了,在廚房裡又看見千張豆腐忘掉了,還有曉(我老婆)要吃的甜酒,我特意找人做的,你看這一晌午慌的么事……」

看著後排座位各種籃子、箱子,我只好安慰她說:等過了十五,我爸來的時候讓他坐汽車帶來吧!母親又囑咐我們趕緊回家休息,才掛了電話。

臨走那天,母親在給我裝箱

回到住處,已是凌晨12點多,我和老婆分四趟,才把滿滿一後備箱加後排座位上從老家帶來的東西卸下,搬到8樓的家。一共是三個泡沫保溫箱,一個籃子外加幾個紙箱!

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來收拾從家鄉帶來的東西。從年初三開始,母親一點點的裝箱子,走之前的上午,我幫忙打包,搬上車,就去陪家裡來的客人,母親讓我把後備箱開著,她想起什麼再往裡面放。

等到我到了再收拾,才發現東西數量之多、種類之多、來源之多!

這些東西大部分是父母在家準備的,還有一些是岳父、姐姐、叔、嫂子等親戚朋友給的,幾乎涵蓋了絕大部分家鄉特色物產!

臨走那天,母親在給我裝箱

此前好幾年,父母都是在我們這裡,幫忙照顧孩子。以前我在家偶爾提過,說想吃家裡的土豬肉、魚。

前年兒子開始上學了,父母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經常可以回老家住上幾個月。

去年國慶節母親回家以後,就一直在老家,這裡面很多東西,就是她在那幾個月里準備的。

這些回頭貨到底有哪些呢?

第一個大宗就是土豬肉,就是家養的黑豬!母親回家後不久,就跑到老灣,預定了叔家養的黑豬。黑豬在家鄉很翹,等到臘月就不好買了。

殺豬的那天,母親說買了一半,又忙了兩天,一部分分解後凍在冰櫃里,一部分閹了做臘肉,其餘的部分,又花了不少功夫做了二十多斤豬灌腸。

裡面還有一大袋子牛肉,是給堂哥堂嫂拜年時給的,他們退休後,跑到老灣去開荒種田、養魚餵雞,重新做了農民。走的時候,嫂子穿著拖鞋,追到樓下,扔了這袋牛肉在車上,不給拒絕的機會……

第二大宗就是魚。在我這裡,時常吃魚,經常發現不是魚太腥,就是有煤油味。母親也記得這茬,專門打聽到誰家養的魚不用飼料、不撒化肥,問清打魚的時間。

父親回去後,專程跑去買了十幾條,在河裡一條條的殺好剖好,也是一部分分解成魚塊冷凍,一部分閹了臘魚。

還有一大包豬大腸,是岳父給的,老婆愛吃大腸,每次回去他都會提前買回幾副大腸,洗好凈好,這次也不例外。

所以,帶過來的兩個保溫箱全是冷凍的肉,一個筐子里全是臘肉、臘魚和豬灌腸。光是各種冷凍的肉,已經把家裡的冰箱塞的滿滿的!

第三宗是豆腐,很多信陽出來的人,都覺得自己家鄉的豆腐就是好吃,我也不例外。

我老家羅山,南部鄉鎮的豆腐尤為受歡迎。水豆腐是不好帶的,母親自有他的辦法,去年雪下得多而大,她買了一些水豆腐,切成塊,放在雪地里全部做成凍豆腐,然後放入冰櫃,在我看來直接放入冰櫃不就得了,母親的解釋是,那怎麼會有天然冷凍的好吃!

豆腐中,我最喜歡吃的是豆油皮,家鄉稱豆油。這種豆製品是燒豆漿時最上面凝固的一層油,在外地拿出來賣的不多。在家鄉也很搶手,尤其是年終,辦事的多,難買。

而且,很容易買到不純的。母親早早就買了一些,岳父知道我和老婆都喜歡吃,雖然在城裡住,也專程跑到鄉下熟悉的做豆腐那裡,買了幾十張,兩位長輩給的加在一起,有近30張——足夠我慢慢吃上一兩個月的啦!

