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什麼最減肥?耗資 800 萬美金的研究告訴你

吃什麼最減肥?耗資 800 萬美金的研究告訴你

健身先健腦

用科學武裝身體丨最靠譜中文自媒體

1

前言

本文原文於 2018 年 2 月 21 日發表於 examine.com 網站(原始研究發表於一天之前),已獲得授權轉載翻譯。

由於這篇文章已經對於原始研究的解讀非常詳細,就不單獨開一篇原創文章解讀了。

本文篇幅較長,請留取充分時間閱讀。

2

昨天,一項關於「低脂飲食」vs「低碳飲食」的隨機臨床試驗(random clinical trial)得到了發表。這項研究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它跨越了之前類似研究的幾大重要障礙:

這項跨度超過 1 年的研究,募集了超過 600 名參與者。實驗領頭人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的 Christopher Gardner 博士。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研究資金提供者之一,是 NuSI (the Nutrition Science Initiative)的 Gary Taubes,「碳水化合物-胰島素導致肥胖」理論的支持者之一。

目前,關於「低碳」vs「低脂」飲食對於減脂的影響,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對於同一種飲食,不同人的反應也非常不同。[1,2]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科學家並沒有充分理解,只給出了一些假設:胰島素 [3]、個體體質類型 [4]、對於食譜的依從性,可能都會影響實驗結果。

近年來,將肥胖的原因歸到胰島素頭上,是個很流行的做法

3

實驗對象

實驗募集了 609 位參與者:263 位男性,346 位女性(未更年)。他們在參與實驗前,都沒有重大健康方面的問題(糖尿病、癌症、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臟病……)。他們的平均 BMI 是 33(I 型肥胖),平均年齡為 40 ± 7 歲。

在實驗的前 2 個月,「低脂組」在研究人員的監管下,每天進食的脂肪不超過 20 克;「低碳組」則是每天不超過 20 克碳水化合物。當然,這種極端的攝入在長期是非常不健康的——在前兩個月的適應期結束之後,參與者被允許在飲食中慢慢加入相應的營養素,直到他們能夠長期維持這種攝入為止。到了第三個月的結尾,「低脂組」的脂肪攝入增加到了平均每天 42 克,而「低碳組」的碳水攝入增加到了平均每天 96.6 克(Ruki 姐的話:這個攝入量可能在很多人眼裡算不上低碳,但是考慮到參與者的體重大、參與之前日常攝入基數大,這個數據並不高)。當然,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低碳組」的少數人,保持了每天最多 50 克的碳水攝入,並維持了生酮狀態一整年,而大部分人,則是比參與之前減少了大部分碳水攝入(~115 克每天)。

Ruki 姐的話:對於食譜的依從性,人與人的差異非常大,如果你不適合生酮、低脂、地中海飲食……不是你的過錯,也不是食物的錯,而是這種方法不適合你。

生酮飲食,並不適合每個人

對於參與者的每日卡路里攝入,並沒有給定指標(intuitive eating)。但是,參與者被建議食用淺加工食物和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了:食用儘可能多的蔬菜、盡量將添加糖的攝入減少至接近 0、避免精製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盡量在家裡烹飪、購買新鮮食材……對於食譜的依從性,實驗人員跟蹤測量了血液指標,以及換氣比值(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RER,這項指標可以說明你主要以脂肪還是碳水供能)。

4

實驗目的

實驗的主要目的,是測試「體質差異」對於不同食物的反應,以及對於減脂的影響。所有的參與者都進行了「基因測量」,包括了 5 種「低脂飲食基因」(假設擁有這種基因的人,對於低脂飲食反應更好)、9 種「低碳飲食基因」(假設擁有這種基因的人,對於低碳飲食反應更好),以及 1 種「中性」基因。

實驗的第二個目的,是測試胰島素與減脂的關係。在實驗之前,以及第 3、6、12 個月的時候,被試者都進行了口服葡萄糖耐受實驗(OGTT,在服用一定量的葡萄糖,一般為 75 克之後記錄血糖與胰島素水平,可以反應胰島素抵抗的程度)。

被試者的身體成分變化則通過了 DXA 測量(最精準的測量方式之一)、膽固醇水平、血壓、空腹血糖和胰島素指標、靜息代謝(REE)、每日消耗總熱量(TDEE)來反應。

Ruki 姐的話:很多公眾號宣傳的三種「體質」類型,雖然是偽科學,但是不同人之間的體質差異確實是存在的。至於基因測序是否能準確的預測出這些差異,以目前的技術,還需要打一個問號。原文中也強調了「Hypothesized」)。

以目前的技術,市場上各種「基因測試」,只能當做娛樂手段

5

實驗結果

在所有的被試者中,481 名完成了整個實驗過程(21% 未完成率,在類似實驗中非常普遍 )。

「低脂組」與「低碳組」,在實驗開始時的各項指標沒有明顯差別;實驗的過程中,兩組在熱量攝入上沒有顯著差別,而在營養素成分則有一定差異:「低脂組」的飽和脂肪攝入更低,兩組攝入的碳水化合物 GI 值都有明顯降低,而「低碳組」降低的更為明顯。

