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說牛魔王是《西遊記》中最特殊的妖怪?

為什麼說牛魔王是《西遊記》中最特殊的妖怪?

牛魔王在西遊記中是最特殊的妖怪。

首先,牛魔王的名號不能被輕略忽視,名號上的不同代表的是門類的不同,這也是《西遊記》中妖魔鬼怪系統里分門別類的標誌。

就名稱而論,「怪」、「精」、「魔」是《西遊記》中最多的妖怪門類,黃風怪是屬於擁有特殊能力的「怪」;黑熊精、蜘蛛精、蜈蚣精、蠍子精都是動物所變之「精」類。

牛魔王與前兩類相較,名號上十分不同,直接被稱為「魔王」。名號對於《西遊記》中的這些妖魔鬼怪的名號而言有著區別動物屬性和實力強弱的意義。

第一類為「怪」,俗稱就是「妖怪」,多與妖合而統稱。意為不同之類,眾生中無論人魚鳥獸,異於尋常之物皆為「怪」。

「怪」在《西遊記》中所指代的多是長相特殊身世不凡的妖怪,譬如黃風怪、黃袍怪等等,多是屬於佛祖及眾仙的靈物或者神仙私下凡,並擁有仙家法寶法術的一類妖怪。

第二類的「精」,中國古代相關作品均提及天地萬物皆有靈性,吸收天地之氣而成精。

《周易·繫辭》上有「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從《西遊記》來看,黑熊精、蜘蛛精、蜈蚣精、蠍子精都是經過多年修行而成精。

第三類的「魔」也稱「魔王」,印度梵語為魔羅。《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列舉四魔之說,即:

(一)五蘊能生起種種苦惱,為奪命之因緣,稱為五蘊魔,又作陰魔、蘊魔、五眾魔、陰界入魔。

(二)能招感從生至死之煩惱,稱為煩惱魔。

(三)死本身稱為死魔。

(四)障礙解脫生死者,稱為天子魔,又作天魔。又四魔加上罪魔,則為五魔;或四魔加上無常、無我等四顛倒心,則為八魔。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九則舉蘊、煩惱、業、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識、菩提法智等十魔。

以上可以看出,佛教對「魔」的概括不僅是修鍊後本體形態和能力上的強大,重要的是在於心智上能夠使佛法者煩惱心亂,從而對其修行進行阻礙破壞。因此,可以從這個方面來體現「魔」在本質上與「妖」和「精」的區別。

牛魔王屬於「魔」這一類,且在眾魔王顯示出自身的與眾不同,這主要體現在他的出身和實力上。

從出身來說,他算是由天地之靈而生,自身修鍊而成魔。這點和孫悟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孫悟空的修鍊過程是《西遊記》故事的主要脈絡,在文中並沒有對牛魔王的修鍊有相關的直接描寫,但卻能從側面描寫中進行確認證實。

孫悟空在未去尋仙之前便與牛魔王結拜,這在第三回中有這樣一段話

「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此時又會了個七弟兄,乃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連自家美猴王七個。日逐講文論武,走斝傳觴,弦歌吹舞,朝去暮回,無般兒不樂」。

這時的牛魔王的「魔王」是與蛟 、鵬 、獅駝等並稱,並沒有顯現出他的與眾不同。可以肯定的是,在結拜之時孫悟空已是神通廣大,同牛魔王的結拜就可以證實牛魔王的本領肯定非比尋常。

此後孫悟空西天取經之路上,磨難重重,經歷了大大小小許多妖魔的惡戰,從能力的修鍊上來說應該進步明顯,而牛魔王在孫悟空再次遇見之時,能與之大戰數百回合不分伯仲。從這點上來推敲,牛魔王的法力並不遜色於任何有著仙佛本源的妖魔。

各種妖魔鬼怪在《西遊記》中由於出身和修行的不同,最後的結局也各不相同。

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兩類,一類是自身與仙佛無關,而是因動物本體的靈性,自身經過修鍊而成妖魔,最後多被剷除;另一類正是出身仙佛之地或是與仙佛有著密切聯繫,最終被收服歸位的妖怪。在此分類的基礎上,牛魔王與前面的兩類各有區別,顯出了他的特殊之處。

他是動物之身修鍊成魔,卻最終被收服走上正道的魔王。

首先,從《西遊記》文本本身來看這三類妖怪。

第一類是有著仙佛本源的,通常是在未成妖魔之前就和仙佛相互牽連,或者本身就為仙佛的坐騎和童子。因此,這一類妖魔本領異常強大,往往有著特殊的法器法術。

包括第二十八回至第三十一回中的的波月洞黃袍老怪、第三十二回至第三十五回的蓮花洞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第三十七至第三十九回烏雞國全真道人、第四十三回黑水河假河神、第四十七至第四十九回通天河靈感大王等。

