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何時與舅舅聯繫到了一起,為何會有「正月不剃頭」的說法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文化,傳統習俗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習俗,那就很難判定其是否科學,亦或對與錯,我們甚至都不去追問其起源和緣由,只是默默地一輩一輩流傳下去。
「正月剃頭死舅舅」就是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正月不剃頭也就成為了一個習俗,如今在我國北方的廣大地區,這一習俗還在流傳,這個說法當然沒有科學性可言,但作為一種文化,我們有必要探究其中的原因,也就是為何會有這種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何時開始流行。
眾所周知,中國古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大,對「孝」有他們自己的理解和行為準則,比如《孝經》提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中國古人把保持髮膚完整當成「孝」的一種形式,比如修剪髮蓄,都要經過父母的同意,然後會將毛髮保存好。
還有一些比較極端的例子,如《三國演義》中介紹的一個片段,夏侯惇攻打呂布時,意外被流箭射中的眼睛,他把箭拔了出來,並且帶出了眼球,見此景,夏侯惇大呼「父母精血,不可棄之」,隨後就把自己的眼球吞了下去。
古人把珍惜髮膚當成孝敬父母,但並不會導致正月里不剃頭,正月不剃頭其實是從清朝開始。
清朝入關之後,推行一些列新的政策,「剃髮易服」就是其中之一,滿清統治者要求漢人留滿人的髮式,即所謂的「金錢鼠尾頭」,其目的就是在心理上瓦解百姓對前朝的留戀,讓臣民完全臣服於自己。
「金錢鼠尾頭」不僅不美觀,又因為傳統「孝」的概念的影響,沒人願意剃髮,隨之而來的就是滿清統治者的強者推行,很多人因此喪命。
中國古代沒有剃頭匠這個行業,直到清朝推行剃髮,剃頭匠才出現,但在剃頭匠們認為給別人剃髮有損陰德,生活所迫,他們還得堅持幹下去,每一年正月都要拜祭先人,剃頭匠們此時選擇收起工具,並且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正所謂「娘親舅大」,舅舅的地位很高,這樣別人就不在正月剃頭了。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漢人自己不願意剃髮,於是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約定在正月里不剃頭,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含義,那就是「思其舊制」簡稱「思舊」,後來傳著傳著就變成了「死舅」 。
如此說來,從1644年清朝入關算起,「正月剃頭死舅舅」這一說法和「正月不剃頭」這一習俗,已經有近400年的歷史,知道了這一說法的起源,以後我們在繼承這一習俗時,就可以有選擇性了。
TAG:歷史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