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林清玄大師《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有感

讀林清玄大師《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有感

「開來而繼往,明道不計功。傳承開明精神,樹開明風,做開明人。」

認識林清玄大師,是從他的兩篇被收錄在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開始的。林清玄大師是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是台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林清玄大師早年曾拜星雲大師為師,並於三十二歲時入山修行三年,學佛的經歷讓林大師的作品融文學與禪悟為一體,充滿智慧,令人頓悟。

林清玄大師的《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是一本散文集,林大師試著通過五十六篇散文,帶著我們「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書中每篇文章都充滿禪意,值得回味。所以,這本有著三百頁文字的著作,在我看來,是需要慢慢讀、細細品的,而這個過程,也正是我們禪修「柔軟心」的過程。

特別喜歡林清玄大師的作品,清新、深刻、直面人生、直擊心靈,猶如一把雞毛撣子,每每品讀,都能幫我一點點拭去心中的塵埃。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高中時通過拜讀劉墉、三毛等作家的作品而走出迷茫的那段時期。很慶幸自己喜歡在閑暇時看點書,多年的習慣讓我的內心寧靜但卻不乏豐富,也讓我在自卑怯弱中找到些許勇氣與自信。

下面,就讓我鼓起勇氣,說一說在品讀林清玄大師《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時的一些感受吧!

(一)

今天,小心翼翼地重讀了全書的第一章「人間有味是清歡」,大師的文字,來自生活,什麼蓮花呀、紅心番薯呀、黃玫瑰呀,都可以成為大師筆下自然流淌的美文。大師的文字,富有哲理,什麼柔軟心、獨樂、獨醒,所讀之後無不給人以醍醐灌頂之功效。

第一章的九篇散文,有的描寫「清歡」的精神境界,有的抒發對「採蓮人」的讚頌,有的表達對友誼的看法,有的講述信仰的力量。雖然無論是哪一篇,都能觸及我內心深處的某個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其中的《人間有味是清歡》和《黃玫瑰的心》這兩篇。

何為「清歡」?在大師看來,「清歡」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求心靈的品味。

可為何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呢?喧囂的人聲、車聲,添了過多調料的菜肴,污染了的山澗、海邊……讓人們去尋找「清歡」日漸困難。

林大師試著到以前常去的寺院、山澗尋找「清歡」,卻不得而歸。寺還是那座寺,山也還是那座山,可為何感覺完全不同了呢?原來,是心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不同了。因此,林大師最後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我們擁有越多的物質,我們清淡的歡愉就越容易失去。

讀完這篇文章,我告誡自己:不論何時,都不要迷失自我,守住自己心中的夢想。在平凡的日子裡,以平和寧靜之心,享受「清歡」給我帶來的滿足,讓人生在「清歡」中豐富、多姿。

《黃玫瑰的心》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為了挽救他那「奄奄一息的愛情」而去購買女朋友最喜歡的黃玫瑰的故事。當這位年輕人鼓起勇氣趕到花市時,發現僅剩的幾朵黃玫瑰都是垂頭喪氣的,花店老闆告訴小夥子,去其他地方逛逛,半個小時後回來,他會包給他一束新鮮的、有精神的黃玫瑰。果然,年輕人回來後,玫瑰還是原來的玫瑰,卻朵朵元氣淋漓。年輕人不禁驚嘆,並追問花店老闆,這是如何做到的。花店老闆回答:「這非常簡單,剛剛這些玫瑰不是凋謝,只是缺水,我把它整株泡在水裡,才二十分鐘,它們全部又挺起胸膛了」,年輕人仍然一臉疑惑地追問:「缺水?你不是把它們插在水桶里了嗎?怎麼可能缺水呢?」老闆回答:「玫瑰花整株都需要水呀。泡在水桶里的是它的根莖,它喝到水就好像人吃飯一樣。但是人不能光吃飯,人要動腦筋、有思想、有智慧,才能活得抬頭挺胸。玫瑰花的花朵也需要水,在田野里,它們有雨水露水,但是剪下來後就很少有人注意它的頭也需要水了,整株泡在水裡,很快就恢復精神了。」年輕人聽後非常感動,他明白了原來人要活得抬頭挺胸,需要更多的智慧,要常把乾枯的頭腦泡在冷靜的智慧之水裡。回到家,他決定不把那束黃玫瑰送給離去的女友,而是放一缸水,把自己整個人泡在水裡,體會一朵黃玫瑰的心,失戀的痛苦也不知不覺在浸泡中慢慢消散了。

林大師通過這個多年前寫在筆記本上的真實故事告訴我們,人只要用細膩的心去體會萬象萬法,到處都有啟發的智慧。一朵花里,就能看到宇宙的莊嚴,看到美以及不屈服的意志,比如,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顏色艷麗的花越是缺乏芬芳。正如人也是一樣,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再如,夜來香其實白天也很香,只是浮躁的人心聞不到它的香氣……

我想,做一個善於觀察、善於感悟的人,盡情體會這個有情世界的一切展現,我們就會知道,原來在最近最平凡的一切里,就有最深最奇絕的睿智,我們所需要的,只是靜下心來,去體會,去思考,去挖掘!

