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讀書小感
這個寒假號稱看了一點書,但是其實有質量的閱讀的,只有七八本。
一方面,我希望通過看書,找到困惑我的問題的答案,另一方面,為了讓推送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精彩。自認為這段時間看的書也有幾本了,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能夠找到觀點相互補充佐證的地方,因此雖然讀的書是各個時期,各個國家,但是依然能夠形成自己的一些理解,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因為輸出是最好的輸入,所以打算不自量力地寫一下我所總結出來的體系,也是為了在這個過程中增加對書本的理解。
(寒假吧,也就看了這幾本書……)
第一本讀的書是《孤獨六講》,第二本是《蘇菲的世界》,第三本《島嶼獨白》,第四本《我們仨》,第五本《局外人》,第六本《菊與刀》,第七本《烏合之眾》,第八本《漂泊者》,第九本《中國語言文化典藏——蘇州》,第十本《迂迴與進入》(未讀完),第十一本《芳草茵茵——費孝通自選田野筆記》。另外還有《詩經》《楚辭》,它們是獨立於這些書的,但是也剛開始看。由於《烏合之眾》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很好,加上我對於法國大革命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烏合之眾2》就沒有翻開過。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對這些書的印象吧:我最仔細讀的書有:《孤獨六講》,《蘇菲的世界》,《島嶼獨白》,《菊與刀》,《烏合之眾》。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孤獨六講》,《蘇菲的世界》,《菊與刀》,《漂泊者》。
所有書中我感覺最有爭議的,是《烏合之眾》。它提出了很多新奇觀點,我大部分也能認可。不過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只有結論,缺少論證,作者只是給出了他所觀察到的社會生活中的現象,但是沒有做進一步的思考,因此我覺得這本書有些過譽。不過,畢竟是百年前的人寫的,局限性也難免,其中的部分觀點可以作為其他書中的參考。
我認為我讀的這些書中,又可以分為幾類。一類是《孤獨六講》,《島嶼獨白》,《我們仨》,《漂泊者》,《芳草茵茵》這種從個人視角出發,偏向散文體裁的書籍;而另一類是《局外人》這種小說;剩下的其他書,都是更為宏觀,旨在揭示一種普遍性的,思辨性質更濃的書籍。
主要介紹三本書:
一.《蘇菲的世界》
摘自百度百科:「《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正所謂「哲學的起點是懷疑」(《孤獨六講》)。對孩子而言,世界上的種種都是新鮮而令人驚奇的,而大多數成人都只把這個世界看作理所當然的存在。對於哲學家而言,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因此他們終其一生都像個孩子一般敏感。他們不像他人一樣沒有感覺,無動於衷,而是具有一個好奇而充滿求知慾的心靈,永遠如同小王子一般。
遠古時期,人們通過宗教作為他們對於自然問題的解釋,這些解釋通過神話流傳下來。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希臘人,正如馬克思所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他們的公民制度是所有勞動通過奴隸完成,「市民」們因此有了充足閑暇考慮問題,由於具有全民思考的風氣,無怪此時的希臘是人類文明歷史上最璀璨的時期之一,「公民」們力求通過用經驗和理性為基礎的思考代替神話和宗教,用「理性」為各種現象尋求解釋。
關於他們最重要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世界是怎麼樣子的呢?歷來不同希臘學者具有不同觀點。其中最著名的有幾個:「柏拉圖的理性論」中,認為世界具有永恆世界與感官世界;亞里士多德認為的感官世界:一種實物的形式則是其特徵;以及新柏拉圖理論的「神秘之光」,世界本來是一條線的兩端,在其中一端是大我的存在……
這些人知道自己所知十分有限,所以不斷追求真知灼見,蘇格拉底就認為人類必須為自己的知識奠定鞏固的基礎,為自己一無所知煩惱。「最聰明的人,乃是意識到它的笨拙的人」。此後還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人們從舊約中,上帝與以色列簽訂的條約,逐漸發展到新約中耶穌代表上帝與人類簽訂的新約。
之後是中世紀千年的黑暗,但是在黑暗中孕育出來了人文主義,這是人們思想的一大革命事件。根據《烏合之眾》中的說法,群體是盲目,守舊與低智力的。因此,能夠產生如此大的思想上的革命,確實是很了不起的大事,事實上,人文主義延續了幾百年,直到現在我們仍舊視為圭臬。自此之後,由於思想解放,出現了巨大的科學進步以及產生新的世界觀,布魯諾、伽利略、牛頓……在這一時期,近代文明的興起,形成了目前的世界科學體系。
插一句,這本書講解了西方思想哲學的歷史,之前暑假看過一本《世界簡史》,想來兩者結合觀看,想來就能夠對於傳統西方世界(不包括美國)當今的種種現象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吧。
