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意的棲居——走進段玉鵬先生的山水世界

詩意的棲居——走進段玉鵬先生的山水世界

詩意的棲居

——走進段玉鵬的山水世界

華峰/文

段玉鵬李芳夫妻合作山水繪畫攝影作品

七餘書畫翁段玉鵬。生活是非常雅逸的,或躬耕於小院,澆花,種菜,盡享田園之樂;或觀展於展廳,評點同道藝學;或揮豪於書齋之內,品味書畫刻石之趣;或煮茶於明月小窗,吟讀在青竹之側,怡養心中逸興;或會戲友於都市之外,一曲京戲唱得餘音繞梁……這樣的生活狀態,可比古之文人高士。這種雅緻的生活,在品賞段玉鵬先生的山水畫時,觀其畫境,竟頗和段先生目前生活狀態相仿。北宋畫家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說: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幾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為得。」段玉鵬的山水畫便是可居可游的山水,在他的畫中,你可以品味到詩意的棲居。

雅逸的生活

段玉鵬先生的書法,篆刻早已在業界被廣為所知。可是在2013年,65歲的段玉鵬卻做出了一個令人詫異的決定:拜師學藝。《論語?為政》:子曰:「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麼都能冷靜思考而不衝動;七十歲時已能做到按照是非和道德標準而從容應對,言論和行動都不逾越規矩。六十五歲,正是對生活,對世界都已經通透的年齡,而此時的段玉鵬先生,已是山東省書協副主席,書法篆刻名揚四海,他卻認認真真地在北京榮寶齋程大利山水畫工作室,當起了學童,系統學起了山水畫。段先生高齡習畫之時,已經有了豐富的閱歷,有了淵博的文化知識,有了相當的社會經驗,有了各方面的修養,更重要的是:他有書法的紮實功力。怪不得導師程大利先生對段玉鵬的第一幅山水畫作品便讚不絕口。其實這絲毫也不奇怪,因為段玉鵬大半生的書法實踐都在水墨里,潛移默化對中國畫有一種本能。就像唱戲的一說話帶著戲腔,他不是故意的,而是身上有這個靈性,用段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祖師爺賞這碗飯吃。他那畫山水的筆,是從歲月的煙波中而來,蒙受生活滋養的波瀾沒有窮盡;是從書法的正大氣象而來,筆筆寫出;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廟堂之器而來,充分的回望經典,而又自帶文人之氣。他六十五習畫,五年大成。正如《宣和畫譜》上講:非天姿穎異,而胸中渭川千畝,氣壓十萬丈夫……

