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滅亡的加速器——「奢安之亂」

明朝滅亡的加速器——「奢安之亂」

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1年—公元 1627年),在我國的西南地區,發生了一場規模較大的叛亂——「奢安之亂」,在貴州又叫「安酋之亂」。發動叛亂的主人公是奢崇明與安邦彥二人。

奢安之亂

背景起因

公元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定年號為「天啟」。但是老天好像並不是很滿意這個皇帝,不僅朝堂與地方官員腐敗、遼東地區還有後金大兵前來侵犯、西南地區也有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叛亂,漢族官員一直欺壓少數民族,社會矛盾尖銳,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且剛上任就遇到這麼棘手的事情,小編在這裡不禁心疼朱由校三秒鐘······

明末局部地圖

奢崇明與安邦彥都是彝族人,還是朝廷的官員。一個在四川,一個在貴州。奢崇明手中握有驍勇善戰的彝兵,且他內心十分排斥朝廷,早有反明復興彝族之心。安邦彥在貴州擔任彝族的土司(土司:用於封授給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頭目)時,備受流官的壓榨與剝削。二人皆對朝廷心懷不滿。

叛亂經過

奢崇明

九月十七日,奢崇明趁校場演武之機,殺死巡撫徐可求等軍政官員二十餘人,發動叛亂,佔據重慶,攻合江,破瀘州,陷遵義(今屬貴州省),建國號"大梁",設丞相、五府等官,全蜀震動。第二年二月,安邦彥起兵響應奢崇明反明,自稱"羅甸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彝族反明起義。

崇禎皇帝

隨後,安邦彥率領十萬大軍圍攻貴陽城。當時朝廷只關心遼東地區的戰事,無暇顧及內亂,因此並沒有派兵前來支援。當時貴陽城中四十萬軍民拚死抵抗,安邦彥見久攻不下,就截斷貴陽城與外界的通路。貴陽城因沒有補給,被圍十個多月里,兵民相食,最後吃到還剩兩萬多人,貴陽城總兵張彥芳還公開組織殺人,人肉四斤值銀一兩。

叛亂結果

崇禎元年(1628年),朝廷派大臣朱燮(xiè)元全權負責征剿叛軍。朱燮元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大敗叛軍,奢崇明、安邦彥均陣亡。

「奢安之亂」雖然被平定,但歷時九年,極大地損耗了明朝的國力,也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即便後來的崇禎皇帝再怎麼勤政治國,也無法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憶崢嶸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朝鮮為明朝鐵粉,引得「明粉」一片叫好,背後原因竟相當複雜
明朝兩百年的狂歡宴席不是免費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