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的生與死

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的生與死

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的生與死

昨天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比起舊館陰暗狹仄的空間,那些原本都只能擠在櫥窗櫃里的標本們,終於有了足夠的空間——北極熊和華南虎彼此可以保持距離,再也不用相看兩厭。

但是我並不滿意,因為絕大多數標本醜陋到讓人覺得扭曲。

對一個習慣了在自然界里欣賞生命自由靈動之美的人而言,這不啻是一場令人焦慮和憤懣的噩夢——當雄獅以哈士奇一樣二逼的眼神瞪著你的時候,我的內心世界已經徹底崩塌了。

至於眾多羽毛乾澀凌亂、身體乾癟扭曲的鳥類標本,更是猶如殭屍一般,哪裡還能讓人產生一絲一毫探索自然神奇的慾望?

蝴蝶很漂亮,成為眾多參觀兼自拍愛好者的背景,可僅此而已。蝴蝶為什麼那麼漂亮?某些種類蝴蝶壯觀的遷徙行為等等,沒有隻言片語的介紹,只有一堆華麗的死屍憑湊成一個「藝術品」。

還有各種鹿、羚羊、牛的頭骨,被懸掛在數十米高的牆壁上,我脖子仰酸了,除了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類藉助汽車和獵槍在草原上屠殺的氣勢洶洶,根本看不清那些雪白的頭顱上各種美麗的角。下次參觀須知上請寫好「自帶望遠鏡參觀」可以么?

坦率地講,在這樣的展示設計之下,這些標本們,果真是死了!

也有好的展覽,如你猜測的那樣,基本都是來自外國的捐贈。無論是非洲大草原上壯觀的動物大遷徙的緊張和匆忙,還是捕食獵殺場景的血腥再現,在這裡,那些同樣已經死去的生命在成為標本之後,其實,是又一次活了過來:花豹將獵物拖到樹上以防鬣狗的偷竊;禿鷲在等待獅子的殘羹冷炙,卻又一副迫不及待的表情;獴從地下洞穴中探出腦袋,天空飢餓的猛禽在盤旋;粗大的猴麵包樹後,是馬賽族人用帶刺的荊棘做籬笆的房子……

(菊石)

上海自然博物館最好的收藏大約是那些古生物的化石,還有恐龍骨骼。但是這些對公眾而言,並不見得比國內其他大型自然博物館好多少。

以我的眼睛來看,這裡可以值得稱道的是:不少地方都懸掛了「科學繪畫」。

曾經因為各種原因幾近凋零的科學繪畫,近年來在國內隨著博物學的興起,逐漸有了恢復趨勢。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的科學繪畫雖然並非我見過最精美的,但是說「最精美之一」,還是問題不大的。感謝這些美圖,些許驅散了那些難看的標本在我心中留下的陰影。

(「千足白喙」所在的林奈館是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為數不多值得稱道的展區)

值得一提的是二樓的走廊。整層走廊的牆壁上,繪製了近三百年來因為人類滅絕的部分動植物,它們是黑白色的,有著讓你無法迴避的眼神或卓越的風姿,在它們的身後標著的年份,是人類在地球的時間之舟上,一次次罪孽深重的刻痕。儘管如我這般仔細一一看過的人並不多,但是我亦聽到有其他的觀眾小聲在說:「太可惜了」。或許,這就夠了!

(林奈館裡的鳥巢展區是難得一見的結合了科學繪畫和實物標本的展出,遺憾的是,不同類型之間的差別缺少必要的文字介紹)

很多年以前,我也拒絕看標本,因為醜陋,因為簡單的陳列而非用心的展覽等等。我以為那只是殭屍,是科學研究的不得已為之、是戀屍癖的文雅表現形式。但是去年在天津自然博物館裡看了貝林捐贈的標本展(上海館的精華也是他捐的)之後,我才明白,原來標本也可以很美,可以是「活」的,會激發你探索真正自然的願望。

上海自然博物館本讓我期待良久,但是顯然並不能讓我滿意,考慮到上海的資金實力和專業資源,只能說勉強及格而已,畢竟,天津自然博物館,已經做得更好;廣東省博物館(自然博物和其他歷史文物展覽混合在一起)的展品略少,但展覽設計和空間布展的心思又甩了上海開好幾條街。當然,如果廈門能有上海的這個水平,大約我也滿意了。可是,不是說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是魔都么?如果魔都都沒有奇蹟,我們還能指望什麼呢?

實際上,很多年前,本來在探索自然與人性的道路上,在真正的國際化道路上賓士的我們戛然而止,那一天開始,很多人徹底放棄了理想,投入金錢的懷抱,不再自拔。從那一刻開始,生與死,都已經不再是一個可以選擇的問題,因為那一刻我們已然全都死了。不過,就像那些標本,有的是真的死了,有的卻還蘊藏著激勵人心的力量。我想,這或許是因為靈魂可以重生吧……

二零一五年六月四日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鷹的自然行記 的精彩文章:

TAG:山鷹的自然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