單從所在回目和涉及人物來看,此類妖怪佔據了《西遊記》全部妖怪的大半,所蘊含的意義是具有現實性和諷刺性的。他們的出身暗示了他們的結局。

由此,他們這類的妖怪可以說是妖怪中的姣姣者,多數屬於魔王,魔由心生而成魔。

無論是為了吃唐僧肉長生不老,還是為情下界成魔,都表現出了他們的本欲之念。這種魔心阻礙了他們本來歸從的正道,但並不妨礙他們入魔後經歷劫難而重新歸順,最終被神佛所原諒,在結局上與第二類妖怪截然不同。

第二類妖怪與第一類妖怪是相對立的,他們的出身與仙佛無關,多是由動物植物自行修鍊成精,有著原始的形態特徵,最終在與孫悟空及仙佛的較量中被打死。

這類妖怪在《西遊記》的具體人物有第二十至二十一回的黃風嶺黃風怪、第二十七回的白骨精、第四十五四十六回的車遲國三道士、第五十四至五十五回的蠍子精、第五十六回至五十八回的假美猴王六耳獼猴等。

這類妖魔由於不借外力自行修鍊而成精,因此法術和法力多與第一類妖怪有著本質的差別。以殺生和掠奪為依託,是他們生存下來的依託,這體現出的正是原始妖怪的本性。

因此,他們被直接稱為「妖」或「怪」。與魔不同的是,他們多不具備魔王的實力和慧根。

在此類別中,假美猴王六耳獼猴是特別的,他本是天地之靈,與孫悟空所屬一類,能力智力都屬強者,但最終被打死,而沒有被收復,體現出的可能不僅僅是下層妖怪的宿命,更是為了體現孫悟空難以泯滅的心魔。

就牛魔王作為魔王之類,不提及他人性的一面,只論他在《西遊記》中的出身和結局,他是上述兩類妖怪特點的集合。

他是天地之間的有著靈性的青牛通過修鍊而成魔,在《西遊記》中並沒有提及他與佛界和神界的淵源。

因此,他的出身是和第一類妖怪有著本質上的共性。他與孫悟空結拜從側面上證實了他的出身,並且在這七兄弟中排名之首。孫悟空此時尚無佛性,也屬於魔王之列,牛魔王的身份在不言自明了。

但牛魔王這個人物再次出現在《西遊記》之中時,孫悟空已經在修鍊的取經路途中,他們之間已經有了本質上的區別。

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孫行者二調芭蕉扇」和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中,牛魔王和孫悟空經歷了武鬥和智斗的過程,最終結果卻和第一類妖怪大相徑庭。

在第六十一回中這樣描述:

有詩為證,詩曰:火焰山遙八百程,火光大地有聲名。火煎五漏丹難熟,火燎三關道不清。時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將助神功。牽牛歸佛休顛劣,水火相聯性自平。

此時三藏解燥除煩,清心了意。四眾皈依,謝了金剛,各轉寶山。六丁六甲升空保護,過往神 祇四散,天王太子牽牛徑歸佛地回繳。

牛魔王最終沒有被打死,而是被天將帶回歸於佛門之下。這點是與第二類妖怪相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牛魔王的「魔王」之號並非偶然,他的實力與其他有著神佛本源的魔王相比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說牛魔王的慧根和靈性是極為突出的。歸於正道,修於佛門,也正是從結局上對牛魔王這一人物特殊性的肯定和證明。

《西遊記》中與牛魔王相似的第三類妖魔屈指可數,包括第十六回至第十七回的黑風山黑風洞的黑風怪黑熊精,以及第四十和四十一回山枯松澗火雲洞的聖嬰大王紅孩兒,以及牛魔王的妻子鐵扇公主,在第五十九回至第六十回中描述。

黑熊精在黑風山佔山為王,在老和尚垂涎唐僧的袈裟而起貪念後,渾水摸魚趁火打劫後偷走袈裟,從而遇見孫悟空。因觀音菩薩的慈悲之心,從而沒有死於孫悟空的棒下,最後成為落伽山的守山大神,從而走上修鍊之路。與《西遊記》其他妖怪比較,黑熊精並無殺害唐僧之意,只是貪念較重,本性上有修道之願。

與牛魔王比較,黑熊精缺少了魔王的霸氣,在回目和描述上是不能和牛魔王相提並論的。

紅孩兒和鐵扇公主都是牛魔王的家屬,在《西遊記》中,與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類人物所屬同一類別有理可循,因為牛魔王家族在由魔修道的這一經歷上是有著相同特點的。

總之,牛魔王在《西遊記》眾多妖怪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唱反調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后的悲慘人生,不是慈禧哦!
曹操為什麼要殺掉從小就知道「讓梨」的孔融?

TAG:唱反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