最後,以林大師關於「柔軟心」的句子結束今天的品讀: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軟的,那最廣闊的海是柔軟的,那無邊的長空是柔軟的,那在天空自在飛翔的雲是柔軟的!我們心的柔軟,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綠,比海洋更廣,比天空更無邊,比雲更自在,柔軟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恆常的。

(二)

午夜時分,仍然是在悠揚的音樂中再次翻開林清玄大師的這本《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今天只讀了第二章「用歡喜心過生活」中的前四篇,不是因為寒冬深夜、睡意蒙蒙,而是因為這幾篇散文禪意頗深,非仔細咀嚼難以會意。

以歡喜心過生活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都嚮往的。但是,如何做到呢?在林大師看來,我們需要有「五顆心」:超越之心、承擔之心、轉化之心、上合之心和智慧之心。

先說說超越之心。在林大師看來,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過得開心,第一個最重要的態度就是要有不斷超越的心,不斷地去超越原來的自我。

林大師將超越之心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追求物質、世俗享受上的超越;第二個階段是追求文明、文化方面的超越;第三個階段是追求靈性、宗教、精神方面的超越。

我想,為什麼有的人地位顯赫、家財萬貫卻仍然快樂不起來呢?也許是因為物質的富足已經讓他失去了不斷奮鬥的理由,也許是一時的功成名就讓他喪失了那份闖勁與初心,缺乏超越之心的人內心是空虛枯竭的,試想,一個精神空虛、缺乏鬥志的人,又如何能體會真正的、長久的快樂呢?

何為「承擔之心」呢?在林大師看來,「承擔之心」就是活在當下的心。

什麼叫做當下?當下是佛經裡面最小的時間單位。一個小時有六十分鐘,一分鐘有六十秒,一秒鐘有六十個剎那,一個剎那有六十個當下,所以一秒鐘有三千六百個當下。

活在當下就是活在非常非常小的時間單位里。在林大師看來,如果我們可以活在那個非常小的時間單位里,我們就可以每一刻都活得很飽滿、很有力量。正如有一位禪宗里的祖師曾說過:「我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這就是修行。」

我想,擁有承擔之心就是指珍惜現有時光,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好該做的事情,既不介懷過去,也不擔憂未來。因為人生無常,傷感無用。如果我們每一刻都活得很好,未來也一定是好的。我們應該帶著這種信念充實地活在每一個當下,才能不枉此生!

何為「轉化之心」?在林大師看來,「轉」就是充滿著彈性的生命。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攤開,大部分人的人生有一半的生命是負面的情緒,另外的一半叫做正面的情緒。什麼樣的人可以活得更開心呢?就是不斷把負面的情緒轉化成正面情緒的人,每次在悲傷痛苦的時候,很快地結束它,然後把你幸福、快樂的那一面增長,這樣,你就會快樂。

林大師的話讓我想到了緊張的高三備考。有經驗的老師都會知道,頻繁的高三模擬考常常讓學生的情緒處於低谷。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學生進入學習低潮,而是盡量用各種方法去「刺激」學生,縮短學生處於情緒低潮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們應該常常看到不如意之事的積極面,通過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轉化自己的負面情緒。多積極思考,少吐槽抱怨。這樣我們一定會進入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狀態。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一定會是一個受歡迎、值得尊敬的人。

何為「上合之心」?上合之心是指要融入這個社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林大師闡述「上合之心」時,談到了一項大陸科學家所做的研究。科學家們研究了這個社會上大多數頂尖的人,看看他們小時候成績是不是很好,是不是都得第一名。理論上講,小時候得第一名長大一定會變成了不起的人。但是研究的結果出乎意料。這些頂尖的人小的時候並不是得第一名,他們都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之間。這個大家都很意外。為什麼?那是因為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際關係最好的人。他們跟前面的人不會有衝突,跟後面的人也不會有衝突,跟大家都相處得很好。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如何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呢?林大師說,你要懂得表達,懂得怎麼樣給予,懂得怎麼樣布施,慢慢地你的人際關係就會好。這個就叫做合。我的理解是學會溝通、學會包容、只問付出、不求回報,慢慢地我們就會廣交朋友、廣結善緣。

何為「智慧之心」?林大師認為,智慧之心就是指利用自己的知識照亮別人。在每一個生活細節裡面,看到生活的美好、優雅,並把生活里的那種體會創造出來。

林大師說,智慧有四個非常重要的特質:一是「妙觀察智」,就是你對這個世界有一個微妙的觀察,你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二是「平等性智」,也就是對這個世界有平等的心;三是「成所做智」,就是有智慧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容易成功,沒有智慧的人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成功,這也是有智慧的人和沒有智慧的人之間的差別;四是「大圓鏡智」,也就是對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講,他的心就像一個很圓很大的鏡子一樣,照耀著這個世界,跟這個世界合在一起。可見,以平等心細微地觀察世界,以一定能成功的決心去做符合宇宙規律的事情,就是智慧。

願自己能通過修鍊自身的「超越之心」、「承擔之心」、「轉化之心」、「上合之心」和「智慧之心」,最終達到「以歡喜心過生活」的境界。

品讀林清玄大師的這本《在這堅硬的世界裡,修得一顆柔軟心》,不只在讀大師凝練的美文,更是在走進大師身旁。

大師的散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四千多字的讀後感其實只是自己眾多感受中的一小部分罷了,最希望的還是自己通過品讀心靈大師林清玄先生的詩意人生,在面對這個堅硬的世界時,如他一般修得一顆柔軟之心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楊山 的精彩文章:

TAG:黃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