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提高藝術欣賞的能力

如何提高藝術欣賞的能力

藝術欣賞可以讓我們發現藝術作品的美和身邊的美,體味美好的人生,更深地感悟人生,使人生境界得到升華。既然藝術欣賞對於我們平凡人生的生活如此重要、如此有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藝術欣賞。但是藝術欣賞也不是一件人人皆可隨手而為的事。馬克思說過:「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要聽懂音樂,必須學會音樂欣賞;要欣賞舞蹈,必須明白各種舞蹈動作的含義。所以,要想從藝術品中獲得快樂、愉悅和審美享受,就必須掌握提高藝術欣賞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提高藝術欣賞能力的途徑

廣泛進行藝術欣賞實踐

南朝奇、梁時期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在其《文心雕龍·知音》篇中指出:「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同理,要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就得多看、多聽、多研究。多看、多聽、多研究就是藝術欣賞的實踐活動。

如欣賞中國畫,需勤於鑒賞,可選擇一定數量的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進行觀賞、鑒識。名家名作接觸多了、熟悉了,鑒賞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對經典代表作,不能一般性地鑒賞,而應反覆品味、尋味、玩味,以真正體悟其精微、精妙、精華之所在,在「泛讀」的基礎上進行「精讀」。

掌握藝術理論和藝術知識

藝術理論知識的掌握,包括對藝術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對各個藝術門類和體裁的藝術特徵、美學特徵和藝術語言的熟悉和了解。

舒伯特:鱒魚 - 第四樂章

 名家室內樂專輯1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 

00:00/00:00

如欣賞音樂,要學一點樂理,理解各種樂器的特徵,學會分辨各種音色及不同的音樂體裁,了解名曲的歷史背景及所敘述的內容。如果對各門學科知識都有所了解,欣賞時就能相互融合、互相聯想啟發,從而得到藝術欣賞的真諦。比如,欣賞書法時,構成書法美的因素有造型美、節奏美、意境美、線條美等多種美,如果我們懂得音樂的節奏,繪畫、雕塑的造型,文學詩歌的意境等知識,那麼理解書法藝術美感就非常容易。即書法通過線條的粗細直曲、字形的大小構成一種節奏變幻,彷彿音樂旋律變化一樣。熟悉詩歌的意境營造,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書法中疏密、章法的布局對比、文字和字形的結合所營造的或安詳寧靜、或跌宕激越的意境。欣賞者的專業知識越豐富,對藝術的領悟與感受就愈深廣。

提高文化素養,豐富生活閱歷

藝術鑒賞力的提高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特別是文學知識的積累。特定歷史時期的藝術作品需要對這一時期歷史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理解透徹。特定地區的藝術作品也需要欣賞者對當地的生活習俗和歷史有所了解。只有具備了相關的文化知識才有能力在藝術作品中發現美、發掘美、再創造美。藝術修養既是個人文化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直接受益於文化修養的廣博精深。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化修養較高的人,他的藝術鑒賞力也會有較高的水平。

藝術創作離不開社會生活,藝術欣賞也同樣離不開社會生活。欣賞者總是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去感受、體驗和理解藝術作品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越深刻,越有助於對藝術作品的審美欣賞。反之,欣賞者在生活經歷中從未直接或間接經歷過的內容,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就往往難以接受或體會不深。比如描述失去愛情痛苦的藝術作品,對於一個從未有失戀經歷的人來說,往往難以體會其中的感覺,也就無法產生共鳴。如果欣賞者與藝術家的思想差距太大,對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缺乏了解,就無法對藝術作品進行深刻的認識和全面的把握。尤其是那些對生活作了高度概括的藝術作品,讀者、觀眾和聽眾必須具有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與生活閱歷,才能真正體會它、理解它,也才能真正地鑒賞它。我們還會發現,同一件藝術作品,同一個人在天真浪漫的青年時期和飽經世事的老年時期,會有迥然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少年莫漫輕吟味,五十方能讀杜詩」,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道理。

