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3》撲街,絕不是導演一個人的鍋

《舌尖3》撲街,絕不是導演一個人的鍋

2月26日,《舌尖上的中國3》在輿論風暴中收官#分集出問題的時候我們一直沒寫,結束了,回頭一起來說說#

央視爸爸一定鬆了口氣。

這大概是他們出品的,被打上【良心】【清流】等印記、被上萬網友吹捧上天的綜藝IP,第一次被口碑反噬。

這種多米諾式的體驗非常刺激,當初自來水是怎麼一傳二二傳三把口碑散開的,如今連正片都沒看滿一集的看客就可以三傳四四傳五地打上個一星,順帶罵兩句不罵白不罵的街

當然,節目組的公關也沒有讓我們失望,持續發揮了做節目的水平。

他們把底線設置在了【絕對不承認錯誤】,在這條線上花樣解釋多番之後均不受用,便捂起了耳朵。

先關評論

後刪稿

*瑟瑟發抖*

上周是《舌尖3》討論度的巔峰時段。

各種常識性錯誤、刻意做作的故事、莫名其妙的植入、對文化糟粕的盲從…紀錄片的雷區幾乎全碰了一遍。

而作為美食紀錄片,它最大的特點卻是——

讓人喪失食慾

…………

以前

現在

對,《舌尖3》不僅把食物拍得不好看,大多數時候,甚至你根本看不清食物。

拍個十大碗的故事,看到最後都不知道十大碗到底是哪十樣……

廚師燒魚擺拍了半天,還用了各種酷炫的慢動作

GIF

GIF

結果,魚的成品圖都沒有!只能看見魚翻滾的樣子

說實話最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倒不是食物,是硬生生把一個因為qj被吊銷醫生執照的

包裝成了【為愛放棄手術刀】的麻辣燙愛心大使

「為愛情總得犧牲點什麼」

「小小的竹籤,把每一天都有滋有味的穿在一起,串起了人與人的情誼。」

……………………

說真的知道他是強姦犯之後再看這張臉我都想吐

這位為愛放棄手術刀的麻辣燙愛心大使的岳父還出來挽尊哦

「年輕的時候,誰沒有犯過錯呢?

一旦吃虧,就知道什麼碰不得,我理解女婿,浪子回頭金不換。」

所以強姦是年輕時大家都會犯的錯,被判刑是吃虧,服完刑出來就是浪子回頭?就金不換了?

安妮為,饒是收官,《舌尖3》的最後兩集水準依然與之前持平。

簡言之——

該有的都有

植入啦。

一份「船歌魚水餃」

播出之後立馬放出宣傳物料#你說說宣傳這行競爭有多激烈#

食物質量堪憂啦。

還是這份「船歌魚水餃」

分店曾多次被查出食材造假、抽檢不合格

科學層面有BUG啦。

巧了,又是這份「船歌魚水餃」

做個餃子,說必須得順時針攪餡,逆時針會破壞蛋白質

首先,在我的認知里,食物的所有攪拌規則都是「從頭到尾只順著一個方向」,就別一會兒順時針,一會兒逆時針就行了。因為往一個方向攪更省力,做出來的餃子餡也更緊緻。

#對,我是個會包餃子的南方女孩#

「只能順時針」拌聽起來就很玄學。

其次,任何烹飪操作,包括加鹽、加熱都會對蛋白質造成破壞。

那怎麼辦呢?這麼多年一點蛋白質都沒成功攝入?我們是不是要完了?趕緊中藥口紅來一根?

蛋白質就是要經過徹底破壞才會被人體吸收利用——我猜這是九年義務教育里的內容。

一點都看不出表演痕迹的「食物背後的故事」啦。#終於不是水餃了#

歪果仁:???

結個婚,新郎新娘向廚師敬酒……

敬完酒兩位還深深鞠上一躬,這位師傅滿臉的不知所措哈哈哈哈

GIF

強行煽情結果被事實啪啪打臉啦。

第七集里,有一位農場主表示,自己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吃到乾淨的菜,才搞起了生態農業

父愛真是讓人感動!

