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電子遊戲品味真的沒救了嗎?

中國人的電子遊戲品味真的沒救了嗎?

轉自:遊戲人生OL

中國玩家普遍品味差嗎?是。

沒救了嗎?不一定。

中國現在這個情況是有歷史因素在裡面的。

我們不算搞了幾年就泡沫破裂的雅達利,通常來說認為現代電子遊戲是從任天堂的FC時代開始的,在SFC時代由於機能的提升,遊戲開始能夠描繪更精緻的圖像並承載更複雜的劇情,也就是所謂的「藝術性」,隨著PlayStation和N64這兩台3D主機的出現遊戲開始朝3D化發展,隨後隨著機能的進一步提升,電子遊戲開始大規模地進行對電影的模仿,發展至今即大家所認為的遊戲的藝術性。

那麼中國由於歷史原因,這中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脫節了的。

早期FC的山寨機,即小霸王小天才之流,成為中國主機玩家最早的啟蒙。然而小霸王能成為啟蒙是因為它是山寨機,它便宜。由於FC在世界各地被山寨的太多,幾大家用機廠商在之後的家用機上都加強了反破解技術,包括不再像FC那樣全盤採用通用技術而是搞自行研發的晶元主板之類,導致後續的家用機都很難被山寨,SFC的山寨機直到1998年才出現——而屬於它下一個的下一個世代的PS2還有兩年就要發售了。

而當時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改革開放初期並不像現在這樣成果輝煌,人民生活水平也遠遠達不到負擔的起這種昂貴娛樂設備的程度。一台PlayStation,或者SS,N64什麼的,上千塊錢不是像現在那麼容易拿出來的。

而與此同時,90年代,電腦開始全面普及,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多數家庭選擇電腦來作為娛樂設備,因為電腦是必需品而遊戲機不是。

於是大多數中國玩家和家用機發展的黃金時代,或者換句話說叫日本遊戲的黃金時代完全脫節。

1995年遊戲機價格表

於是大多數中國玩家在90年代玩的是PC遊戲,當時由於日本人在家用機市場上的獨立和壟斷,歐美廠商幾乎進不去(這個問題一直到2001年微軟橫插一腳才得以解決),導致歐美廠商基本都把遊戲出在PC上,而家用機發達的日本人不屑於把遊戲做到PC上。所以當時中國玩家玩的基本都是歐美遊戲,你看知乎上跟紅警有關的回答一呼百應,點贊數嗷嗷高,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但是那個時候也有另一個問題:當時在PC上正是美式RPG的黃金時代,黑島和BioWare聯手奉獻了輻射,博德之門,冰風谷,異域鎮魂曲等知名RPG遊戲,但是由於複雜的界面和操作而在國內沒有流行開來,國內玩家對那段時期美式RPG最深的印象來自於刷刷刷的暗黑破壞神2——不是貶低暗黑2,只是確實暗黑2對剛接觸遊戲的人要友好得多,事實上在XBOX時代美式RPG靠上古捲軸這種友好度相對較高的作品流行開之前,玩美式RPG的人會被老美罵做nerd……

博德之門2,大多數人還沒研究明白左右兩排是什麼東西就棄了

不過一方面容易上手的日式RPG,如最終幻想7這種,在國內由於家用機的普及度問題沒有流行開來,另一方面設備足夠流行的美式RPG,如輻射這種,在國內又由於不容易上手的問題也沒有流行開來……

到了2000年左右,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快,5年前電腦還不夠普及,5年後互聯網已經遍地都是了,而這些又沒接觸最終幻想這種日式RPG,又沒接觸博德之門這種美式RPG,只玩過暗黑2的這群人,當然就是第一時間扎到傳奇和奇蹟這種刷子遊戲當中……

毛主席所謂與人斗其樂無窮,很多中國玩家接觸遊戲和接觸網路的時間接近,導致那段時間網遊盛行。與此同時一些聯機遊戲也開始爆火,暴雪成為這個階段最大的受益者,星際爭霸和魔獸爭霸3這兩個出名的聯機遊戲在中國火的出奇——所以為什麼當時魔獸電影很多中國玩家認為應該從3開始拍?因為他們第一個接觸的魔獸就是魔獸爭霸3,1和2發售的時候他們還沒有電腦。CS也成為這個階段的受益者,只是valve的名頭沒有打響,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道現在Steam的開發公司其實就是CS和半條命的開發公司(這個現象我曾經在我某個回答的評論區里發現)。

之後,2005年,魔獸世界在中國運營之後更是掀起巨大波瀾,此時距離傳奇火爆的年代還沒多久,距離魔獸爭霸3火爆的年代也沒有多久,而魔獸世界本身確實是史上最出色的MMORPG,魔獸世界玩家立刻成為玩家的主力,然後隨著魔獸爭霸3又發展出另一片Dota和LOL玩家。

