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倭英雄鄧子龍,露梁海戰永留名

抗倭英雄鄧子龍,露梁海戰永留名

鄧子龍,字武橋,號大千,武舉出身,是明朝著名將領、軍事家、民族英雄。中國有兩個「子龍」,名垂青史。三國趙子龍。明代鄧子龍。前一個子龍是亂世虎將,後一個子龍是抗擊外族的民族英雄!

鄧子龍文武俱全,在明朝抗擊倭寇上作出重要貢獻,死後被明神宗朱翊鈞追贈鄧子龍為都督僉事。說到這位抗倭英雄鄧子龍,就不得不提中朝兩國的一場著名的海戰—露梁海戰。

在艱苦卓絕的萬曆援朝戰爭中,鄧子龍是援朝明軍中陣亡的最高將領。作為副總兵,作為七旬老翁,他完全可以穩坐中軍帳只負責指揮,但鄧子龍率兩百勇士傲然沖入敵陣,英勇殺敵直至戰死。他用大無畏的犧牲,向友軍朝鮮人和敵軍日本人展示了堂堂明將的錚錚鐵骨。

1598年11月19日,朝鮮戰爭的最後一戰在露梁海峽打響。

露梁海峽是朝鮮半島西南和南海島之間的一段狹窄海域,地形險要,潮流多變,是海船駛往順天的必經之路。中朝水師獲知日軍島津義弘部來援,在此擺好了口袋陣:左路是陳磷率領的明朝水師,右路是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中朝水師兵力為兩萬六千人,800餘艘戰船,無論兵力還是戰船數量都佔優勢。

前鋒由明朝水師副總兵鄧子龍擔任。鄧子龍作戰勇敢,曾長期在南方沿海抗倭平叛,被朝廷稱為東南驍將,此時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將。

露梁海戰中,鄧子龍的任務是負責「扎口袋」:率兵一千人,駕3艘巨艦為前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等日軍船隊進入海峽後,迂迴切斷其退路

午夜將曉,島津義弘的船隊毫無防備地進入了露梁海口袋陣,遭到三面合圍,露梁海立刻成了血肉戰場。《懲毖錄》里記載:「月掛西山,山影倒海,半邊微明,我船無數,從陰影中來,將近賊船,前鋒放火炮,吶喊直駛向賊,諸船皆應之。賊知我來,一時鳥銃齊發,聲震海中,飛丸落於水中者如雨。」

日軍在中朝水師優勢兵力的打擊下損失慘重,很快被焚毀、擊沉了五十幾艘戰船。島津義弘部下死傷慘重,島津家猛將樺山久高駕駛幾艘船奮勇衝破了包圍,但這支孤軍很快被分割包圍,船隻也擱淺在灘頭上,不得不棄船步行作戰。

激戰中,島津義弘毫不退縮,指揮手下冒著重重炮火,直接向中朝水師悍然反攻。

日本戰國名將中,島津義弘是個瘋狂指數堪稱第一的傢伙,打了很多以寡敵眾的惡戰,就連逃跑都與眾不同——1600年的關原大戰中,西軍潰敗,決定突圍的島津義弘居然率領一千多薩摩兵不退反進,從東軍統帥德川家康的本陣中殺出一條血路逃生,創造了一個「前退」的日本戰爭奇觀。

鄧子龍本來是在巨大的福船上指揮戰鬥,但老將人老雄風在,渴望斬首立功的他在酣戰中率領兩百壯士躍上輕型的朝鮮船,直接殺入敵陣和日軍進行白刃戰,不料被其他船隻誤擲火器到船上,船隻起火,不幸戰死。據島津家後來編撰的《征韓錄》上稱,鄧子龍和部下200人是被日軍的「石火矢」打倒的。

「石火矢」是大型的管狀火炮,類似於明代的佛郎機。20年前由葡萄牙人傳到日本九州,因為發射石彈丸所以稱為「石火矢」,當時的九州大名大友宗麟將其命名為國崩。

令後人很感痛惜的是:因為是大將,鄧子龍的首級隨即被日軍割走請功。明軍最後搶來的只是鄧子龍將軍的無頭遺體,戰後,鄧子龍的遺體運回江西老家安葬,部下用沉香木雕刻了首級合殮。

關於這件事,萬曆年間的明人記載很多,如《萬曆野獲編》、《涌幢小品》的記載:萬曆戊戌,副總兵鄧子龍領兵征倭,渡鴨綠江,有一物觸舟,乃沉香一段。把翫良久曰:宛似人頭。愛護之。後死於倭。載屍歸。失其元。取香木雕為首。酷肖。壯哉將軍浩氣長存!

鄧子龍戰死後,李舜臣接著戰死,戰爭的最後一役,中朝竟然喪失了兩員最忠勇的將軍。對於韓國人刻意貶低援朝明軍的功勞,國人一直憤慨有加。而露梁海峽的滔滔海水,承載了多少中朝將士的血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阡紫路 的精彩文章:

竇固網開一面智殲匈奴
細柳營治軍嚴明,平七國三月功成,應預言餓死獄中

TAG:阡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