妻子就面相很苦地說了呀:做了農場以後就一直沒錢裝修房子

父愛真是讓人感動!

但我作為體育場路第一時尚博主,越看這位父愛如山的農場主身上的衣服越眼熟

沒錢裝修房子,但是有錢買幾千塊的始祖鳥咯

《舌尖上的中國》拍成這個樣子,不少人都把鍋歸咎於新來的總導演,劉鴻彥身上

前兩季的總導演陳曉卿,大名鼎鼎了,他本來構思的第三季的主題是「中國與世界」:

在全球的視野內尋找中國味道脈絡,食物學本身就是人類學,食物的流變,人類的遷徙,因為香料衍生的戰爭,一個辣椒如何從海外傳到中國,土豆如何拯救饑荒……立足中國當下,放眼全球古今。

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項目沒能在2016年啟動。8月,陳曉卿提出辭職,10月帶著部分團隊正式出走。

但鑒於前兩季的火爆,《舌尖3》招商都已經招好了

於是,總導演換成了2017年4月才從新聞頻道調入紀錄頻道的劉鴻彥。

業務不熟的新導演=質量斷崖式下跌,這因果關係看起來非常合理,劉導每天都在收各種人蔘

當然,她肯定是有問題的。

劉鴻彥接受過好幾次媒體的採訪,她說話有個特色,你們感受一下——

這是一個年輕且國際化的創作團隊,比如說有來自荷蘭的攝影師和剪輯師,整個團隊大概有將近200人的規模。

在短短10個月里,我們的足跡遍布了全國20多個省市區,拍攝地點多達115處,調研採訪人物300多人,拍攝美食400多種。

非常愛強調數字。

翻看一下她的履歷,你會發現其中緣由

同時,很顯然,她成績不少,且都是大製造,並這並不代表她擅長美食紀錄片。

甚至還有網友爆料她是個素食主義者,真假不知

但也不能說劉鴻彥就是個冷冰冰的導演。

之前兩部作品的評價人數雖然少,但評分還是高的,在B站的播放量也還算不錯

摘一段@兒響叮噹在2015年對《中國人的活法》的短評:

這個系列花了幾個月看完了,每看一集都有一種情緒在心裡涌動,那種對紀錄片的渴望,對表達的憧憬,希望自己也能拍出一樣的好片子。

說實話我很驚奇央視會拍這樣一個系列,一點也不端著,接著地氣兒,普通人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編導的水平也很好,那種展現方式舒服自在,看得下去有的思考。時代需要記錄。

是不是震驚了?《舌尖3》的導演還得到過這種評價。

當然,《中國人的活法》問題也是有的,而且這個問題對劉鴻彥來說非常有代表性,在《舌尖3》也得到了放大。

@Case:每個人都是頑強拼搏自強不息,但是導演從來不去正視那些活在困境中展現出這個社會問題的人。避而不談。

被刻意塑造出來的英雄主義真正對其他人的生活有多少意義呢?

是的,接了地氣,但還是省不了刻意塑造。

昨天有網友發現,《舌尖3》在豆瓣頁面的「影人」欄目中,劉鴻彥消失了

點進「全部」才能發現她,在隊伍末端

突然被拎上來打頭的陳碩儀,被說成是在擋槍。

這我就不同意了。

裝裹著被噴成篩子的中藥口紅的第四集,可就是出自這位來自灣灣的陳導之手啊

所以,《舌尖3》的撲街,絕不是劉鴻彥一個人的鍋

看看其他幾位分集導演。

沙洛,曾在央視新聞評論部《東方時空》任紀錄片編導。

以往作品如下

其中的《百年巨匠》,感受一下,相當高大上

駱永紅,同樣新聞紀錄片導演出身

張木,參與制作過《感動中國》

總策劃也是主文案,周塬

他是人文紀錄片《海之南》的總導演。

《海之南》,海南省委宣傳部做的

另一位文案,喻江,被稱為央視才女。履歷如下

我不去diss他們的成績,但發現沒,《舌尖3》就好像是這些作品雜糅之後的產物。

有「文學巨匠」的高高在上,更有《感動中國》的強行煽情,結果就是把《舌尖上的中國》拍成了《中國好舌尖》,用網友的話說就是:

彷彿隔著剪輯房,都能聽到鏡頭後面的提問,「您最難忘的一幕是什麼?」「您最感動的事兒是什麼?」「您的心愿是什麼?」

導演和文案不OK,那麼,製片人能不能壓住陣呢?

《舌尖》第二季的總製片、第一季的執行製片是朱樂賢,他曾和陳曉卿合著過一部百姓的民生史與家國史的書,叫做《甲子》,對60年間中國社會生活進行了點滴記錄

嗯,跟著陳曉卿一起走了。

之前的另一位總製片劉文,也就是紀錄片頻道總監,籌備過各色紀錄片。

2014年,他被查有經濟問題

嗯,被抓了。

所以,第三季的製片,依然是總導演劉鴻彥。

她在發布會上說過:「我們擁有中國最好的紀錄片原創團隊集群,中國最大的市場委託製作集群以及遍布全球的頂級國際合作網路集群。」

但不好意思,他們真的不懂吃。

總是被人拐著走,找的店也總是不太對。

拍個煎餅果子吧,被網友扒出這是小區附近最難吃的一家

拍的串串店,也被爆料竟然是人家要開分店,被圈內媒體人騙去拍的

這個也是熟人,那個也是熟人,結果不好吃就算了,還引發了這麼多植入嫌疑。

前兩季的美食顧問小寬在知乎上說:

我甚至可以想像這些充滿熱情的導演調研的過程,他們去到一處,與當地的政府或者熟人聯繫,尋找當地的老師傅或者所謂內行,走馬觀花。在自己沒有足夠經驗和判斷力的時候,非常容易被採訪對象代跑,因為什麼?因為他也不懂。

同時,從籌備到開播,劉鴻彥團隊其實只有10個月的時間,這對紀錄片來說是相當緊促的。

大概就是因為沒時間,後期製作從央視的控股公司

變成了蘇州傳視影視傳媒製作,而合成,中視自己來

那這家蘇州傳視影視傳媒是什麼公司呢?

剛剛成立三年,業務重心,是影視劇和綜藝。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人懷念陳曉卿,紛紛跑去他的微博底下各種吐苦水

不過,第一季的功臣真的是他嗎?