提高藝術欣賞能力的方法

按照審美規律欣賞藝術

藝術欣賞要有「慧眼」,成為一個懂得藝術規律,並按照審美規律欣賞藝術的人,這樣才能把握藝術美的精髓,領略藝術美的真諦。

了解藝術家的時代特點與創作個性

藝術作品是社會現實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必然要受到藝術家創作作品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社會地位、生活經歷、思想狀況的影響和制約,帶上時代的烙印,體現藝術家自己的審美理想、審美追求。法國史學家、美學家丹納甚至認為,任何成功的藝術品,都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藝術作品無法脫離時代、種族、環境的影響,只有那種「綜合了時代特徵的藝術品」,才能獲得巨大成功。所以,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也應首先對藝術家所處的時代特點和藝術家的創作個性進行必要的了解。

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把握

藝術欣賞活動中離不開整體把握,藝術的美在於整體的和諧。任何一件藝術品都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所以在進行藝術欣賞時,就離不開這兩個方面。形式指內容賴以表現的結構、語言和手段,比如,音樂就是有節奏和音高按照特有的方式組成的旋律;舞蹈則是由各種人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來組合成的一系列動作形式。欣賞的過程首先是我們依靠不同的感覺器官來獲知藝術品的存在,感知藝術品的形式,從而引起我們仔細品味的興趣。藝術欣賞應是在對藝術品媒介、材質準確定位之後,對藝術家精心構造、合理安排媒介質料的形式、組織,進行鑒賞、評判、再感悟作品形式背後隱含的豐富感情、思想、意念,藉助想像力、聯想力和感情移入,進入藝術境界。這是對藝術作品內容的欣賞,包括作品題材和主題的確定。內容的欣賞需要了解有關作者的思想、經歷、個人情感、生活背景,甚至於他的私生活,用自己的心靈去再現、復活藝術家多年前的澎湃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並提煉上升到人類普遍意義上的審美情感,獲得精神感悟。

藝術欣賞時,既不能割裂形式,也不能割裂內容。藝術家根據「多樣統一」的美學原則創造出藝術作品,欣賞者當然也得以「多樣統一」的美學原則去鑒賞它。有些人觀賞一個藝術作品,對它的細部看得很清楚,卻忽略了整體。或者只注意作品的形式,不去管它的內容。這種片面的欣賞方式是不可取的。

選擇優秀作品進行藝術欣賞

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浩如煙海,而且五花八門,優劣並存。藝術欣賞要做到正確的繼承和借鑒,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那就是要選擇優秀的作品進行欣賞,並且在具體的作品欣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才最具有創造性精神內涵和創造性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審美興趣,對心靈和情感世界形成最強烈的衝擊,才能培養和增強聯想、想像能力。有些人在欣賞時只求消磨時光,消極地接受一些無聊的作品,或不去對真正的藝術品進行深入的分析體驗;或處於好奇,單純追求情節的離奇、驚險,整天沉湎於武俠、偵破、兇殺、言情、穿越等作品中,以尋求感官刺激;或抱著庸俗的態度欣賞,欣賞時不是從作品中吸取營養成分,反而津津樂道於其中的消極成分。這些不健康的藝術欣賞,不但不能獲得審美享受,而且還會削弱意志,萎靡精神,毒化心靈。一位有藝術修養的人不一定是位博學的人,卻一定是為知道何所愛何所惡的人。既能從藝術中欣賞到美,又能摒棄其雜質;既受到鼓舞,領悟道理,又不盲從。這才是藝術欣賞的最高境界。

「藝術欣賞」對提高我們的審美修養、職業境界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了解不同藝術類型和欣賞知識,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將藝術欣賞與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結合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夢形象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羊絨長開衫,讓它簡單又好穿!
衣領穿得漂亮,全靠一點小心思

TAG:劉夢形象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