日常作畫

段玉鵬先生的山水畫從和他一樣生性放達的新安派畫家戴本孝入手,一本戴本孝畫集段玉鵬手不釋卷,反覆臨習。段先生山水畫中善用干筆焦墨,構圖疏秀,意境清遠枯淡,就是受到他的影響。學習戴本孝後,段先生轉而在董其昌,查士標,倪雲林中廣泛吸取藝術滋養。像段先生這種畫法,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下功夫,可謂是苦功派。用段先生的話說叫:不玩花活。近年來,在紙上玩花活的人,屢見不鮮,可是段先生做為一名已經成名的書法大家,仍就是踏踏實實按照老辦法,依照自己的內心,用他的書法功力,用他的學識修養在研究山水畫。這樣一個功成名就的書法家在山水畫的世界裡,反反覆復畫了五年,並且不間斷地在生活中去體悟,必然會有大成。他的山水畫作品,沁透了他五年的心血,繼承了中國山水繪畫的筆墨精神,同時,也彰顯了中國繪畫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中國書畫講究師古人不如師造化,師造化不如師心源。 「師心源」就是用心去畫畫,即「畫、心畫也」。段玉鵬先生畫山水不僅注重師古人、師自然(造化),更注重用心去創作。這個心不是平常的心,是靈心、凈心、慧心,這個心不僅靠天賦,更主要靠內心修鍊,特別是對學識品行的頤養。我解讀段玉鵬的山水畫,感受到其作品具有三大特點。第一是畫中線的運用。線與字本一途,畫與書法同根同源,因此有「書畫同源」之論。具體來講, 線是中國山水畫藝術之靈魂,是鮮活的生命體。它既是畫家表達物象、抒發情感、締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又是畫家對大自然物象的概括和提煉,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段玉鵬山水畫中的線,是經過書法提煉的線,它的張力和運動方向可以幫助畫家更好地表達個人情感。他通過對線的合理運用,勾勒出輪廓、塑造了體積、描繪出山石肌理……。段玉鵬的山水畫處處見筆。在他的畫中,線有各種形式:中鋒線立體圓潤,側鋒線堅硬銳利,順鋒線飽滿流暢,逆鋒線枯澀老辣,藏鋒線內斂厚實,露鋒線扁平輕薄……這些線的光滑、堅硬、柔軟、寧靜及活潑恰如其分的反映出山體、山貌結構的不同,線在山水畫中的自然反映也就不同。段玉鵬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等筆法代入繪畫,將書法的精髓滲透於畫中,而不同的書法形式為繪畫帶來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段玉鵬的山水畫,從起筆,到運筆,再到收筆,線始終伴隨著作品。通過段先生的線條,我們能夠窺視到畫家的繪畫能力、心理狀態和品格,窺視到中國山水畫的魅力,窺視到中國藝術文化的精神所在。筆者多次觀看段玉鵬作畫過程,深刻體會到線在他畫中廣泛的應用,生髮出活潑的表現魅力。他堅持書法入畫、重筆墨、重意境。從古到今,中國山水畫前進的每一步都與線有著密切的關係。從線的軌跡中,可以發現,有些山水畫放在桌上看還可以,但是一旦立起來,畫面中的山就顯得不夠挺拔。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用筆的基本功不過關,另一方面是沒有掌握好用線的技巧。段玉鵬的線條功力深厚,能夠力透紙背,用筆沉穩紮實,畫作掛在牆上更有氣勢。他畫中以線為「骨」,「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等都體現了線的力量。這些線條支撐起作品的氣韻、骨法,以線為韻,追求節奏,講究情趣,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畫家的思想情感。

段玉鵬作品中線的運用

段玉鵬作品中線的運用

段玉鵬作品中線的運用

線是中國山水畫筆墨之基礎。有好的線才能出好的筆墨,才能談及繪畫的其他步驟是否能夠進行下去。在線的基礎上,段玉鵬山水畫的另一大特點便是點。中國山水畫把點苔也稱為打點。在段先生的山水畫中,點子使用的更靈動,應用範圍也更為廣泛。在山石的表現中,點法除了配合勾、擦、染,形成皴法表現之外,也直接從形態上以點苔、草跡、落葉、腐土、遠樹等一類面目,對山石形象進行生動、豐富的塑造。另一方面,畫中的點從形式上更是對線面用筆的表現,進行接氣,提醒,深厚等等靈活的豐富和補充。在段先生的畫案上,有各種各樣的毛筆,他一般使用彈性較強的鍵毫、兼毫打點。由於先生常年寫書法,手邊毛筆有新、舊、禿,鋒有銳頓、聚散。其性不一,點出的面目自然各異,如:夾、圓、扁 、破、渾。更以用筆的部位、方向產生橫豎、斜正、長短等等形態。這些豐富的點法隨著水墨的濃淡、枯濕變化,在段玉鵬的山水畫中產生出無盡的靈性。我看過段先生許多焦墨山水,畫面上除了遠處用雅拙的枯墨用披麻皴構畫出一些山巒外,整個畫面都是用「點子皴」。用中鋒在畫面上不厭其煩地千筆萬戳地點上珍珠般的和諧的墨點,層層皴染,創作出千丘萬壑的崇山峻岭。乍看一片密密麻麻的黑點,細觀物相具現。茂密的山林里透過一絲絲陽光,蘊視著溪流的蜿蜒、瀑布飛川以及嶇崎的山路和寧靜的小屋,傳達出山水之真氣。如此的形和意的表達不得不使人讚歎不絕。

