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伊拉克耗資數百億美元引進高技術武器,實戰中卻把坦克埋在沙堆里當碉堡!

伊拉克耗資數百億美元引進高技術武器,實戰中卻把坦克埋在沙堆里當碉堡!

原標題:伊拉克耗資數百億美元引進高技術武器,實戰中卻把坦克埋在沙堆里當碉堡!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連載20年前解放軍出版社的專著《戰爭離我們有多遠: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

從目前到21世紀初期,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可分兩個重大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2020年之前,第二階段是2020-2030年之前。在第一階段,武器裝備基本是沿用本世紀80年代以後服役和在研武器裝備的結構和形式,在此基礎上主要利用軍事革命的成果,使用電子信息技術和精確制導技術對現役70%以上的陳舊裝備進行改進和提高,戰術技術性能可能會有重大提高,但不會出現根本性、概念性的革命和飛躍。



戰列艦參加的最後一次戰役


在第二階段,軍事革命的大部分成果和目前在研的高技術和新概念武器、非致命武器等一批新殺傷機理武器將批量裝備並成為部隊的主戰裝備,那時的武器裝備將產生巨大的革命性變化,作戰樣式和作戰指導與現在相比將有根本的不同和本質的區別。由此可見,真正的機遇只有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所以,未來10年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目前正在論證和研究的新一代裝備,將直接進入第二階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目前所確定的型號、性能、方向和重點不適應未來發展趨勢,將很可能是在浪費本來就非常寶貴的時間和金錢,這類項目在一開始可能就是落後的或正在被淘汰的,在這類型號上所做的努力越大、投資越多,損失就越慘重。與美國相比,我國國防工業和武器裝備並不是全面落後,因此也沒有必要全面趕超,因為全面趕超的結果必然是全面落後。



1990年海灣危機中多國部隊海軍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在軍事革命面前基本上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誰能夠抓住機遇,誰能夠準確地預測未來,誰就很可能跨越某些常規的發展階段,越出一大步,直接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迫切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敢於戰勝自我、認清自我,確立自己裝備發展的正確的坐標參照系。和誰比,和哪個時間段比,應該非常明確,而且要有具體的指標和要求。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轉變觀念,應該抓住機遇,大膽改革,搞好軍事預測,認真分析、研究和跟蹤世界高技術發展,迎接世界軍事革命的挑戰,爭取在跨世紀的新的一輪競賽中使武器裝備產生一個大的飛躍。



海灣戰爭中美國和盟國共出動12個航母戰鬥群


觀念是人們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礎。在高技術戰爭中,思想觀念的落後往往比武器裝備的落後更可怕,因為它不僅影響戰爭的進程,而且會滯息武器裝備的發展並最終導致戰爭的失敗。應該注重圍繞高技術戰爭觀念這條主線,廣泛深入地展開高技術局部戰爭的軍事理論研究和戰法研究,並加強研究成果的導向作用和實際應用。不僅要了解高技術,研究高技術,還應掌握作戰對象高技術武器裝備的性能特點及使用高技術武器的方法和策略,針對現役裝備差距提出以劣勝優、以土製洋的對策。


海灣戰爭中戰斧巡航導彈第一次亮相


確立高技術戰爭觀念,必須正確理解和認識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劣勝優的戰爭經驗。應該看到,高技術戰爭時代的戰略指導、國際環境、武器裝備及軍事作戰原則等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過去的傳統和經驗萬萬不可死搬硬套,更不能沉醉於傳統經驗之中而不求進取,甘居劣勢。


人類戰爭史表明,武器裝備的優劣雖然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是人的觀念和戰略指導,如果觀念不轉變,就是擁有再先進的高技術武器也不會取得戰爭的勝利。海灣戰爭中伊軍的慘敗儘管有多種因素,但觀念陳舊、戰略指導失誤確實是一個重要原因。伊拉克耗資數百億美元引進了一大批高技術武器,但實戰中卻沒讓它發揮任何作用,飛機臨戰脫逃,坦克埋在沙堆里當碉堡,不利用機械化部隊和飛機進行機動戰,反而在前沿構築了200多公里長由若干道鐵絲網和戰壕工事組成的「薩達姆防線」,擺出了刺刀見紅、陣地決戰的架式。



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坦克部隊被動挨打



伊拉克軍隊丟盔卸甲



伊拉克戰俘


伊拉克戰俘營


面對強敵而不懼,應該說這種精神是可貴的,但在現代戰爭、特別是高技術戰爭中光靠勇敢無畏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是不行的,不僅要斗勇還要靠鬥智,要靠謀略,靠新的戰法,靠人與武器的結合,而這一切又恰恰建立在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上,那就是思想觀念是否更新的問題。所以,戰爭經驗告訴我們,要想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戰勝敵人,必須首先戰勝自己,必須拋棄那些傳統、落後、過時、陳舊的觀念,大膽創新,以新的科學的戰法和謀略去獲取戰爭的勝利。


在高技術條件下,講以劣勝優必須客觀實際,不能一方面講高技術武器裝備如何如何重要,一方面又講以劣勝優如何如何必要。其實這是相互矛盾的兩個方面,既然劣勢能夠戰勝優勢之敵,我們何須費那麼大勁兒去發展高技術武器裝備呢?豈不是越劣越好乎?應該看到,在未來高技術戰爭、特別是海、空和信息戰為主的局部戰爭中,劣勢是很難打敗優勢之敵的,武器裝備相差幾代很難取勝已經成為一種不爭的客觀現實。空泛地把以劣勝優作為一個口號提出來,往往會使人產生許多的誤解。其實,我們所說的以劣勝優實際上是強調人的因素,即劣勢一方只要發揚勇敢無畏的精神,充分使用謀略和戰法,就能以弱勝強。劣勢一方雖總體呈劣勢,但可在局部戰鬥和戰役中集中優勢兵力殲敵。劣勢一方的武器裝備並非全劣,也有一些先進武器,它也能夠在戰爭中發揮作用。劣勢一方可以避強擊弱,避敵鋒芒,躲過敵人三板斧,然後再依託有利地形、地物和地道、洞庫與敵展開游擊戰、伏擊戰、從而達到勝敵之目的。



