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T 「對峙」時代,互聯網格局向中資產進階

AT 「對峙」時代,互聯網格局向中資產進階

文 I 欒延群 編輯 小料

阿里騰訊「硝煙」再起。

2月26日下午,有消息傳出阿里巴巴計劃在3個月內,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對於此舉,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或與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跟阿里巴巴對賭失敗有關。

不過隨後,關於業績對賭失敗被餓了么官方回應為謠言,否認與阿里存在「對賭」,更不存在被阿里接管一說。但從近年來阿里在商業版圖上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餓了么或終將成為阿里與騰訊在業務競爭的一步棋。

自百度勢微,當下的互聯網江湖已經徹底成為AT之間的寡頭競爭。從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休閑娛樂,背後的資本股東基本都有阿里、騰訊兩大互聯網的影子。不少網友感慨,「當下簡直成了阿里和騰訊的天下。」也有業內人士對此甚為擔憂,「應防止阿里和騰訊的『壟斷』操控中國經濟」。

十多項業務競爭

AT之間的「相愛相殺」

現在隨手打開手機一個軟體和APP,背後站著股東不是阿里就是騰訊了。

阿里與騰訊之間到底有多少業務競爭呢?在2017年12月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上期間,馬化騰接受訪問時也很難具體回答,「阿里騰訊之間有十幾個競爭的領域,實在太多了。」從支付、出行、社交、遊戲、文學、音樂、視頻再到零銷售,凡是可以投資的領域,AT兩大佬之間一直在進行著市場份額的爭奪。對於這種競爭關係,連馬化騰都表示難以理解,「啊,這個都要競爭?啊,好吧……」。

目前來看,騰訊與阿里之間的支付、電商、雲計算等領域的競爭,也已經全面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曹海濤表示,「不止阿里騰訊,互聯網行業基本都在往OMO(行業平台型商業模式)發展,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體驗店營銷系統。」比如最近騰訊投資永輝超市、參投萬達商業,都是在運用遊戲、社交的優勢往電商和線下發展。

騰訊近年來投資戰績(數據來源:IT桔子)

從IT桔子數據顯示,近年來騰訊投資領域涉及教育、金融、汽車交通、房產服務、醫療保健、旅遊、本地生活、遊戲、廣告營銷、硬體、文化娛樂、企業服務、社交網路、電子商務、工具軟體、體育運動、物流等十多個領域,其中尤其以汽車交通、本地生活、文化娛樂、電子商務較為明顯。

其投資動作大幅度增長則是從2014年開始,到了2017年其投資數量超過100家,投資金額已快逼近1800億。

騰訊近年來投資戰績(數據來源:IT桔子)

相比之下,作為電商出身的阿里,則更多往線下、大文化方向進軍,轉型會比較多一些。比如近兩年著重打造的阿里大文娛、參投萬達電影等。相比2017年騰訊近百家投資規模,阿里投資相對少一些,約有40多家公司,數量上雖有懸殊,但布局領域和方向卻是一致的,涉及到出行、企業服務、文娛、人工智慧、電商領域。

依賴電商基金,阿里在這個領域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阿里電商C2C有淘寶、閑魚,B2C有天貓,線下有銀泰,海外電商有天貓國際、全球購、速賣通,此外阿里還收購了南亞、東南亞各國當地電商,實現電商領域的全覆蓋。

依賴電商業務衍生出來的支付寶、餘額寶、小額貸款螞蟻小貸、芝麻信用、保險業務、傳統商業銀行業務……都在影響大眾的生活。如今從線上延伸到線下O2O、餐飲、旅遊、出行等,從消費品延伸到文娛市場則有阿里音樂、影視、遊戲、閱讀、體育等阿里大文娛生態。

在電子商務領域,雖然阿里獨佔鰲頭,但騰訊並沒有放棄在這塊市場的競爭,比如做拍拍、財付通、QQ網購等對抗阿里的淘寶、支付寶、天貓等,不過最後都差強人意。

在文娛生活領域,阿里投資了快的,騰訊投了滴滴,最後二者合併。阿里巴巴收購優酷,騰訊自己成立了騰訊視頻,騰訊有微信,阿里則做了釘釘,騰訊有QQ音樂,阿里則有蝦米音樂,阿里有阿里雲,騰訊則有騰訊雲,騰訊投資了貓眼和微影票務平台,阿里則有迅速崛起的淘票票,騰訊投資摩拜,阿里也參與了ofo的投資,騰訊引入萬達商業股份,阿里也加入了萬達電影的投資……