段玉鵬作品中點的運用

段玉鵬作品中點的運用

段玉鵬作品中點的運用

深厚的書法修養,使段玉鵬用線,用點手法多,靈活性大,並且根據畫面表現需要,在作品中生動、自然的發揮。他筆的運動有直落墜點;有勾點結合;有點中帶揉。用筆勾線打點,力有輕重、徐疾。其效果或力透紙背而顯得凝重、沉厚;或蜻蜓點水,風致飄逸。這些便構成了段玉鵬山水畫的第三個特點:重視意境的表達。佛學講: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一個20歲的人看山,和一個70歲的人看山,眼睛是不一樣的。段先生已經達到了看山還是山那種明心見性的境界。雖然曉得一切相是空的、假的。但是真空不離妙有,真相不離假相,相不離性,性不離相。所謂「青山依然舊青山」,故而在他的筆下,展現了原生態山水特有的美,蒼茫,翁郁,盤根錯節,雲蒸霞蔚,密不透風,沒有人為的修飾,保含自然的野性。以段先生畫中的樹為例,自古以來,文人樹以清瘦為主要格調,以簡約為主要特徵,以下跌來吸引眼球,以缺失顯內斂風格。一樹百做,百樹千相 ,段玉鵬畫的樹野性不泯又帶有拂拂仙氣,舒捲自如散發出仙風道骨,已不再是自然之樹,而是心中之樹。

段玉鵬作品中意境的表達

段玉鵬作品中意境的表達

段玉鵬作品中意境的表達

段玉鵬山水畫的魅力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生活的滋養,一個是書法的滋養。此之外,還在於先生的勤奮。段玉鵬先生黎明即起,筆耕不止,三天寫一刀紙,一夜畫數幅山水小品,還要刻印,寫詩。長年累月,樂此不疲。熟悉段玉鵬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性情中人,不會遮掩,直言不諱。畫了山水畫後,段先生已經把一些想說的話,和筆墨傾訴,和山水傾訴。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忠情于山水之間吧。趙孟頫說:「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功無益。 」一句話扼要地道破了中國藝術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傳誦至今,歷萬古而猶新。段玉鵬先生就在古意思想的影響下,師造化 師古人 師心源,在中國畫傳統的墨香中,在傳統文人畫的書法用筆,簡淡意境上,把他的性情和人生觀,把他的學識修養圓融無礙地融在畫中,提升到新的境界。

本文作者:華峰,山東省國畫院副秘書長,濟寧市新聞美術家協會主席

本文攝影:李芳,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濟寧市老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

段玉鵬,1949年生,山東省濟寧市人,山東大學文學院文字訓詁與書法文化研究生班畢業。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國際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山東省書協原副主席,山東省原文聯委員。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山東省書協顧問,山東印社副社長,朱復戡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兼職教授,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濟寧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西泠印社篆刻評委、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一,二屆書法類評委。北京榮寶齋畫院程大利山水畫工作室畫家。

自嘲一首

段玉鵬

攜妻已過花甲,享受田園人家。

屋後有山有水,房前種菜種瓜。

晨起無事蹓達,隨手可摘嫩芽。

簡單烹炒過後,沖泡一頓早茶。

午後深深懶腰,讀書寫字作畫。

老伴愛上書法,揮灑不管吃啥。

只好我下廚房,聽慣滋滋啦啦。

胸中雖有牢騷,吃喝不管這那。

朋友到訪我家,好煙好酒好茶。

放懷大說大笑,最喜送客挨誇。

求字索印不怕,潤格只收半價。

最怕有人要畫,此刻最難對答。

每逢尷尬之處,哼著哈著不拿。

笑著自言自語,這老傢伙真滑。

— 謝謝欣賞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聖城網 的精彩文章:

以濟寧之名傳承儒學,以儒家之義暢談古今——這裡是當之無愧的孔孟之鄉
扎堆乞討,真假乞丐已被「職業化」!路遇乞討者,這手該不該伸

TAG:東方聖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