還有一小包臭豆腐卷,家鄉特色豆製品,年前母親就焊好了。臘月返回第二天,在家鄉工作的同學邀請小聚,臨走了還專門帶給我兩瓶朱堂產的特製的臭豆腐,也和上面這些豆腐一起帶來了!

忙碌了半天,才把需要冷凍的肉拿出放到冰箱,把臘魚臘肉豬灌腸掛到陽台晾好——我覺得接下來三個月我不用再買肉了!

收拾好泡沫箱,還有兩個紙箱,又有些什麼哩?

糍粑,大約有四五斤,聽母親說,是叔家打的給的,小時候家裡冬天經常一打就是一大缸,我當時不怎麼喜歡吃,長大了,家裡很多年沒有自己打過了,反而喜歡吃了。

母親知道我喜歡吃糍粑泡,所以,還有一包切好沒炸的糍粑泡,這個東西不是很好做。

母親說,那天在逢集上,看到一個人挑著糍粑賣,還是軟的,一問是前一天才打的,所以還沒有硬,立即買了一些,做糍粑泡就需要這樣的,還沒有完全硬,沒有泡過水的糍粑,才能切成薄薄的糍粑條,再曬幾個日頭,才可以做成炸糍粑泡。

挂面,一種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過的手工麵條,當然電視上是陝西的,和豫南的手工挂面原理差不多,些許做法尤其是最後成型不一樣。

打我記事起,母親一直喜歡買街上李姓家的,手藝好,乾淨,可惜十多年前該戶女主人過世,近年男主人年事已高,子女在外無人接手,不再做了,一手好手藝可惜了!

母親裝挂面的時候說,這是冬月底她都買好的,也是一家做的好又乾淨的,當時買的早,7元一斤,臘月底,回來人多了,已經漲到9塊10塊了。母親一邊說,一邊把女子螺髻一樣的挂面,放到專門自製的紙箱里。

土雞蛋,這是老婆的老媽(伯母)給的。老婆小時候為躲計劃生育,在老媽家裡生活過一年多,童年假期也常去小住,因而很有感情。

老媽老爹七十多了,獨自守在一個鄉村小灣里,每年回去都會去看看他們。過年拜年臨走,老媽抱出這箱早已準備好的雞蛋,追趕我們,拉扯半天說:

扭兒,八十歲老馬兒不吃拜年禮,你們在那麼遠,老來瞧我,我輕易也去不了,別的沒得,就是自家雞子嬎的蛋,給我外甥吃,你們要是不要,下次就莫來了……

最後一個紙箱,裡面分別是一包破糨子(豇豆米)、干豇豆,一帶炸魚炸肉,甚至還有一袋洗乾淨的小菠菜、白白凈凈的一把蔥、蒜苗和芫荽。

我想起來,母親當時是這樣解釋的:你們到了就要上班,這些魚呀肉呀,一時半會也搞不熟,這菜什麼的,你回去了下火鍋直接煮,方便的很!小菠菜是我早晨去掐的,新鮮的很,回去就燙了吃了!

收拾這些東西,思緒如同電影回放一樣,想起春節在家的一幕幕,想起父母忙碌又開心的樣子,想起那些一年見一次面的親朋好友!

有時候,到了年底,想到一票難求的返鄉車票,擁堵不堪的往返高速,舟車勞頓的新年之行,每每想放棄回家過年。

返程的後備箱

但往往到了最後做決定的幾天,情感最終戰勝了理智,毅然還是選擇回家,為什麼?

這後備箱沉甸甸的家鄉特產是最好的答案:老家有最惦記的自己的父母親人、他們用自己最原始的親情,準備了家鄉味道,等我回家過年!

過完年,我已經快40了,父母也年屆古稀,父母送我遠行,還如二十年前,第一次離家外出念書時的那個孩子,生怕我們吃不飽、穿不暖,回家的路再難,與之相比,輕若鴻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回家過年!

今年離開信陽時,你又帶了多少家鄉特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家豫南 的精彩文章:

TAG:老家豫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