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她殺了她媽媽

她殺了她媽媽

她殺了她媽媽

Happy End

快樂結局

2017

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類型:劇情

主演:讓-路易·特蘭蒂尼昂 / 伊莎貝爾·於佩爾 / 馬修·卡索維茨 / 勞伯娜·阿比達爾

邁克爾·哈內克倒騰了五年,帶來了[快樂結局]。五年,是他最長的拍戲間隔。

還是中產家庭成員之間的虛偽和疏離,演員也是老搭子了,讓-路易·特蘭蒂尼昂,伊莎貝爾·於佩爾……

她殺了她媽媽

△但看完以後,叫我脊背發涼的是她

芳汀·阿杜安飾演的伊芙,毒殺了母親,還冷靜地用手機拍了下來。她還要幫助爺爺結束生命。

而且還覺得她世事洞明,一眼看穿了大人們偽裝下的無情。

哈內克怎麼辦到的?


01邪童-成人世界的毒

她給母親下毒,收拾好行李,已與母親分手的父親將她接回了家;

她發現了父親的外遇,又淡定服下剩下的葯,自殺。

沒死成,她跟父親攤牌:我知道你誰也不愛,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你別把我送去收容所,過幾年我也成年了,也不耽誤你多久。

從頭到尾都清冷的很,成熟得像個大人,卻走向了「懂事」的反面。

這樣的孩子,我稱之為「邪童」。

她殺了她媽媽

△他們是秀蘭·鄧波兒那些角色的反面

她殺了她媽媽

△[唐人街探案],不少人就被這個眼神嚇了一跳

他們不可愛,不會像[奇蹟男孩]讓你覺得心頭一暖;他們甚至也不熊,不會像電影院里吵吵的孩子,讓你皺個眉也就罷了。

他們讓你往後倒退幾步,想抓住一切能抓住的自衛武器。

不是壞。壞,是[告白]、[小丑回魂]里的霸凌者。

也不是無知之惡。無知之惡,是[狩獵]里為圓小謊而害男主被誣陷為猥褻犯的女孩。

看外表,永遠不悲不喜,宛若最冷靜的大人。可想的、做的,永遠是成年人的世俗標準下,不能想、不能做的。

他們有超越年齡的洞察力,懂得世界的本質,早於了解場面上的規則,也因此更厭惡成人的偽裝。

同是哈內克作品中,[班尼的錄像帶]。談笑間班尼展示著殺豬槍,毫無理由,就開玩笑一般把姑娘殺了。

她殺了她媽媽

△殺人,眨了一下眼,因為槍的反衝

伊芙再小一點,對世界還沒完全想明白時,可能是[飼養烏鴉]里的安娜。

安娜成天想的,是毒死祖母幫她解脫,或毒死討厭的姨媽。

她殺了她媽媽

△天真的臉上眼神冷冷的

他們臉上的表情,就好像不知道,人是不能隨便殺的。

可他們對一件事情很篤定:人是沒有愛的。

本尼沉湎於錄像帶,暴力充斥周圍。

她殺了她媽媽

△殺豬只是最小一樁

她殺了她媽媽

△安娜見到父親因房事而死

她殺了她媽媽

△又生活在姨媽的冷暴力下

他們成長的環境沒有溫度,於是常出沒於偏陰暗的題材,以家庭為主戰場。對類型倒是不挑,啥宇宙都願意插一腳。

