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亞太軍情觀察 | 核動力航母:離中國有多遠?

亞太軍情觀察 | 核動力航母:離中國有多遠?

原標題:亞太軍情觀察 | 核動力航母:離中國有多遠?


亞太日報評論員 蕭蕭


似乎還在昨天,人們還沉浸在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確實也不遠——2017年4月)的喜悅中,沒想到被大家昵稱「堅強兔子」的「厲害國」又出重磅消息。2月27日, 中船重工在官網公開「新時代中船重工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發布」,在網上「炸廟」的是「海洋裝備發展」要點段落里的一句話——「以構建中國特色海上現代作戰體系為牽引,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等攻關突破,增強基於網路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好嘛,真真是「字少信息多」,別的不說,光「核動力航母」五個字就足以讓眾多國人熱血沸騰。


中國民間早在官方之外設計出未來國產核動力航母模型

好處難處先說清

說到核動力艦艇,系指以核反應堆為主動力的海軍艦艇。它通過核裂變產生熱能,再轉成機械能和電能,與常規動力艦艇比,核動力艦艇猶如「透支無上限」的「海跑跑」,利用核燃料能量密度高、使用時間長、持續輸出功率高等優點,「想走就走,拎包就走」。結合上強大武備和足夠生活物資,核戰艦在各大洋之間「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美國海軍曾測算過,核動力航母在更換一次核燃料後,可連續航行93萬公里以上,不依賴海外基地的支持和保障,艦上空間更大,有利於布置和使用更加先進的裝備。


但「甘蔗沒有兩頭甜」,與常規動力航母相比,核動力航母也有極高的門檻等著「嘗鮮者」去跨越。首先,核動力系統技術難,投入資金大、性價比不高。核動力航母一般比同噸位常規動力航母的造價要高出25%-40%左右,生產周期長25%以上。其次,核動力技術對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要求艦體能夠承受更大的戰鬥損傷,且要有較大空間安置核動力系統的安全保護設施,而且要在艦艇上設置堅固而厚實的反應堆艙以及容納反應堆和相關設備的高強度金屬艙,這些都有很高的技術要求。第三是核動力系統維護難,退役後,處置過程複雜、費用高。核動力艦艇退役拆解與核廢料處理的花費可達到建造資金的18%以上(美國2012年退役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拆解與核廢料處置的全部費用接近20億美元),費用與建造一艘常規動力艦艇的差不多。第四是核動力艦艇潛在的環境破壞力強,必須做好充分科學論證和預防措施。


我們需要嗎?


對比咱國首艘續建航母「遼寧」號服役和首艘完全國產航母披露的時間間隔,照我國的國防科技進程,我們的核動力航母研製可能處於從「概念論證」向「構想設計」過渡的階段,簡單來說,就是確定我們要什麼樣的「核航媽」,能有多少資源和技術去造出來,即行話所謂的「先畫靶,再射箭」,如此,後面「初步設計」「合約設計」「細部設計」三階段才能順理成章。


作為只能依託公開信息的「吃瓜群眾」,觸摸中國航母事業「脈搏」,最好是從現實的作戰需求入手,這在概念設計階段尤為重要。根據2015年《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的描述,明確「要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更加註重運用軍事力量和手段營造有利戰略態勢」,要求海軍「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提高「戰略威懾與反擊、海上機動作戰、海上聯合作戰、綜合防禦作戰和綜合保障能力」。具體來講,中國的航母勢必承擔以下任務:

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二、遠程力量投送;


三、支持海上低強度衝突;


四、人道主義援助和災害救助;


