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漢語的純潔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國家軟實力的基石。維繫語言文字純潔嚴謹,關乎民族文化的永續傳承。「純潔漢語」的呼聲已有幾十年歷史,10多年前國家就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但現在仍然有不少中文報刊書籍直接夾雜大量英文辭彙,網路用語中充滿著「洋涇幫」腔調。抵制語言污染,需要我們有對母語和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強心和自覺心。
語言文字是國家民族的標誌。漢語漢字是中華民族在創造燦爛文明的同時,所創造的科學文化載體,是先民智慧的結晶。漢字的發明大約在4000年前,兼具形象、想像、抽象三者為一體,主要分為象形和會意兩大類:純粹性象形文字是漢字的基礎,是祖先在長期實踐活動中,通過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種種現象的反覆觀察、體驗而創造發明的;在象形文字單字單義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要求加以組合,又產生了表達和反映新事物的會意文字。漢字以密集規範、造型優美、結構微妙、意境深邃、充滿藝術魔力而著稱於世,是世界上唯一保存的象形文字系統,是一種久經不衰的偉大藝術。
語言文字是生命智慧的延續。漢語漢字具有強大生命力,歷經數千年從未中斷。然而,近代以來「漢字落後論」曾經困擾中國人長達一個世紀,直到改革開放初年,還有人預言信息時代會將漢字拋棄。但是,隨著中國的五筆字型輸入法的研究開發,漢字昂首進入信息時代,如今漢字已經成為世界上輸入電腦最快的文字了。這個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終於在20世紀的最後階段,又充分展示了其蘊含的智慧,煥發了青春的光彩。西方學者研究表明,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像漢字一樣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以獨立單字為單位的中國漢字,無論在表情達意還是承載信息、字義儲存的容量上,都大大優於西方文字。日本學者實驗還表明,大腦對漢字反應的速度要比假名快3倍。迄今為止,漢字的科學價值遠遠沒有被認識完畢。
語言文字是文化文明的載體。漢語漢字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準確運用漢語漢字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許多漢字寓含了傳統的倫理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趨向,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蘊,而用漢字寫出的文史典籍,宏大淵博,舉世無雙。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國務院就發過通知,強調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重要性。但是,令人深思的是,當前正當國外轟轟烈烈掀起「漢風」時,國人漢語水平已日漸退化。漢語教學時段日趨減少,眾多的年輕人把精力投入外語學習。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為了「過級」,把一半以上的時間用於學習外語。英語植入漢語的現象也越來越多,如GDP、CPI、WTO等大量英語縮略語出現在媒體和公共場所。
語言文字是情感凝聚的紐帶。保衛漢語漢字純潔嚴謹關乎中華文化的永續傳承,也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語言學家斷言,伴隨著英語的強勢「入侵」,如果我們再置若罔聞,300年後漢語就將會消亡。《莊子·秋水》中有個典故叫「邯鄲學步」,說的是一個燕國人機械模仿邯鄲人走路樣子,結果不但沒學會,反而連自己原來走路樣子也忘了,只好爬著回家。插科打諢的「洋」漢語也許在一些人眼裡是時髦話,但是如果在這條道路上走得太久,會不會像那個燕國人一樣,忘記原來怎麼走路了呢?「洋」漢語的流行,已經到了嚴重影響國家文化安全的程度,保衛我們的漢語漢字的純潔嚴謹,應該說已是刻不容緩。這絕不危言聳聽。
當然,古今中外任何一種語言都無法完全排斥外來辭彙,經濟全球化場景下尤其如此。漢語的偉大也在於它的包容性,音譯和意譯曾極大豐富了漢語詞庫,所以融合併非照搬,接軌國際也並非直接嵌入。為此,我們既要有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同時也要有保衛我們語言文化純潔嚴謹的堅定意志。
(作者單位分別系解放軍報社理論部主任編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編輯)
※多維視野里的「將星閃耀」——關於采寫閱兵場上將軍領隊的感悟與思考
TAG:軍事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