2018年,阿里和騰訊在零售業、汽車、人工智慧等領域也開始進入白熱化競爭趨勢。

比如,在阿里以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拿下歐尚和大潤發,鞏固和發展其新零售戰略後,騰訊也以42.15億元入股永輝超市,加速布局新零售。騰訊投資蔚來汽車,阿里巴巴則投資了小鵬汽車。而在百度最擅長的人工智慧領域方面,騰訊和阿里也在圍繞這塊業務進行著投資和收購。

從輕資產走向中資產

AT的「宿命」

AT之間的較量,騰訊看上去更占「上風」。

阿里在一系列收購動作中,不斷在耗費巨額資金,但早期投資的雅虎中國、天天動聽等品牌早已落伍淘汰。在大文娛領域,阿里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其成立一年多以來,經歷了換帥,阿里影業也是三度更換CEO。在阿里業績中,阿里大文娛板塊虧損也比較明顯,虧損金額達數十億,在內容領域阿里缺少基因,這是它的弊端。阿里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主動放棄內容競爭,選擇與北京文化等內容公司合作。

相比下,騰訊在過去幾個月的對外投資中,取得了不錯的回報,眾安在線、閱文集團、搜狗相繼在港交所和紐約上市,尤其是閱文集團市值突破900億港元。

對此,不少人看好騰訊的發展。不過,騰訊的國內用戶收割已快到天花板,而騰訊海外擴張優勢則不比阿里。

阿里的擴張是領域的立體擴張,從一個領域的成功從點到面、空間全面進擊,從中國到全球市場,收購企業改造運用的都是這種方式。此外,依託電商的基因,從金融產業往線下延伸到O2O,從實物消費到虛擬娛樂消費再到文娛市場,這種擴張基本是無極限的。

騰訊的業務擴張則源於它早期的社交屬性,在業務擴張方面更垂直一些。無論騰訊採用何種商業模式,騰訊都會擁有QQ和微信建立起來的穩定用戶,進而騰訊的各種收益也主要源於這批用戶,比如早期的QQ秀增值服務、網路遊戲收益、廣告收益等。

回顧騰訊近二十年發展,騰訊基本都是依賴用戶來壟斷同業競爭,比如早期的騰訊微博對抗新浪微博,微信對抗米聊,騰訊新聞、天天日報抗衡今日頭條,QQ音樂、酷狗音樂抗衡網易雲音樂等。

騰訊的增長始終建立在對個人用戶收割的基礎之上,但騰訊擴展不了領域,進入不了實體經濟的圈子。騰訊做電商、實體金融、微信支付,雖然有了一定影響力,但缺乏與實體經濟的結合,一直在虧錢狀態。

目前,中國用戶的收割,騰訊已經看到天花板。除非騰訊未來能國際化,把收割範圍從中國用戶擴展為世界用戶,否則騰訊的增長很難平穩下去。從騰訊這些年的財務報表來看,其依賴用戶收割獲得的利潤增長正在逐步放緩。對於目前的騰訊來說,急需的就是開拓國際用戶市場,而這點首先就面臨的是打破文化和政策壁壘。

相比騰訊依賴自己的用戶流量,對所投公司持開放態度,阿里變現能力較強,會採取策略將對方納入自己的生態圈內,從大麥網的全資收購也可預見餓了么的未來。「本地生活是最為綜合的一塊領域,這將會成為互聯網競爭最激烈的一塊。」曹海濤分析道。

目前的騰訊和阿里,整體來說屬於輕資產公司,其發展戰略和公司命運,目前來看主要取決於馬雲和馬化騰兩位領導人的性格、能力和個人喜好。但無論是互聯網公司、文化公司亦或房地產等重資產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要向中資產過渡。

「互聯網資產,主要依賴網路,資產虛擬,馬雲馬化騰都有這方面的壓力,所以他們開始拓展線下資產。」如阿里建立大文娛生態圈,騰訊近幾年不斷投資各個領域的公司股權,加入萬達商業地產投資,在遊戲、影視版權等都開始涉足,都是在向中資產公司方向打造。

曹海濤預測,未來互聯網格局也是要走向中資產。

《視頻革命》2017泛娛樂產業白皮書,

網劇、綜藝、網大、短視頻、二次元、IP、投融資,七大領域年度觀察,

四大年度風雲人物訪談總結,

年度文娛投融資大事件全收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娛樂官 的精彩文章:

從「少女漫」走向「少年漫」,專訪馮鏡曉ABB S.M.馮鏡曉
36億票房,或許也不能滿足陳思誠「欲求不滿」的野心

TAG:首席娛樂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