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發展突飛猛進,智能醫療會有怎樣的未來

AI發展突飛猛進,智能醫療會有怎樣的未來

有時候,技術發展的太快,會很難讓人將科幻小說與現實生活區分開來。就在五十年前,計算機還是一個是龐大而笨重的機器,運行原始電路上。如今,一款小巧的智能手機就擁有了比阿波羅任務中使用的計算機更強大的處理能力。

不得不說,人工智慧技術在計算能力爆炸式的增長中受益匪淺。現在,高度複雜的深度學習演算法,通過模仿人腦結構,可以玩圍棋,做交易股票,甚至完成一部沒那麼完美的小說。鑒於這種多功能性,有人擔心深度學習AI會以武力重塑我們的經濟,造成人類大量失業,甚至讓世界不再需要人類。這,是真的嗎?在小智君看來,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種職業,所以AI並不會影響所有行業,當然也不會影響到所有的員工。

在展開進一步討論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醫療行業的自動化程度。演算法可能取代醫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在未來的某個時候,醫院是否會讓病人將自己的癥狀輸入到觸摸屏中,然後等待一種無形的電子聲音來進行診斷?

值得慶幸的是,這似乎不太可能。根據牛津大學和NPR的研究,醫生和外科醫生只有0.4%的概率可能會受到自動化的影響。總體而言,大多數醫療行業的自動化程度比其他行業低得多。舉個例子,醫生助理的自動化評級為14.5%,而報稅人的自動化評級為98.7%。

實際上,任何自動化的研究都將密切關注與工作相關的職責。從核心角度來看,員工將執行哪些任務?他們將時間花在了機器可以進行分解或複製的日常工作上,還是需要談判,運用同理心,並使用創造性和橫向思維的工作呢?

毫無疑問,醫生屬於後者。診斷疾病,進行手術和開處方葯不僅僅是複雜的,危及生命的任務,同時也是需要同理心的。到目前為止,計算機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是失敗的,儘管研究員在努力讓計算機富有同情心,但是能否成功,依舊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當談及AI對醫學的影響時,我想我們會發現結果既重要又微妙。

AI可以發現錯誤

想一下醫生需要什麼:對生物化學的理解,如新的藥物,以及這些物質如何與個體患者的相互作用; 關於每位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任何預先存在的情況或可能因治療而加重病情的危險因素;以及對各種病症的深入了解,而這些疾病的發展往往非常迅速。

以上這些,對人類來講,是存在困難的。人類大腦由大約10億個神經元組成,每個神經元有大約1000個連接(總共有1萬億個連接)。雖然聽起來很厲害,但是簡單說,一個大腦只有幾千兆位元組的工作記憶,這就意味著很多事情都容易被遺忘。

而AI技術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IBM的沃森平台可以梳理數百萬頁的數據,閱讀無數的醫學文章,在知識的廣度和範圍上遠超人類醫生。即使醫生可能會忘記患者的獨特生物學特性,人工智慧不會;即使過度勞累的醫療人員可能會錯過一些重要信息,人工智慧不會。

AI可以解決罕見的問題

在一份相關報告中,人工智慧的強大網路將徹底改變罕見疾病的治療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被認為是功能強大的智能程序,聯網後,這將變得勢不可擋。在這種配置下,人們都可以相互借鑒經驗,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其實,像這樣的工具已經存在。連線雜誌的一項專題探討了近代醫學的AI資料庫,可以幫助醫生從3700個供應商和超過1400萬病人的就診信息中獲取知識。基於一項類似於亞馬遜強大的推薦引擎技術,現代醫學的數據也可以推薦治療方案,並通過網路的力量幫助忙碌的醫生解決陌生的,具有威脅性的疾病。

AI可以協助手術

一直以來,《實習醫生格蕾》這樣的劇集都是引人注意的,畢竟外科手術是非常複雜的,需要足夠的專業訓練。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而AI可以在這方面提供幫助。

通過與增強現實技術相結合,他可以將數字信號和圖像疊加在計算機上,這樣一來,AI就可以為外科醫生提供實時信息。複雜的軟體將為先進的硬體提供支持,為醫生提供額外的安全網路,並為患者提供安心的服務。

AI可以解決罕見的問題

人工智慧的一個關鍵好處就在於它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數據並從中得出結論。

目前,谷歌已經加入了這一潮流。幾年前,谷歌創建了基線研究項目(Baseline Study)。這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涉及數千名志願者和100名不同醫療領域的專家。顧名思義,這項研究的目標是為人類健康建立一種基準,在這種基礎上,演算法和研究人員可以分離出可能使某人患病的生物線索。

今天,基線研究在Alphabet(谷歌母公司)的領導下繼續進行,並將擴大研究範圍和資源領域。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看一次醫生就可以發現潛在的非傳染性疾病(中風,癌症,心臟病)或遺傳病。患者不僅可以了解感染特定疾病的幾率,而且醫生還可以幫助他們制定長期的計划進行預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工智慧肯定會改變我們與醫學的關係,但它更可能以微妙而低調的方式進行。小智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醫療保健將變得更加準確,更全面,甚至更廉價,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觀察 的精彩文章:

MWC 2018火熱開幕,AI取代手機成主角,華為超越蘋果稱霸!
谷歌發布最新官方年報,回首谷歌大腦2017年的9大事件

TAG:人工智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