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慢門真玩精了嗎?長曝光手法中的小秘密

慢門真玩精了嗎?長曝光手法中的小秘密

慢門是一個比較常用的拍攝手法了,很多攝影老鳥都對這個手法表示「不屑」,覺得都是自己玩剩下的了。筆者在跟他們交流的時候,發現這些老鳥雖然 「玩」過這種技巧,但要說玩得好,玩得「精」,他們還遠遠達不到那種程度。今天筆者就來義務分享一下自己總結的幾個在長曝光手法中別人一般不會輕易告訴你的小秘密。

預判天氣很重要

天氣的掌握是首要課題,因此氣象信息的判讀對於慢門攝影來說相當重要,許多資深老鳥在這方面投注了許多熱情,來藉此分析出片的機率,避免無功而返。

而一般朋友或許看不懂雷達圖,不過仍是可以掌握基本的風向和能見度信息,尤其能見度和好天氣並不是正相關,必須藉此判斷合適的拍攝地點,才不會大老遠白跑一趟。

例如從香山上向北京市區拍攝,這時能見度最好要有18km以上,才能得到純凈的影像畫面,反之則建議另覓拍攝地點,找適合近距離拍攝的景物。

如果是在天氣變化特別劇烈的條件下,大家在拍攝長曝光攝影作品時就要特別注意對於參數的設置了。

例如在你開始曝光時是晴空萬里,在拍攝中突然變成多雲的天氣,那麼你在開始拍攝時的晴朗條件下的測光和拍攝參數都不適用於多雲的天氣,這時比較容易出現曝光不正確的情況。所以提前掌握天氣狀況是拍攝長曝光作品的必要先決條件。

腳架使用有技巧

帶上一款三腳架去拍長曝光攝影作品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識,但在長曝光時腳架的使用技巧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秘密了。

在拍攝前,大家要本著先構圖再支腳架的原則來進行拍攝,否則早早地落下腳架後會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懶得變換機位,從而錯失了拍攝良機。

在長曝光的腳架放置時有一個小技巧,一隻腳指向拍攝主體,即是有兩隻腳分開向著你,並留下空間在相機前調整,首先這樣不會容易絆倒腳架,而且當相機稍向下拍攝時,亦不會輕易前傾翻倒。

L型快裝板在一般的攝影愛好者手中出現的幾率並不高,但對於專門拍攝長曝光攝影作品的攝影師們來說,L型快裝板是它們拍出完美作品的必備配件之一。

上圖很清楚展示了使用L型快裝板與一般快裝板的分別,在拍攝豎構圖照片時,除了可以把相機整體重量集中在中軸外,相機的高度亦提高了。不僅不用犧牲穩定性去升高中軸以升高機位,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輕微晃動。

如果在拍攝時遭遇大風的話,可以利用三腳架底部掛鉤增加整體重量,讓重心向下移,有助提高整體穩定性。當然也要留心,如果你的配重表面積太大,風阻太強,大風吹到反而會碰到腳架,那就得不償失了。

使用反光板預升

對數碼單反而言,有些名詞和術語是與消費類相機相同的,例如光圈和快門等等。但也有一些名詞是特殊的,比如我們經常可以聽到的一個名詞「反光板預升」。或許有些老鳥會告訴你,合理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將會提高拍攝質量,那麼,究竟什麼是反光板預升,它又是怎樣工作的呢?

說到反光板預升,我們首先要回顧一下數碼單反的成像原理。數碼單反取景時,反光板放下,光線從鏡頭射入,通過反光板反射向上,然後通過五稜鏡(五面鏡),因此我們可以從光學取景器里看到從鏡頭射入的光線。拍攝時,反光板抬起,快門打開,光線直接射入到感光元件上,完成一次曝光。

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中,必定要經歷一個「反光板抬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震動。

因此,對於拍攝長曝光攝影作品,它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成像質量。反光板預升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而採取的一種措施。如果快門時間相對比較慢,那麼這個震動就更會放大反映在成像上,造成照片模糊。

開啟反光板預升後,按下快門鍵,反光板會抬起來但快門並不工作,只有當你再次按下快門後快門才真正打開,此時就不存在反光板抬起的震動對快門的影響了,從而可以保證畫質。

但是,反光板預升後取景器會因為反光板已經抬起無法反光而變得一片黑暗,也不能再對焦了,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先用三腳架配合相機選定構圖並鎖定對焦。