還真不是。

陳曉卿是出了名的愛吃,對吃研究得非常透徹。在自己的書《至味在人間》中,寫個宵夜,也能寫出情書般深情——

悄無聲息,行駛在北京的冬夜裡,搜索路邊哪怕是僅有的一盞小飯館的燈光。

進去哪怕真的就喝一碗白粥,那種溫暖都能滲透到骨髓里。

節目《圓桌派》里,一提到吃,他就忍不住咽口水

GIF

是他萌發了做《舌尖》的想法,開始了這個IP。

但《舌尖1》的成功,更多的應該歸功於任長箴

當時正值紀錄片蓬勃發展的時期,國家對其投入資金加大,《舌尖》也正式獲批,陳曉卿成了《舌尖》的全權負責人。

任長箴就是陳曉卿從紀錄頻道之外請來導演之一

任長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CCTV-7軍事農業頻道工作學習。

《民間藝術採風》是她最早接觸的電視欄目,在這期間,她看到了許許多多中國鄉土的民俗文化。

隨後,她在央視紀錄片欄目《人物》工作過六年,2005年,她離開央視,一個人單打獨鬥,偶爾和央視或地方台合拍紀錄片。

起初,任長箴只是《舌尖》的分集導演。

但當時作為紀錄頻道高層領導的陳曉卿很忙——他同時還負責了三個台里重點項目。於是,他將權力下放給了任長箴,將其提為另一位總導演。

而任長箴也非常認真,花了相當大的力氣,集齊了一支比較龐大且真正專業的團隊。

首先,她找來了台灣田野調查雜誌《漢聲》的前任編輯龔瑜當調研員,又通過龔瑜找來了幾位專業的調研員。

他們從某寶上買了大批的地理雜誌研讀,並從中選題,這些雜誌堆起來,差不多有三人高。

龔瑜本人,也是相當認真了

然後,任長箴找來了《人物》的編導張銘歡,作為第四集的導演。

這個人做事也是認真型,一樣是找資料,有的導演交了3頁,張銘歡卻交了110頁的文案。

對了,張銘歡還是第一季的執行總編導。

在研究CCTV-7農業頻道的時候,任長箴又挖掘科技苑的主編楊曉清。楊曉清也是導演出生,曾經執導過科教片《水生世界》。

楊曉清又找來了自己以前的同事,也就是生物發酵專家馬羽潔,幫忙給紀錄片的部分模糊文案做分析。

在交流過程中,她們發現馬羽潔見解獨到,而馬羽潔之前也擔任過電視編導,於是——馬羽潔成了第三集的導演。

還有其他的三位,分別是:

曾擔任《天下女人》製片人、《人物》編導、《電影三十年》總編導的胡迎迎;曾擔任《足下春秋》編導的劉藝樂;以及《甲子》編導的鄔虹。

除此之外,因為原分集導演閆大眾的攝影能力很強,任長箴將其改為了首席攝影師。

這才有了美食畫面如此精緻的《舌尖1》

GIF

GIF

GIF

GIF

這裡忍不住實名diss一波《舌尖3》的攝影師。

拍得丑就算了,竟然連虛焦這種低級錯誤都避免不了

構圖也是看得人一口血噴出

攝影師哪位?

官方一直突出的,是荷蘭人Benito Strangio

這位荷蘭攝影師的履歷看著相當豐富了,作品還入選過鹿特丹電影節和戛納電影節

這次大概……水土不服?

目前已經有網友追到他另一部不知名的作品去罵了

安妮為,這樣看下來,《舌尖1》的隊伍,沒人是為了錢來的。

「一個分集導演的酬勞是稅前8萬元,雖然在央視紀錄頻道而言,已經算是給出頂薪,但對於這群平均年齡超過35歲的中年人來說,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收入,意味著他們要全力投入一年甚至更長時間。」