高中時期,自己就在想,如果是真的懂我的人,他對我的評價應該是「理想主義者」,上了大學之後,理想要藉助世俗生活的力量,於是對自己的定位改成了「半個理想主義」。在讀這本書的期間,才明白「理想主義」最初是指巴洛克時期,人們認為的生命所具有一種崇高的特質,與此相反的另一種看法則是「唯物主義」,而「唯物主義」又指的是相信生命中所有自然現象都是從肉體感官而來的。這兩種最初的定義與我們當今所理解的,尤其是與我所理解的很有不同,目前自認為是個唯物主義者,也同時具有理想主義。
中世紀沒有產生很重要的東西,但是為下一個時期的思想大爆發奠定了基礎,近代哲學家中,我最信奉笛卡爾對於生命的本質的思考,他懷疑每一件事,並最終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結論(Cogito,ergo sum)。什麼意思呢?他懷疑每一件事情,最終發現懷疑正是他所能夠唯一確定的事情:因為無論如何,他懷疑這件事情是真實的。當他懷疑時,他就必然在思考,而由於他在思考,那麼他必然是一個會思考的存在者。因此,這一個會思考的「我」比我們觀察到的物質世界更加真實。他進一步思考得出了一個更加驚奇的結論,因為他確認了「上帝」的存在:他認為在他的心靈中,他很清楚的知道完美的物體的概念,但是這種概念肯定不會存在於他自身,因為本身不完美的人不可能具有完美實體的概念。由此,他認為肯定存在一個完美實體,那就是上帝。而正就如同一個會思考的存在者必定存在一樣,理性與存在相關。
不同的「上帝」有不同的含義,這個含義與我所理解的基督教的上帝有很大不同,但是笛卡爾的「上帝」卻能夠說服我。
之後是自由意志的問題:人能否具有主觀能動性。在這個方面,我支持斯多葛學派的觀點:上帝通過自然法則主宰世界,自然法則就是「天性」,人受到自然法則的限制。但是人又同時具有自由意志,可以替自己決定任何事情。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受到自然法則的限制,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在「框架」中自主決定自己的人生,我們的宿命是由自己決定。
其實科學研究也是具有一定的思考方式的,之後的哲學研究常常與科學聯繫,並且改變了人們的思維。例如「進化論」。
補充一點,還有一位我比較熟悉的哲學家盧梭,對他認為人類應當回歸自然的觀點我持保留意見。以及康德的觀點也很有意思:世界的觀念會受到人類心靈中某些狀況的影響,人類不只是被動接受外界感官刺激的,也是一個主動迎合的過程。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麼不變的話,那麼應該只有人類的理性是永恆不變的。理性可以感知事情的因果,並和感官直覺一道塑造了對於世界的了解。不過他也之處,他還認為有一些地方不能夠用經驗和理性解決,只能夠使用信仰,包括上帝確實存在以及人具有自由意志。有一句我們熟悉透了的話「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心中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減的讚歎和敬畏--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的意思是:我們自己只有純粹為了遵守道德才行動的時候,我們的行為才是自由的。
黑格爾認為,思想或者理性的歷史就像河流,你的思考方式宛如收到河水向前推進,受到傳統思潮與當時的物質條件的影響,所以沒有永恆正確的思想,只有當時對你而言正確的思想。雖然我並沒有從這句話中讀出「否定之否定」的意思,但是真理是靠歷史的流動變化觀點來決定的還是能理解的。
祁克果認為人的一生有三個階段:只為了現在而活的美感階段,對生命擁抱認真的道德階段,擁有信仰的宗教階段(但是個人不贊同只能夠是基督教而不能是其他理想的想法)
馬克思的思想,我讀的懂的地方主要是他的經濟理論,我感覺這又是建立在黑格爾的基礎上的。單就社會研究方面他提出經濟結構等決定政治思想法律藝術宗教科學等「上層建築」,由此又延伸出三個階層的理論,我認為講的挺有道理。
讀到最後,跳出書中,談談自己的觀點。通顧來說,外國文明我喜歡三個階段:古希臘全盛時期、歐洲文藝復興繁榮期、日本明治維新前後。因為,在這三個時期,這三個地域創造出巨大的文化思想財產,國力達到當時的巔峰,以及後來很長時間內也難以超越,令人嘆為觀止。反思了一下這個寒假看的書,有一點缺點:只光顧看西方作者的著作,沒有看到對東方文明尤其是與中國人文化相關,這就好比一個人偏食一樣。其實《迂迴與進入》是一位法國漢學家從西方學者的角度寫的中國理解,不過功力較深,深感水平不到,讀的很艱難,遂暫時擱置。
繼續談書就談到了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聞名於世,在這個理論中,他認為我們的行動不一定是理性的,而常常被驅策力所鼓舞,這種「驅策力」也就是人的基本需求。雖然這種需求很可能會被偽裝或者升華,在無察覺的情況下主宰我們的行動,我們的內心深處,隱藏著一些類似的經驗的記憶。這個理論和《烏合之眾》的一部分觀點很類似,我認為那個作者一定是多少受到弗洛伊德的影響。
他還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的自然屬性,我個人的理解就是我們各種先天或者後天的欲。在「自我」中,我們會為了很想要某件東西而壓抑我們的慾望,個人不成熟的觀點就是有了價值判斷,會為了更大的價值放棄一些東西。而「超我」呢,則是道德規範在我們心靈中存在的部分,到了這個階段,大概就是「共產主義」的理想狀態了吧?