盡量避免光圈衍射

光圈衍射在很多老鳥口中經常會被提到,而對菜鳥來說,這個詞簡直就是天書奇談一樣令人無法理解。本次我們就先來深入展開一下,看看光圈衍射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首先看景深是怎麼形成的,一個物點,在像平面上成一個像點,遠一點或近一點的物點在底片上出現的是彌散圓,我們對彌散圓有個容忍度,大於一定程度(全畫幅的 彌散圓直徑為0.035mm),我們認為模糊了,在這個程度內我們認為清晰。這個彌散圓的直徑隨著畫幅的不同而不同。由於有彌散圓的存在,就有了景深的存 在。F64小組(一個古老經典的攝影組織)用的是大畫幅銀鹽相機,銀鹽的顆粒有大有小,隨機均勻連續分布在膠片上,銀鹽顆粒的直徑大多在0.1-1微米 (現在的數碼感光感測器像素普遍是3-7微米)。

銀鹽顆粒隨機連續分布,一大群顆粒成像一個彌散圓,同下一個彌散圓之間沒有明顯的間隔。因此,為了獲得更大的景深,採用極小的光圈。由於F64用的是大畫幅相機,那種相機的鏡頭本身也很大,也就便於製造更小的光圈。在銀鹽相機時代,沒有光圈衍射一說。問題的關鍵是銀鹽顆粒隨機均勻連續分布,數碼像素是點陣分隔排列分布。問題的關鍵----連續與分隔。

對於數碼相機就不一樣了,感測器上的一個像素點,就是一個完整的點,要讓這個完整的點去區分一個物點,那就受到衍射限制。說到衍射,就涉及到波動光學。前面 說的彌散圓,那只是在幾何光學中推導的結果,認為一個物點,在像平面上就是一個像點(幾何點,沒有面積大小)。其實在波動光學看來,不是一個幾何像點,而 是一個斑(有一定面積,不是前面說得彌散圓),這個斑點叫愛里斑。在光圈縮小時,愛里斑也縮小,但達到某個極限之後,愛里斑反而增大。這個極限就是光圈衍 射。光圈衍射是說兩個愛里斑混在一起了,不能區分。

可以推導出這個衍射極限公式為:DLA=p/(1.22λ)。DLA叫衍射極限光圈,p是單個像素的直徑,λ光波波長。 以佳能6D 為例,p=6.54微米,λ=5100?(可見光波長的中間值),計算出極限衍射光圈值為f/10.5。在實際生活中也就是f/11左右,也十分符合評測 的得分結果。雖然各款鏡頭和感測器的素質不盡相同,但我們普遍認為,只要光圈小於f/11,就有比較大的幾率出現光圈衍射現象。

在實際拍攝時如果你縮小光圈,當然你將獲得更長的曝光時間。在這一規則的驅使下,你或許會天真地認為僅僅動動手指頭把光圈從f/11調整到f/22,就可以把曝光時間從30秒延長到兩分鐘。

但由於光圈衍射的作用,光圈太小會讓圖像的銳度將大幅降低。如果你已經使用到了f/11並且渴望更慢的快門速度,降低ISO或是使用減光鏡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嚴防曝光中的漏光

好不容易曝光了三分鐘,預覽時卻發現照片充滿了奇怪的紫邊和炫光。這是為什麼?儘管相機只想讓光通過鏡頭進入,但不幸的是仍然有其他潛在途經會傷害到你的照片。

而它們中最著名的就是取景器。為了防止光線從這裡進入,在對焦後記得罩上它。如果你的相機並沒有給你提供一個蓋子,你可以使用黑色膠帶。

取景器漏光引發的最典型結果就是出現炫光。另外提一句,如果你使用的是無反相機,那麼請忽略這個問題吧。

如果你使用插片濾鏡系統,那麼另一個可能存在的漏光途徑就是濾鏡間的縫隙,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攝影師喜歡螺口濾鏡。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用黑膠布。濾鏡漏光最典型的表現形式是出現紫邊。

最後如果你使用的是移軸鏡頭,或是安裝了鏡頭轉接環,漏光問題或許會出現在鏡頭上。解決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圍巾或者衣物罩上它。

編者結語:

攝影中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拍攝手法,許多老鳥雖然都使用過這些手法進行拍攝,但對於這些手法的理解和用法僅限於淺嘗輒止的程度。如果想要把一個拍攝手法真正 玩到「精」的地步,除了堅持不懈的拍攝,還需要不斷反思的探究精神。一旦玩「精」了,相信真正能令人驚嘆不已的作品自然而然也就拍到了。

(文章轉載於網路,僅供學習分享,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開通客服微信號啦!

邀請客服進攝影微信群

還可以領取資料一份噢!

禮包包含:攝影+後期視頻教程100G

數十款PS實用濾鏡

更多精品ACR+LR預設

數十本攝影電子書籍

更多精品文章、福利推薦。歡迎分享:

感謝 · 轉發歡迎大家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學攝影 的精彩文章:

極簡人像怎麼拍?七招小技巧!

TAG:每日學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