他們像被蛇精養大的葫蘆娃,從胚胎起,就以黑水滋養,活生生養育成了大毒草,認死亡作親娘。

而在[快樂結局]里,伊芙的父母離異後,母親得了抑鬱症,完全放棄和女兒的交流。

再環顧四周,父親再婚卻又出軌;繼母對她也只有表面的友好;姑姑心裡只有生意;表哥暴躁無責任感……

就像[告白]中,孩子的冷漠,是繼承了自私的父母。

這般黑水,又怎麼能養育出正義的使者。

看她冷靜殺人,可怕,可恨,也可憐。


02死亡-絕不是五毒之首

邪童們對死亡的態度,都很扭曲。

伊芙覺得:不想活的,就應該去死。

母親如此厭世,應該去死;自己不想去收容所活著,也應該去死,而爺爺親口要求去死,當然自己更該幫一把。

她殺了她媽媽

△始終波瀾不驚

能想出這個橋段,不是哈內克太變態,而是世界太無情。

他是看到了2005年的一則新聞。

她殺了她媽媽

△16歲少女向母投毒 網路日誌記錄病情

一位日本女學生,化學成績優異,卻給母親下藥,讓她鉈中毒。

她還把一切記錄於博客中:「母親昨天病了,身上起皮疹」,「母親這幾天總在說腿不好,終於沒法走路了」。

而下毒的原因,是她崇拜一名因果連環殺手,而這名殺手,正是十幾歲就對毒藥著迷,用家人試毒,還殺死了自己的繼母。

僅是因為崇拜。

你幾乎難以判斷,這究竟是惡,還是無知或愚蠢,或者都不是,是你見到了純粹的邪惡。

而這個日本女學生的心態,是本尼的翻版。

殺人犯本尼,從未透露過他殺人的原因,或殺人的心情。

他甚至根本不認識被殺的那個姑娘,只是路上碰見過幾次,就請回家做客。

只是無意間聊到殺豬用的槍。

只是他愛看暴力錄像帶。

她殺了她媽媽

△只是對方懟了一句「膽小鬼」

對他們來說,活著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暴力更稀鬆平常,死亡自然也就不嚴重了。

而伊芙和安娜是另一種。

死亡對她們來說算不算大事?應該算的。只是活著,還要面對更可怕的人間。

對安娜來說,是在可怕的姨媽手下成長到成人;對伊芙來說,連在虛偽的大家庭長大也是奢侈,沒準會被丟進收容所。

她殺了她媽媽

△所以安娜腦海中是自殺

她殺了她媽媽

△伊芙則付諸行動

而哈內克設置邪童,從來也就是想寫這可怕的人間。


03快手-無臉的冷漠

甚至還無需芳汀施展演技,哈內克就用幾個手機鏡頭,讓這種邪氣呼之欲出。

你要說邁克爾·哈內克拍[快樂結局],是想玩一次「法國快手」,他肯定不承認。

曾有媒體人故意調笑他不玩社交網路,在推特上開了個假賬號。

她殺了她媽媽

△轉的都是各種貓咪視頻

腹黑導演慘變吸貓廢人。

但此位腹黑導演不以為意,尬笑一聲「哈哈,好有趣」。

但他覺得有趣的,不是社交網路本身,而是這樣個賬號能有人粉?世界好奇妙【高冷臉。

她殺了她媽媽

△不僅有人粉,還有三萬多粉

對媒體,哈內克從來是嘲諷臉。錄像帶、電視機,他的所有電影都充滿另一媒介的畫面。

她殺了她媽媽

△[隱藏攝像機]

她殺了她媽媽

△[機遇編年史的71塊碎片]