在他《夢的分析》中提出,人類的意識就像是海面上的冰山,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的意識之外,還有潛意識存在。這些是被我們曾壓抑的經驗或者想法,然而卻對我們的感覺和行動產生鼓動,造成我們說出本來不想說的話或者作出不想做的事,夢或許就是潛意識的表現。
二.《烏合之眾》
這本書雖然被我批評很多,想了想還是拿來寫一下。主要探討了群體的各種特質,剛好跟《孤獨六講》之類談論個人的書相互補充。
群體的特質:群體有同質群體和異質群體,群體不善於思考,他們的整體智力低下,而且往往急不可耐的行動,文明常常是由少數知識貴族階級而不是群體創建,群體的治理往往傾向於野蠻,而且具有強大的破壞力,他們受到情感和暗示的影響而不是講道理。成群的人進入同一狀態,精神上統一併朝一個方向行動。(群體形成一種衝動,而只有極少極少具備強大個性,足以抵抗暗示作用的人能夠保持理性,而且這往往是歷史上悲劇的起源:群體消滅掉個人)而且在這是往往無意識(感覺像是潛意識)浮現表面影響群體的活動,
群體具有「本我」的特徵。野蠻,偏執和保守,具有破壞性,而且屈從與權威,渴望被統治,否則將彷徨。但是一旦受到統治,又具有反抗統治的天然本性。精神上則接受被強加的判斷。群體也具有爛漫無邊的想像力,宗教只不過是群體信仰的一種體現。
此外還講到其他一些,例如經驗只有不斷的重複才能其作用。文明的推動力往往是非理性,領袖常常是對於某種想法極其推崇,意志更加堅定罷了。
回看《孤獨六講》中,裡面也有談到群體:「群體的道德意識常常變成對他人的指責,而在西方,道德觀回歸到對自己的自我檢視,對他熱門的批判不叫道德,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才是。」在群體中,依然會感受到一種孤獨,但是不需要強行融入團體,能夠容忍「思維孤獨」和「語言孤獨」乃是一個人生命圓滿的體現。
三.《菊與刀》
《菊與刀》成書的背景:「《菊與刀》最初是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國政府之命,為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調查分析報告,旨在指導美國如何管制戰敗後的日本。……事實上,美國政府戰後對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應的反應與本書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謂是美國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導書。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讀書,是社會科學研究直接運用於政治實際操作的傑出例證。」(依然是來自百度百科)
通過這本書,我了解到了日本人的民族特質。這本書讓我折服,我甚至希望能有一本像這樣全面客觀講中國人民族特質的書:因為一個民族往往是很難內省的,這時,只有局外人才能夠用客觀的視角看待這個民族。當然,不可否認,這本書也受到很多批評,所以要在看書時要保留自己的一些想法。
第一二章不談,自第三章起開始講解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特徵。
第三章講「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主要講解了他們對於秩序,以及對於等級制度的信賴。等級制度深深植根於他們的心態中,從小在家庭生活中就得由父母帶著講究規矩,施行禮儀。這與歐美的自由不羈完全不一樣,與中國也有很多不同。在家庭中體現為輩分差別,年齡差別,性別差異等,過去的封建社會中,還存在階層差異。
