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橋流水,江南人家

小橋流水,江南人家

「小橋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鎮的真實寫照,也是江南古鎮一張鮮明的名片。橋,是構成水鄉獨特魅力的重要因素,水鄉河多橋也多,如同里、甪直,古鎮區域雖小,橋卻有四五十座,橋,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事物,秀水拱橋,石欄環洞,極富詩情畫意,如周庄的雙橋因成名畫而蠻聲海內外。

△示意圖

江南的古橋,不但眾多,而且各具風韻。它們阿娜多姿,玲瓏委婉,像儀態萬千的江南女兒,麗而不嬌,俏而不俗。每逢看到江南的古橋,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是在路途上與它們擦肩而過?還是在唐詩宋詞元曲中邂逅?由於客居江南多年,便對江南的古橋有了一種難以割捨的心結。所以,毎逢出行,若遇到古橋,總會在橋上留連一陣子。

△示意圖

江南多雨,湖泊眾多,水網縱橫,連結彼岸的古橋便應運而生了。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說那裡是「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可見那裡的古橋之多了!今天,在周庄、南尋、西塘、烏鎮等古鎮里,到處都能看到大小不等、造型各異的單孔或多孔的古橋。我曾在紹興住了些日子,驚嘆那裡的古橋之多之美。由於城裡河道眾多,舟船成了居家過日子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也載來了生活物品。河多橋便多,全城竟有上百座古橋!望著橋下往返如梭的船隻,始信「三步兩橋尋常在,舟棹代步船當車」,不虛!

△示意圖

當我踏上長長的二十四橋之後,望著橋下的一泓秋水,心中不禁懷疑腳下的青石板,是不是杜牧當年踏過,才寫出了「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示意圖

有些古橋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卻留下了優美的故事。紹興有座「題扇橋」。當年,一位在橋頭出售紙扇的老婆婆,一面流淚一面嘆息。原來,這些紙扇都是她親手製作的,雖然做工精細,無奈秋風乍起,天氣轉涼,故而無人問津。路過的王羲之聽了之後,便找來筆墨,在扇面上題寫了詩句。消息傳開後,紙扇被人掄購一空,後來者為了得到一扇,竟以十倍之價向人求買。於是,此橋便有了此名。

△示意圖

西湖蘇堤上的斷橋,據說是許仙和白素貞相會的地方,「斷橋殘雪」便成了杭州的十景之一; 蘇小小和阮郁曾在「西泠橋」上演繹了一個凄美的傳說; 陸遊和唐婉分別時, 四目相望, 二人的淚珠便灑在「春波橋」上了。

△示意圖

有些古橋,雖未與歷史名人沾上邊, 但它們的名字卻能引走起無窮遐想, 如飛虹橋, 卧龍橋, 映月橋等等. 因它們連通了村鎮井肆, 造福於人, 被人稱道。一個地方只要有了橋, 便有了靈秀之氣,「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用不著去刻意宣染, 就是一軸水墨丹青, 一種耐人品味的詩境。

△示意圖

為了體驗《楓橋夜泊》的感受, 我曾在寒山寺山門外的楓橋上逗留了多時, 雖然身邊就是寒山古寺, 卻不是夜半, 橋下也沒有舟船, 更沒有漁火了,心中不免有些許的惆悵。 於是便去了寺中, 用儘力氣敲響了幾聲寺鐘, 以了卻一種心愿。當悠揚的鐘聲在天際間漸遠漸弱時, 我似乎聽到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雋永餘音了。

△示意圖

最令人難忘的, 是南京的朱雀橋。這座古橋橋北 的夫子廟. 是人們拜謁孔子的殿堂, 瀰漫著濃濃的文氣, 橋南就是烏衣巷。因當年吳大帝孫權在那裡設營, 將士們皆著烏衣, 故稱烏衣巷. 東晉喧赫一時的王導, 謝安兩大氏族在此居住, 曾走出了不少將相才俊, 創下了怎樣的一番事業!一座小小的朱雀橋, 將東岸的江南貢院和西岸的秦淮人家連在了一起。 貢院里的莘莘學子們為了功名在苦苦煎熬, 秦淮人家的佳麗們正臨窗照影,洞簘橫吹……如今古橋猶在,在橋頭上飛舞的燕子猶在,只是不知道它們的呢喃,是不是當年的聲調?

△示意圖

江南的古橋,不但是一道風景,更是一種文化。鳳凰春曉,以一園之景,將文化傳承。

△實景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春曉 的精彩文章:

TAG:鳳凰春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