一直到今天,中國發展已經足夠快,手機普及速度遠比當年電腦快得多,而手機也就成為了新的娛樂方式,由於中國特殊的情況,王者榮耀這種對抗手游依然在

中國遊戲市場報告,單機遊戲合計佔比1%

綜上所述,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玩家幾乎跳過了單機遊戲的前半段發展史,當大家接觸遊戲的時候網路已經普及,於是立刻沉入到「與人斗其樂無窮」的世界中。沒有經歷過那些出色遊戲的熏陶,導致中國玩家玩遊戲以聯機遊戲為主,追求的是殺的爽——外掛在中國流行度明顯偏高也有這方面原因。

這些不是中國玩家的錯,是特殊的時代造就了特殊的人,中國在遊戲發展史的前半段太落後了,而在遊戲發展史的後半段發展又太快了,把我們的玩家都變成了「煤老闆」。

所以你看,為啥在國內做單機的這麼少,因為我們根本就沒發展出來單機市場。2000年前單機市場還是有一點的,網路一普及全完。

實際上這個話題挺有意思的,可以多探討一些,比如說空之軌跡這種三線日式RPG為什麼在國內人盡皆知(按FF算一線,傳說算二線的分級來看,空軌還真就是三線水平……)。

但是你說中國玩家沒救了嗎?倒也未必。

一方面,中國一二線城市發展已經很好了,不再像二十年前,現在買台電腦舉手投足的事,比電腦更便宜的遊戲機普及度也明顯提高。PS4的討論度明顯比PS3和PS2高,就是這種情況的代表。並且,整個去年電腦硬體價格的飛速提高也把很多玩家逼到了主機平台。當PS4和Switch炒的越來越熱,而越來越多的玩家厭倦了不停地殺人,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主機的懷抱。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也在向中國傾斜,在XBOX360出場之後遊戲界一度放棄了PC,但是Steam的出現使遊戲公司們重新重視起了PC平台——這個中國玩家最多的平台。並且,從2010年索尼力推最終幻想13中文版開始,只花了5年時間已經使各家公司足夠重視中文市場。從當初PS2時代的學好日英語玩遍全世界,到現在一個大作沒有中文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這個進展太快了。我們的玩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家用機和Steam,而家用機和Steam上現在也有足夠低的門檻來幫助他們進入。

所以PS4時代中國的單機玩家群體是在增大的,這個市場在增大。比方說你看,騰訊不是發布了Wegame?你不管這東西是好是壞,騰訊一個做網遊手游的搞了Wegame這麼一個單機平台,是不是證明騰訊認為這裡面有利可圖?騰訊怎麼不在十年前那個中國單機開發商死一片的時候發布Wegame呢?

所以我對中國的遊戲市場是有信心的,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單機遊戲,接觸到那些真正值得沉浸的遊戲,從而提高「品味」。

你吃過見過,才會有品味;你只玩過一刀秒殺,槍槍爆頭,那品味肯定是上不去的。好比說電影,只看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這種爆米花片的,品味肯定不能稱其為高是吧。

最後……

現在輿論導向確實不好,很多人看到中國倆字就神經過敏。這問題底下一群人陰陽怪氣,難道覺得題主在辱華?中國幾乎沒有單機市場,玩家傾向手游和聯機遊戲,和主流遊戲市場區別很大,難道不應該具體例子具體分析,把中國單拿出來闡述國情?

當年張紹剛罵那個海歸說「不應該說中國,應該說咱們這」,都知道批評張紹剛,現在這是幹什麼呢?

到了「lunar new year」那知道是瞎噴,到「不過春節」那也知道是瞎噴,玩遊戲的人打中國倆字就這麼大反應?招你惹你了?

中國這個遊戲市場發展不健康,不正常,要承認,中國現在問題不老少,畢竟咱還是個發展中國家,要是一點問題沒有,那就不是中國,是天堂了。有問題咱就認,認了就改,我覺得這才是中國人的精神,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迅速的精神,而不是被人指出問題嘴硬然後「你怎麼這麼跟我說話」。

還有.......

有救啊!

為什麼中國免費遊戲盛行,而且買斷制遊戲不瘟不火。

因為沒錢啊!

遊戲的消費,主力軍是誰?

青少年啊!

但是,在中國,現在!遊戲在廣大家長眼裡,還是電子海洛因。他們會給孩子掏錢買遊戲嘛。

還是不會的

不過,最開始玩遊戲的那一批人,已經成了大叔。他們或許會支持一下孩子玩遊戲,可惜那批人太少了。

而現在,慢慢的原來那些沒錢玩遊戲的孩子都長大成人了,他們有錢了。

他們也漸漸的厭煩了那些一看就是圈錢的活動,他們會慢慢的開始新的選擇。

並且帶著他們的孩子,去玩那些看起來更好的遊戲。

人們的品味會慢慢的改變,市場也會慢慢的改變。

Steam 在中國越來越火

騰訊開始做wegame

這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的確,免費遊戲比買斷遊戲更費錢。但是……重氪玩家有多少,輕氪玩家有多少,免費玩家又有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8183第一手游門戶 的精彩文章:

黃旭東都奶不死!2018必火的10款遊戲,最後一個做夢都想玩!

TAG:18183第一手游門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