第四章講明治維新,這是近代日本到來的標誌。此期間,日本採取了一系列方針(不展開),但由於觸犯利益,初始時不得人心,還引起過大規模叛亂。不過它最終加強了等級制,強化了「各安其分」的義務,並且使得最高統治無需關注公眾輿論。由於等級制度在日本人心中由來已久,他們的習慣常常來源於過去的經驗和道德禮儀,所以,在他們眼裡,國家是至於至善的。他們也完全信任上級,但是上級同時也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各安其分」。在他們構築世界秩序的時候,經常考慮到等級制度:在家庭以及人際關係中,年齡、備份、性別、階級等決定著適當的行為。在政治、宗教、軍隊、產業等各個領域中亦有十分周到的等級劃分。
這一章還談到了神道,日本人的國家神道被視作國家宗教(這也是很多批評家批評的一點),因此,在日本全國有大大小小的神廟,融入了生活之中,其他的宗教在日本也不使人感到嚴峻,佛教對於禁慾的要求也很少。
作者在這一章中評論二戰「他們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的國家。他們的錯誤就在於他們認為能夠如此。他們沒有認識到,他們自己心甘情願地滿足於『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體系是不能指望別的國家接受的。」
第五章講負恩。日本是靠著彼此有恩的人情網路構建起社會運轉的,但這種網路也使得日本人肩負重大責任。受人恩惠應當及時償還,因為如果不能償還會感到羞愧難過。這一章中,作者談到「我們重視愛、關懷、慷慨仁慈的價值,越是無條件越可貴。而在日本則必然附有條件,接受了這類行為就成為欠恩者,恰如日本諺語所說:『天賦慷慨,始敢受人之恩』。」
第六章講報恩。上一章提到他們對恩十分看重,報恩是刻不容緩需要報償的。報恩是日本第一大要務。在中國,恩的前提是「仁」,但是這在日本則被拋棄。恩體現為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於天皇的恩「忠」,其次是對親人的「孝」,所以長輩為先。然後是對主人和師長有恩,因此要承擔對工作的責任「任務」。
第七章講「義理」。「義理」指的是處於其身份地位所需做的令人不快的事情,凡是發自內心的行動都不能被稱作義理。「為了義理」這句話,既是一種沉重的約束,也最能表達負擔沉重的人際關係。此外「義理」必須回報,由此專門引出了下一章。
第八章講解對名分的「義理」,也即洗刷污名。在過去,因為新年來到而無法還債的人常常用自殺「清洗污名」;有許多學校校長曾因為學校火災自殺(火災使得天皇掛像受驚);也有人因為將自己孩子取與當時天皇相同名字(日本有避諱之說),不僅將自己孩子殺死,也自殺。即使是現在,日本人也很重視義理,就我的觀察已經有了很多印證:例如,教師由於名分的義理,不允許他告訴學生「我不知道」;企業家不能告訴別人他的財產已經枯竭;學生通宵學習,而不考慮睡一覺的作用更大。
因此,他們身上也有著更多的枷鎖。他們重視義理,害怕羞辱,認為被人羞辱是比死亡更加難以接受。這種羞恥感會成為他們發奮的強烈動力,但是更多則成為危險的沮喪,導致心理影響。在美國,比賽中通常是失敗者祝賀對方優秀,向勝者伸手致意。然而在日本,失敗的學生團隊會因為失敗的恥辱採取非常的行動,例如球賽失敗,壘球隊員會聚成一團失聲痛哭等。因此,日本人過度重視名譽(從不同的文化看來)導致了在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競爭往往提高效率,而唯獨在日本一遇到競爭,效率就下降。人們對於名譽極為看重,由此也能夠從生活習慣上體現,比如讓身體清靜無塵的晨浴。
第九章:人情世界。我讀這一章的時候,感覺「人情」翻譯的很怪,因為中國的「人情」指的是世俗往來,但是這裡的人情卻似乎指的是人的享受。前面提到,他們的道德準則要求回報義務和自我約束、自我犧牲,因此讓生活常常處於緊張狀態所以,他們也發明出很多休閑的方法來。
這一章講到日本人的享受,但是同時又提出很多矛盾的現象:他們嗜好洗熱水澡,不管任何階層,每天傍晚浸泡在熱水中都是生活常規。但是他們又注重鍛煉,有在寒冬之夜,在無取暖設備的房間里往身上潑冰涼的涼水,或者裸露在嚴寒中。同樣的,他們喜歡睡覺,不會因為壓力而失眠,但是他們也能為了應考通宵達旦。他們在餘暇喜歡烹調多種菜肴,色味都很講究,但是在另外情況下又強調訓練,極端情況下把絕食當做測試意志堅強的方法。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人情世界對於社會上的各種約束,或許是一種解脫,他們的享受,或許是作為對生活壓力的一種發泄的方式。