五、「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威懾能力。

由此可見,現代化多用途航母的特質更加突出,多種類型的能力設置可以應對多種類型的衝突。中國發展航母,必然是走多用途之路,以保證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需要。日本東京財團研究員小原凡司曾提到,「中國的思路是建造不同的航母,然後分別投入使用,在積累經驗之後設計定型」。像以蘇聯技術基礎續建的001型航母「遼寧」號用了近九年,完全國產的001A型航母用了四年建成,用時較短。說明中國航母設計建造的科研生產鏈基本打通,「中國航母戰略比較現實,他們希望長期獲得太平洋任何時候的自由航行權,001A型航母可能越過連接小笠原群島和關島的『第二島鏈』,進入東太平洋,中國當前的意圖並非直接對抗美軍,而是通過讓航母在南海至印度洋和中東的海域開展活動,擴大對沿岸國家的影響力,配合自己提出的『一帶一路』經濟圈構想」。小原凡司稱,通過開展航母活動,中國可能成為繼美俄之後能對沿岸國家發揮影響力的角色,航母作為「移動航空基地」,能夠進入遠離陸地的海域運用艦載機,被廣泛用於本國防衛、攻擊威懾外國以及大型災害的救援活動等。基於這些判斷,中國航母暫時不會對日美造成嚴重威脅,但中國的「小步快跑」策略將加速更大威力航母的到來,比如核動力航母。


當年功虧一簣的蘇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核動力艦艇的現狀

就有過核動力艦艇實踐的美俄海軍而言,兩者殊途同歸的觀點認為,水面艦艇中,只有噸位較大的航母(外加少量戰鬥破冰艦)採用核動力,其綜合效能比較高。因為航母上的空間比較大,在不影響艦上其他配置,如搭載艦載機數量以及其他武器裝備配置的情況下,仍然有足夠的空間為核動力系統建造嚴密的多層安全防護設施,保證核動力航母在獲得更高作戰效能的同時,其核動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能得到保障,美國全部11艘航母的核動力系統,從未發生過安全事故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相反,噸位越小的水面艦艇,越不適用核動力做驅動,否則核動力的優勢難以得到較好發揮。


俄高等經濟學院主任研究員、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認為,繼001型「遼寧」號和001A型航母之後,外界猜測2021年完工的中國002型航母是更複雜且技術含量更高的現代化航母,但仍不會選擇核動力,而是經過大噸位驅逐艦驗證過的新型燃氣輪機,飛行甲板為直通式,安裝彈射器,屆時排水量增至8.5萬噸。卡申認為,001、001A乃至002型航母,都會被解放軍用於圍繞「內海」行動,「這些航母令北京得以擴大艦隊的行動範圍,並向更遠地區投射軍事力量」。「中國航母建造計劃不會止步,北京打算擁有至少五艘處於戰備狀態的航母,而且002型之後的航母將更大,規格和戰鬥性能上更像美國航母。原則上可以說,中國人打算著手建造與美國航母行動能力相似的航母」,這意味著未來中國航母具備巨大的排水量、彈射起飛功能以及核動力推進。


照此設想,卡申認為,中國海軍擁有的頭三代航母可視為蘇聯「堡壘」計劃的延伸,即航母不是用於執行遠海偵察打擊任務,而是擴大戰略防空系統的覆蓋範圍。這裡有個簡單的原則——航母深入海洋並在那裡積極防禦可能的敵人。卡申指出,中國海軍當前追求的正是這樣的目的,「可以說,南海是中國海軍戰略導彈核潛艇(SSBN)的駐紮區域,在該地區與中國作對的艦隊如果進行反潛行動,中國航母會令這種行動更加困難」。卡申指出,「然後中國人的戰略將改變——沒有彈射器和核動力裝置的航母在近海使用,更現代化的航母用於完成遙遠的偵察打擊任務」。這位專家表示,「近距離任務」有很多種,比如根據蘇聯「堡壘」計劃關閉中國核潛艇部署地區的空域,以及在台灣島周邊水域實施「區域拒止」。


卡申總結說,「在此背景下,航母可在岸基飛機感到吃力的那些地區實現防空」,因為有兩個因素影響岸基飛機保護海軍艦隊行動,首先是飛機作戰半徑,其次是飛機到達指定地點所需時間,它們非常容易趕不上,「所以航母令中國具有巨大優勢,中國首批航母正是為了在與本國直接相連水域上遂行任務,隨後北京將打造全球艦隊,主要使命是把力量投射到世界其他地區」。卡申表示,「其他地區」首先是非洲,中國在那裡有巨大利益,為此中國將快速建造美國型核動力航母。