可以說,完全是那股熱愛撐起了這檔節目。

到了《舌尖2》,團隊便經歷了大換血:任長箴離開,所有分集的導演也都換了。

陳曉卿一個人擔起了總導演,並重新找分集導演。

總的來說,《舌尖2》的成績也還算中規中矩,畢竟吃貨陳曉卿,也是有實力擺在那的。

他就是拍普通人火的,最早拍攝的《遠在北京的家》和《龍脊》,一個拍的是保姆,一個聚焦的是希望工程,評價都不低

而陳曉卿選的人,大部分也不差。

第一集的導演李勇,後來執導過《小海鮮》和《舌尖上的新年》

《小海鮮》的製片就是陳曉卿,畫面也很OK

GIF

GIF

第五集的導演費牖明、劉碩也不錯,這兩年還算有點名氣的《尋味順德》就是他倆的作品

陳曉卿是總顧問,最近央視二套正在重播。

短短三集,但誠意滿滿#有同事就是看了這個片子請假3天去吃了順德#

GIF

GIF

GIF

巧的是,《尋味順德》和《舌尖3》都出現了一個【打拳】和【美食】交叉拍攝的橋段。

《舌尖3》是拍了一個老武術家過90大壽,徒弟擺宴的故事。

鏡頭一開始,一直在描繪張修林在武術上有多厲害,有很多徒弟

然後鏡頭一轉,變成他的弟子們給他辦酒席的場景

隨後,用了很大篇幅講武術家如何收徒、傳承武術,並展現武術家的高超本領

GIF

最後,片段回到了宴席上,還來了一段愛的升華

但這其中,關於美食的東西,寥寥可數,更沒能完整看清最後到底有哪些菜品。

《尋味順德》的處理,明顯就高級很多了。

一個會武術的廚師爸爸,一個對廚不敢興趣只想學武的女兒,以及一個學做菜的小徒弟。

片中有小徒弟苦練刀工並參加考核的片段

GIF

但更多地放在了這對父女的描繪上。

在家裡,【廚藝】和【武術】是互相滲透的。

廚師爸爸,可以蒙著眼睛,在釘子撐起的氣球上切菜

GIF

女兒有一項絕招,也是和氣球有關:鋼針穿透3毫米厚的玻璃,擊破氣球

GIF

畢竟是【吃】為主,所以父親教女兒練武的片段其實不多,大部分還是放在【菜】上。

父親會教女兒做拿手菜,女兒雖然對廚不感興趣,但還是會做

不是武術大家,而是小家。

也沒有儀式感,有的是平常人家的那份小心思。

而且,重點是,這個菜的燒法,完整且誘人

GIF

GIF

不過,即使有這樣的分集導演撐住,《舌尖2》還是收到了不少差評——

和第一季終究是有距離

也有不少人稱片子矯情,照著第一部在拍

確實,陳曉卿還是少了一點任長箴那樣講故事的能力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任長箴本人很有想法,也很懂得把控故事。

拍攝《舌尖1》的時候,她堅持的理念就是:

要煽情,但不是假煽情。

什麼樣的故事在她看來是好的?她說就是人之常情的故事

所以,在《舌尖1》她自己拍攝的第一集里,也可以清楚看見這種取向。

這一集其實故事蠻多的,但不讓人反感。

要達到真正的煽情,抓的,就是普通人生活中有質感的細節和語言。

采松茸的女孩卓瑪簡簡單單的一句:「媽媽就是不會注意自己的身體,光顧著找松茸,我就是擔心她頭暈倒在山上,畢竟她歲數大了」,配合媽媽找松茸的畫面,就很動人

類似的場景,在《舌尖1》其他幾集,也有體現。

有大清早就騎著個破舊的三輪車趕去縣城賣饃饃對著鏡頭說「58了,我要好好乾」的爺爺

GIF

也有老伴去世,自己堅持在香港大澳島上孤獨地做蝦醬的婆婆

當時這一集的導演張銘歡本來沒打算要拍這個婆婆,但聊天時,對方突然哭了起來,她想到了去世不久的丈夫,夫妻倆做了一輩子的蝦醬。

張銘歡被打動了:「當時我就想,這故事我一定得拍,可能這蝦醬不是特別吸引人,但這裡有人的情感以及時間的味道。」

除此之外,大家會注意到,每個分集最後,都會有出場人物的笑臉鏡頭。那是任長箴給分集導演的規定動作,但她並不是想故意賣什麼情懷:

「我就是對勞動者表達致敬,沒別的。」

話說這個也一直延續到了《舌尖3》。

明明都是在片尾放人民的笑臉,卻再沒有溫度了

說到底,《舌尖3》撲街的鍋,是上上下下整個團隊的。

一環扣一環,才出現了這樣的作品。

任長箴個性很直,說過這樣一句話——

中國人有個特點,舉一的能力沒有,反三的能力特強。模仿僅僅停留在範例本身,並沒有領悟到模仿的精髓,比如講故事的方法,故事的並置結構等等。

用這句話來形容《舌尖3》,或許再合適不過了。

胃口很小的撰寫 何曉婷

最愛蛋包飯的編輯 林鳥鳥

【你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ow一點 的精彩文章:

TAG:show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