1991年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與伊拉克軍隊攻防布勢


要想戰勝敵人,就必須認真學習高技術知識,研究高技術戰法,努力縮短劣與優的差距,發揮現有裝備的最大效能,樹立用劣勢裝備戰勝優勢之敵的信心。同時,要逐步發展和建立自己的優勢和殺手鐧,用高技術武器武裝部隊,儘快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縮小與作戰對手的技術差、代差和質差,為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奠定厚實的基礎,爭取以優勝劣而不是永遠強調以劣勝優。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元帥興登堡,經常以公元前216年時期的伽太基名將漢尼拔在奧茨達斯河上的坎尼之戰中大敗羅馬軍隊的戰役來作為他制定戰役計劃的經典之據;喜歡大規模機動作戰的法國著名軍事家拿破崙,則把曾攻陷埃及、波斯和印度的公元前356年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和13世紀曾經佔領中亞、北非和歐洲諸國的蒙古的成吉思漢作為自己的楷模;海軍將領們則最喜歡談論亞克興戰役和特拉法爾加戰役,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取無窮無盡的啟迪。亞克興戰役雖然發生在公元前33年,但那次戰役中交戰雙方出動了艦船400餘艘,兵員七、八萬人,戰役中所採用的戰鬥隊形成為後來海戰的經典戰術。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則是英國艦隊與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進行的一次殊死決戰,納爾遜率領的英國艦隊最終大獲全勝,擊敗了自己的敵手,從此確立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海上霸主地位。



1991年2月24-28日沙漠軍刀行動多國部隊進攻路線

以史為鑒,可以使我們更聰明、更清醒,更少犯冒進、冒險之類的錯誤,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失敗,特別是慘敗。但在高新技術的推動下0,一味地鑽古紙堆、引老戰例,陷入傳統的線式作戰、大兵團決戰、艦隊決戰等一系列戰役戰法的運用之中是否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戰役指導呢?薩達姆這位伊拉克三軍總司令雖然花了數百億美元購買了大量高新技術武器,雖然組建了龐大的陸軍、空軍、海軍、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和數以十萬計的民兵部隊,但他卻對英美及西方國家的戰略思想、戰役指導和戰法運用所知甚少,在臨戰之前還親臨前線,向他的三軍將士發表自己的宏韜大略:「雖然敵人有飛機、衛星、坦克和大炮,但我們的塹壕、工事、鐵絲網和地雷陣將是一道道不可逾越的堅固防線,最終解決戰鬥的還要靠我們勇敢的士兵,靠步槍和手榴彈」。這位三軍司令的這一套防禦戰戰役理論幾乎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理論,幾乎是50年代前蘇聯戰役理論的翻版。實戰證明,用過時的理論指導現代戰爭,指揮哪怕是最先進的軍隊,其結果只能是一個,即完全而徹底的失敗。



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的空中力量


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通常是比較保守的,因為國家武裝力量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是維護國防和國家安全的保障,如果本身失去穩定性和可靠性就會危及整個國防和國家安全的穩定。但這並不是說軍隊不需要改革和創新,並不是說改革與創新就意味著冒險和不穩定。相反,由於最新的技術和裝備通常最先用于軍隊,所以軍隊面臨的衝擊和影響往往是最大的。軍隊如何在穩定的前提下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創新呢?這是各國軍隊經常面對的一個老問題。美國是個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民族,只有200多年的歷史,沒有多少可誇耀的東西。但恰恰是這一點幫了它大忙,就象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負擔、模式和框框,可以隨便想、隨便畫,任意構思。


二戰中美軍橫掃歐亞,太平洋戰爭中更是雄風大振,可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卻不斷地敗走麥城,而美利衝突、入侵巴拿馬和海灣戰爭又掰回了面子。得勝後沒有因此而驕傲,失敗後也沒有從此而沉淪,忘記以前的勝利,牢記沉痛的教訓,深化軍隊的改革,探索未來的世界,打贏未來的戰爭才是最根本的目標和追求。



星球大戰計劃


早在1925年,美國空中力量的創始者米切爾就在他的《空中國防論》中提出:「在空中力量的發展中,人們必須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必須斷定將要發生什麼,而不是過多地注意已經發生了什麼,這就是為什麼那些老的軍種在心理上已經不適用現在的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發展這種新的兵種。」90年代初,美國國防部的馬歇爾博士提出,「在信息革命的推動下,航空母艦、飛機和坦克統統都將過時和被淘汰」。他們強烈呼籲,面對軍事革命的衝擊,必須面向未來,大膽開拓創新,去探索新的作戰理論和發展規律,而不應因循守舊,「言必稱希臘」,應該把坐標參照系從過去移向未來,從公元前、兩次大戰和海灣戰爭移向2010年、2020年或更遠的未來。


——本文摘自《戰爭離我們有多遠:


張召忠點評軍事革命》

第五部:走向未來。第23章:鍛造利器。P540


截稿至:1998年10月。 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座召忠 的精彩文章:

戰鬥民族真神奇!醉漢偷裝甲車去偷酒,士兵熱飯卻燒毀一輛裝甲車!
大國重器!新春大禮!殲-20正式列裝空軍作戰部隊!

TAG:局座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