一年之後,「低脂組」平均減輕了 11.7 lbs(5.3 kg)體重,而「低碳組」平均減輕了 13.2 lbs(6.0 kg)體重。換算下來,差異為 1.5 lbs 每年,或者 0.125 lbs 每月。這個差異,無論在統計學還是臨床上,都沒有意義。

而在組間比較時,無論是胰島素水平,還是「個人體質」,都和減肥成果沒有直接關聯。這說明了,無論是「基因測序」,還是胰島素水平,都不能預測哪種食譜更適合你減肥。實驗設計中的「食譜應該基於淺加工食物」很好的避免了可能產生的誤導結果——假設「低脂組」的每日食譜都是精緻碳水、含糖飲料,可能會得出「胰島素抵抗更利於減重」這種荒謬的結論。

兩組人的健康指標都得到了良好的提升(BMI、腰圍、血壓、體脂率……),大部分指標在組之間沒有顯著差別,除了:

靜息代謝(REE)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都沒有產生組之間的差異;而每日總消耗(TDEE)同樣沒有顯著差異。

Ruki 姐的話:低碳並不能提高代謝。

6

更多解讀

很明顯,當談到減脂這個話題時,低碳飲食和低脂飲食,在總卡路里和蛋白攝入沒有差別的情況下,並沒有誰「更好」。

這項實驗,也證實了之前短期 [6] 與長期臨床試驗 [7,8] 的結果。並彌補了它們的不足,比如對於參與者跟蹤更密切、採取更科學的記錄方式而不是「食物日記」等誤差相當大的食物記錄方式。

儘管目前的數據並不支持使用「基因測序」來預測適合個體的減肥方法,研究人員聲明了他們會進一步研究所有採集的基因數據,來推測是否有之前未被發現的基因,對於食物反應有著更好的預測效果(all the genomic data obtained ... to evaluate whether other genetic signatures)。

通過實驗數據,我們可以認識到一個常常被完全忽略的因素:個體差異(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從上圖可以看出,哪怕在同一組之間,個體差異也是非常大的——有人減了 70 lbs(32 kg),而有人增重了 24 lbs (11 kg)。哪怕包括了大約 10% 的增重的人,整個實驗也一共減去了 6600 lbs(3000 kg)的重量,非常了不起。

大體來說,兩組的體重和減重分布,都非常類似,並沒有「低脂」/「低碳」更適合大多數人的說法。

另一點需要考慮的是依從性:在實驗的最初兩個月(

儘管在實驗中,卡路里的攝入並沒有得到限制(增加參與者依從性,並模擬現實大部分情況),大部分人都成功的減去了一部分體重。在這些人的飲食中,有很多共通的點:

事實上,這些原則也很「巧合」的,與很多流行的減肥食譜中吻合:素食、paleo、地中海飲食……

7

小結

其實說到底,並沒有什麼新鮮的話題。減肥的基礎是依從性和熱量差,Ruki 姐用三句話總結,就是:

關於文中提到的其他延伸展開的話題,可以點擊以下鏈接閱讀:

另外,如果你對於這種新文獻解讀、長篇詳細分析研究的文章有興趣的話,不妨訂閱一下 Ruki 姐和營長合作的電子刊物「MINDS」,每個月推送兩期,是中文互聯網上最前沿、科學的健身類期刊。

8

參考文獻

1. Gardner CD,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tkins, Zone, Ornish, and LEARN diets for change in weight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mong overweight premenopausal women: the A TO Z Weight Loss Study: a randomized trial . JAMA. (2007)

2. Sacks FM, et al. Comparison of weight-loss diet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fat,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s . N Engl J Med. (2009)

3. Pittas AG, et al. A low-glycemic load diet facilitates greater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adults with high insulin secretion but not in overweight adults with low insulin secretion in the CALERIE Trial . Diabetes Care. (2005)

4. Qi Q, et al. 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 gene variation modifies insulin resistance response to weight-loss diets in a 2-year randomized trial: the Preventing Overweight Using Novel Dietary Strategies (POUNDS LOST) trial . Circulation. (2011)

5. Westman EC, et al. Low-carbohydrate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 Am J Clin Nutr. (2007)

6. Hall KD, Guo J. Obesity Energetics: Body Weight Regul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Diet Composition . Gastroenterology. (2017)

7. Johnston BC, et al. Comparison of weight loss among named diet program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adults: a meta-analysis . JAMA. (2014)

8. Bueno NB, et al. Very-low-carbohydrate ketogenic diet v. low-fat diet for long-term weight lo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 Br J Nutr. (2013)

9. McClain AD, et al. Adherence to a low-fat vs. low-carbohydrate diet differs by insulin resistance status . Diabetes Obes Metab. (2013)

10. Cornier MA, et al. Insulin sensitivity deter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etary macronutrient composition on weight loss in obese women . Obes Res. (2005)

11. Jensen MD, et al. 2013 AHA/ACC/TO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Obesity Society . Circulation. (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身先健腦 的精彩文章:

TAG:健身先健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