[趣味遊戲]他都能讓電影人物跳出第四面牆,把電影倒帶,直播算個啥。

[快樂結局]在形式上,實在算不得聳動,只不過是設備的正常更新換代。

但要描繪一種人的狀態,快手幾乎用了一整個App,哈內克只用了四個直播視頻。

一開場,未見其人,先見她拍攝的畫面。

第一個,是母親在洗漱,雖看不見,但如廁的聲音繞於耳畔。

她殺了她媽媽

△伊娃遠遠看著這程式化的枯燥生活

第二個,手機後的女孩,用寵物倉鼠試藥,還不忘戳戳服藥過量的倉鼠屍體,看得我虎軀一震。

她殺了她媽媽

△讓人懷疑性本惡

第三個,母親遠遠地做自己的事兒,她發彈幕訴說母親已經拒絕與自己交流。

她殺了她媽媽

△仍然毫無感情交流

第四個,母親躺在沙發上,奄奄一息。

她殺了她媽媽

△她仍然在直播,說著要叫救護車了

這些片段的拍攝當然不難,相機在手,世界我有。

哈內克自己也說,現在技術進步蠻好的啊,找不到投資的電影人,也能自己買設備拍片了。

但是並不是所有小視頻,都能如此連貫精到。

和母親疏離→起殺心→嘗試和解失敗→下毒,一系列過程,四個直播視頻,就看得人心裡涼涼的。

而手機畫幅所透露的偷窺感,更是一般鏡頭所不能及。

她殺了她媽媽

△[正義聯盟]也有手機鏡頭

她殺了她媽媽

△[蜘蛛俠:英雄歸來]也有

但它們都是以手機鏡頭,營造趣味性。

而作為最高冷、最腹黑的導演哈內克,當然是要第一次在電影中,以手機拍攝戳穿手機的實質:人與人的疏離與窺探。

那手機背後,當然是一張寒徹骨的臉。


04選角-她沒有天真

孩子殺媽媽,孩子殺人,甚至孩子邪惡,本來就驚世駭俗。

所以[飼養烏鴉]中,安娜自以為的毒藥,其實只是麵粉。

而哈內克,從來是一個愛恐嚇觀眾的導演。

[趣味遊戲],他就不斷挑釁觀眾。

觀眾為女人幹掉暴徒而歡呼。

她殺了她媽媽

△可另一個暴徒卻讓電影「倒帶」,同夥死而復生

曾為以暴制暴而歡呼的觀眾,發現哈內克用這個橋段打了自己一巴掌,如坐針氈。

1997年的戛納電影節上,不少觀眾和影評人憤而離席。

20歲的多蘭,不過敢賣賣噱頭,起個[我殺了我媽媽]的片名。

75歲的哈內克卻毫無顧忌,放膽讓自己的角色,幹掉了媽媽。

對他來講,不是敢不敢「殺」,而是派誰去「殺」。

本來他想找一個15歲左右的小演員。

芳汀當時十歲,想自己也是沒有機會的,但經紀人提議試試。

哈內克看見芳汀的第一眼就改了主意:為什麼一定要15歲的孩子呢?如果伊芙年紀更小,電影里一系列的情況,不是看起來更糟糕嗎?

哈內克又怎麼會嫌事兒大呢?

他說:「她沒有其他小演員的天真。」

誠然,芳汀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個劇本,她的父親和哈內克,向她做了一些解釋。

但與此同時,她並不推薦自己的同齡朋友,去看這部電影,「因為不適合於他們的年紀」。

她的弟弟,10歲,在電影放映完後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終於結束了!」

她殺了她媽媽

△可拍攝這部電影時,姑娘也不過12歲啊

哈內克看到照片就被她的臉迷住了:「這張臉,既像孩子,又像個成人,有種神秘的光環。」

朱迪·福斯特拍[計程車司機]時,也是12歲。

馬丁·斯科塞斯也是咬定:「她有能力演好12歲的雛妓。」

她殺了她媽媽

△我覺得她們的臉上有相似的光環

伊芙一臉無奈對慌亂的父親說:「爸爸,行了,不要再演戲了。我知道你誰都不愛,你不愛媽媽,不愛阿娜伊斯,這個克萊爾,你不愛她。」

她殺了她媽媽

△角色對調,她望向爸爸,用的是看孩子的眼神

結尾,伊芙幫助爺爺自殺,又習慣性地掏出手機。

她殺了她媽媽

△錄下驚濤駭浪的死亡畫面

她殺了她媽媽

△姑姑跑過來,驚懼地望著她

同是自私冷漠,大人們哪能理解,為何她,能如此坦然。

邪極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