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與營養學的發展
平時我們經常講究營養均衡,營養這兩個字也經常被我們掛在嘴邊,到底什麼是營養呢?營養學是門包含了多種學科的科學。而我國自古代開始,便已經涉及到營養學相關的內容。尤其以中醫藥理論為主的養生哲學,更時與營養學有著這樣那樣密不可分的關係。談談中國傳統文化與營養學的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的「葯食同源」等理論更是營養學從治病到預防疾病發展的趨勢。
《中醫基礎理論》詳細介紹了五大臟腑與自然界五色、五味、四季等緊密聯繫在一起,人們可以通過簡單易學基礎衍生到日常生活習慣中,以不按照個人喜好暴飲暴 食,嚴格按照食品的兩性(溫性、寒性)和個人體質選擇適當的食品,達到體內外相對平衡的狀態,使身體健康,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在7000多年前,古老的中國就把營養學的研究展開了。7000年前,人類的最初研究是從食物是否有毒開始的。神農嘗百草的目的是確定是否有毒。
在3000年前,社會安定,黃帝誕生,並把食物的研究推前了,有書《黃帝內經》,記載了食物的核心: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 之,以補精益氣。就是說,3000年前的祖宗認為穀米必吃,水果配合吃,肉類增加一下口味就可以了,各種蔬菜就是補充能量的食物,這些都一起吃,所以就合 適人體了。
在2000年前的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低,則提出了飲食的法則:「把你的食物當藥物,而不是把你的藥物當食物。」就是提出了多吃食物少吃藥、提前預防疾病為主的醫學思想。
大約在1616年笛卡爾創立了解析幾何,樹立了新的思維觀點。他對現代營養學的主要貢獻是把食物從整體進行分解,確定了現代營養學的思想基礎。他的思想一出,人類就開始了分解的思維,將人的器官分解來研究,把食物分解開來研究。人類進入了分解的歷史。
而當時的中國到了1616年左右,還沒有確立分解思維。除了李時珍等醫學名家,確立了食物另外的研究,就是關於食物溫、熱、寒的分類。《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分十六部、六十類,1578年著成,代表了中國古代食療的高峰。
最後一個是以1900年為主,西方人按照笛卡爾的思想,把食物分解了,並提取了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營養成分。從此出現了六大營養素的研究。1950年以後,中國也開始了學習這六大營養素的跟蹤歷史,這就是營養學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