第十章:道德的困境。這一章沒有什麼令我影響深刻的,它的核心觀點是,日本的道德文化是恥感文化,而西方文化則是罪感文化。罪感文化側重於一個人的內省,而恥感文化則更多傾向於外部的強制力。因此日本人更注重他人在場時的體現,常常表現出拘謹。
十一章談自我修養:日本對於修養的極致追求是「圓熟」。圓熟的要求是「無我」,即感受不到自我。在這種情況下,周圍的世界全部消失,自我檢視與自我監督的束縛、壓力也都消失。
這種境界要求肉體服從於人生大事,無論健康是否允許,也不論肉體本身是否容許以及是否培養過。他們認為只有經過精神訓練才能獲得「體驗人生」的能力,雖然訓練是一種壓抑,而他們必須作出犧牲。前面提到過日本的耐寒行為「水垢離」以及絕食行為,這些苦行的目的就在於鍛煉「意識的自我」,訓練自己不受干擾而繼續冥想:當他意識不到水的冰冷的時候,他就「圓熟」了。
第十二章是最後一章,講的是作者認為日本人性格中嚴重的兩面性的原因。在作者看來,這是由於他們在孩子階段和成人階段的不同的要求導致的。日本人的人生像是U形曲線,允許嬰兒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而在中年時期,受到的約束則到達頂峰。傳統的日本父母會嘲弄孩子,人們常常留下這種恐懼的陰影,因此在成人之後,這種受人嘲弄的意識與害怕失去一切的恐懼感結合在一起,這也可以部分解釋對於名譽的看重,這也是恥感文化的一部分。
進而言之,幼兒期的特權對他們有各種影響,但在童年後期,以嘲笑建立起來的恥感教育逐漸上升,並在童年和大人之間形成一個截然不同的培養觀。作者認為這就是造就日本民族複雜的矛盾性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舉了不少例子:
他們可以沉溺於羅曼蒂克的戀愛,也可以一邊而絕對順從家庭安排的婚姻
既可以沉湎於享樂和安逸,也可以不計一切承受極端的義務
他們接受的教育往往使得他們行動膽怯,但他們卻又能夠勇敢的進於魯莽
他們可以極為馴服,但又能勇敢挑戰上級
他們十分殷勤有禮,但又保留著桀驁不遜
他們是堅定地保守主義者,但卻有很容易被新的方式所吸引
他們為自己劃分出「自由領域」,在那裡,他們活潑愉快:觀櫻、賞月、賞菊、遠眺新雪、卧聽蟲鳴、歌詠緋句、插花品茗、修飾庭院。但為了避免被嘲笑毀謗,他們也會必須放棄個人樂趣,把個人要求埋葬在世人的「期望」中,這樣子才是一個「知恥」的人。
如此產生的巨大緊張感,對於於群體而言表現為巨大力量,使得日本成為世界一大強國和當時的東方領袖。但是對於個人來說,這種緊張感則成了沉重負擔,人們高度緊張,害怕失敗,唯恐自己付出巨大犧牲的工作仍遭人輕視,所以他們有時會爆發積憤,表現為極端的攻擊性行為。
最後一章目前不是我的興趣點,不談。
在附錄里,還提到了作者對於「人的本質」的看法:人的本質是後天塑造的,與自然環境相比,社會或者文化更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即人是社會的產物。
「真正把人們維繫在一起的是它們的文化,即他們所共同具有的觀念和準則」。
「社會通過評價等手段,以最大的包容,協調各種衝突,是個體行為趨向于于同化」。
最後,還是想簡單地談下寒假看書的感受:它們解決了我過去的很多疑問,使得我能夠從更多維度,更多方面去看待這個世界。讀書的時候,我找了一種充實與滿足,也尋找到了一些問題的答案。對於沒能得到解決的另一些問題,也開闊了我思考的角度。讀書完善了世界觀,使得我更加包容,更加深邃,更加縝密。
(P.S:關於《菊與刀》,之後應該會徵詢同學意見加以修正)
※半月紀 2018.1下
※斷奶後,娃不愛喝奶粉?寶媽做好這些很關鍵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