中國海軍首艘服役航母「遼寧號」訪問香港

別人的聲音,聽聽夠了


俄羅斯「軍事觀察網」2017年4月23日曾如此描繪中國核動力航母的輪廓,在此且當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這篇題為《從遼寧艦到核動力台灣艦》的文章稱,中國是個善於未雨綢繆的國家,當它對核動力航母感興趣時,他們的造船廠就已經開始建造最大排水量30萬噸的浮動船塢,這是建造、維護和改造核動力航母所需的。根據俄羅斯專家的意見,當中國航母走上「核動力之路」後,很可能採用類似俄羅斯BN-1200快中子反應堆方案的核動力裝置,從而便利航母安裝蒸汽或電磁彈射器,而排水量可能達到9.3萬噸,除了殲-15重型艦載殲擊機外,該航母還會配備直-20直升機的運輸、攻擊和反潛改型、殲-21C中型殲擊機、「彩虹-5」無人機和「利劍」隱形無人機。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指出,「彩虹-5」無人機有21米長的機翼和更強大的渦槳發動機,使其最大起飛重量增至3300公斤,滑跑距離減少。充足的燃料使無人機最多可續航60小時,戰鬥巡邏半徑達到2000公里。「利劍」隱形無人機是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和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在2009年開始的「天弩項目」基礎上的研製,它於2012年12月總裝下線,2013年11月完成首飛,該機裝備RD-93渦扇發動機,航程4000公里,戰鬥巡邏半徑1000公里(比殲-15多出25%)。中國設計師為「利劍」設計了空中加油能力,以提高它的作戰性能。中國軍事觀察家估計,這種無人機裝備小口徑尾翼修正彈或多功能空對面導彈。


至於中國核動力航母的護航艦,理論上將包括055型驅逐艦、054B型護衛艦以及針對敵方潛艇的下一代攻擊核潛艇。054B型艦滿載排水量為5600噸,釆用PA6V280STC柴油機和QC-140燃氣輪機,最大航速30節,巡航航速(18-20節)下可航行7000-8000海里。054B型艦的主要攻擊武器是8枚鷹擊-85反艦導彈(射程280公里)和76毫米口徑火炮,32單元垂直發射系統承擔防空和反潛任務,能發射海紅旗-16C艦空導彈(射程為75公里)和魚-8反潛導彈(射程50公里)。中國專家估計,054B型艦使用的S波段三維雷達可發現200公里內的艦艇、150公里內的轟炸機、100公里內的戰鬥機和50公里內的導彈。2015-2016年,這種雷達在「華羅庚」號綜合試驗艦上進行測試,參試的武器包括鷹擊-62、鷹擊-83反艦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海紅旗系列艦空導彈,以及730、1130型近防炮。此外,054B型艦還將安裝兩座730型防空炮,每座配備4000發彈藥。除了艦載武器外,054B型艦攜帶卡-28或直-9C反潛直升機。值得一提的是,054B型艦的誕生受到俄羅斯22350型護衛艦的影響,後者被中國專家認為是現代化遠洋攻擊艦的典範。


呵呵,說的言之鑿鑿,反正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堅強兔子」一定不會讓咱們「吃瓜群眾」失望的!


作者簡介


蕭蕭,亞太智庫研究員,長期從事新聞報道工作,迄今已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國際先驅導報》《世界新聞報》《新民晚報》《青年參考》《南方周末》《鳳凰周刊》《兵器知識》《兵器》《現代兵器》《兵工科技》《艦載武器》《坦克裝甲車輛》等主流媒體發表作品超過5000篇,並在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平台有所參與。`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來源:亞太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太日報 的精彩文章:

亞太軍情觀察 | 俄羅斯唯一航母升級預算縮水,走上了蘇聯的老路
亞太軍情觀察 | 最終揭曉!美國輕型攻擊機項目選定螺旋槳飛機

TAG:亞太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