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門籍軍旅作家黃建新的藝術傳奇

海門籍軍旅作家黃建新的藝術傳奇

軍旅不了情

 游牧故鄉

烏蘭 

00:00/03:50

2003年黃建新組織指揮

中央電視台(沈冰採訪)抗洪宣傳

素以「江海門戶人」引以為自豪的軍旅作家、文化名人黃建新教授,筆名黃范、黃寅、海笑之,藝名江東劍心,號懷德齋主。中共黨員。退役前供職於南京軍區宣傳部,上校軍銜。

1962年春生於江蘇南通海門張謇狀元故里,祖母張雲楠與謇同宗。母親范茂英系范仲淹後裔。少小家學深厚,文化影響悠遠。5歲始隨家父黃岐伯先生習書作畫研學書道。18歲參軍於上海警備區,開始接觸海派文化,深得同鄉恩師上海中國畫院王個簃院長關愛,並幸識謝稚柳、程十發諸海上大家。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就讀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系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畢業。九十年代初,調南京軍區宣傳部出任秘書工作,緣結中國國寶級大家徐邦達(享年101歲)恩師,有幸成其入室弟子。20多歲時成為中國晚清秀才、蘇東坡28世孫的上海文史館員、中國健康老人蘇局仙(享年110歲)先生傳承門生。30歲幸運成為國立上海藝專、南京藝術學院教授謝海燕(享年93歲)院長的學生,時又得益於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大家蕭平先生及海派名家的傳授教導。其書畫作品遵循傳統堅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追尋道法自然靈動創新。系中國藝術研究院首批(1996)文化藝術水平達到國家人才庫入網資格者。時年34歲正式成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委員、高級研究員。系中國報告文學家學會、中國藝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調研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名人協會名譽理事,中國(台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客座教授(榮譽終身任期)。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其書法作品曾獲蘭亭金獎、全國大學生書畫作品比賽一等獎。其書畫作品多次受邀海內外展出、被國外友人及博物館收藏。《人民曰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報》及新華網、人民網、《中國藝術博覽》、《華人時刊》、《中國酒店》、江蘇網、中國書畫藝術網等傳統和新主流媒體大量發表報道。近30年有3部著作出版,國家級報刊雜誌先後發表上千篇的新聞、文學作品,有近百(集)電視專題片等在央視、省市衛視播出,因實績突出先後20多次立功授獎。榮獲中國藝術家「文學書畫類」傑出貢獻金獎,中國書畫研究會、國際奧林匹克藝術中心等8家授予「人民功勛藝術家」榮譽稱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授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軍人物」,中國文聯等授予「百名青年文藝家」,當選為「2001一2010中國百位金典藝術家」,2010年8月中國傳統文化交流協會等評定授予「中國詩書畫大師」榮譽稱號。黃建新教授政治立場堅定、敏思善文、為人熱情正直、工作勤奮踏實、善於全局把握謀劃、注重細節量化協調。綜合素質全面,藝論功底紮實。先後出任軍委吳昌德上將、上海市委常委警備區政委朱爭平少將等近十位高級領導的秘書,又長期擔任中央電視台資深(師職)軍事記者、中國衛視軍事節目《東線長城》總編導工作。現任明故宮紫光閣藝術中心總顧問、中國(江蘇)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書畫委副主任,南京八一書畫院院長,揚子晚報書畫研究中心暨揚子晚報書畫俱樂部會長,南通隆炬傳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南京南通商會特邀理事,美國華商會高級顧問,江蘇美國商會高級顧問,南通隆炬少林武術俱樂部顧問。

軍人的情懷

 極度情深

呼斯楞 

00:00/04:19

耳濡目染少立志幼年的黃建新受家族先輩張謇狀元的影響頗深,對傑出先人的成才故事耳熟能詳。少小天資聰慧加上勤奮好學,6歲開始跟隨父親黃岐伯先生研習書道,他所接受的第一個漢字,就是繁體的「底」字。黃建新說,家父的初衷或許是:做人要有底線,做事要有底氣,感恩要有底數。有了這個底,萬事萬物才顯得有高度;正是這個底,奠定了黃建新登攀藝術巔峰的雄志。在他幼小的記憶里,他家是當地的「俱樂部」,上到省城下到鄉里,領導開會以及什麼活動都來家裡。因而父母對子女十分注重素質培養,因為家裡人多,形象尤為重要。

故土文化的熏陶影響,讀書做人的勤奮敬業,終於成為建新走向社會的原動力,練字作畫的素質培養自然成為一門必修課。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黑板報、牆報理所當然地由他一手承攬。中學時的班主任楊蘭群老師,對他的印象特別深刻。說建新是她最為優秀的學生,用心有志,努力刻苦,在擔任大隊長、宣教委員時,關心班級、幫助同學,練字作畫、撰寫文章,樣樣出色。每年的「三夏、四秋」時節,報紙上和電台里,經常能夠看到聽到「通訊員黃建新來稿」,雖說每篇只有5毛的稿費,但一時還是成為左鄰右舍的驕傲。

1980年11月25日,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建新參軍前一天的晚上,還連夜趁著月色完成了《雷鋒畫像》以及《南京長江大橋》的國畫創作,分放在門額和客廳,成為獻給年屆60歲父親大人的特殊禮物,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黃建新入伍來到上海警備區崇明部隊八一公路某營房後,學習、訓練,生活、工作一絲不苟,無論春夏還是秋冬,他總是第一個起床,再苦再累的活,他總是默默無聞第一個爭著去做好。憑著堅強的毅力,他很快由班排連營調進團師機關,先後擔任步兵、通信兵、放映員、報道員。調師機關不久,他就參加了復旦大學新聞系學習。1990年冬天,因工作需要他被選調到南京軍區政治部工作。

站立在大軍區機關的制高點,面向華東五省一市,接觸到黨政軍高級別領導和藝術大家,無論是他的藝術思想、理論水平,還是藝術境界都得到新的、質的飛躍。時年不足30歲的他,每天加班加點至深更半夜,憑著日積月累的功力,很快在《望》等報刊發表長篇文章,最令他難忘的,是他在傳真機邊上寫就的新聞,被新華社採用並且被發了通稿,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

 語新不如意新,意新出自人新。書畫藝術博大精深,重在一個「悟」字。在與大家名師結緣交往中,他靈悟大開,文化底蘊漸厚,書畫鑒賞能力日益漸進!暗暗以「青山高望遠、白雲深路遙」而自礪的他,善養浩然之氣作為自己畢生之追求。2011年3月6日晚上,中國著名的評論家、鄒韜奮新聞獎獲得者、解放軍報資深編輯陳賢德將軍,十分興奮當即給予賀信:「建新大師:剛看到《中國藝術博覽》等雜誌上關於您的介紹,感佩感奮之至!通篇閃爍辯證法光芒,尤其是:『功夫在藝外』和『先文化後繪畫』等見解至為深刻,說明您的巨大成功絕非偶然。可喜可賀!」在家鄉南通的同學、老師和父老鄉親,看到他的成才進步無不欣慰鼓舞。 3月10日下午,南通市委前書記朱劍也特地發來賀信:「我代表南通父老兄弟,熱烈祝賀您為中華文化增添光彩!您是江海人民的驕傲!」

軍旅之戀

 你是我的父母 我是你的兵

譚晶 

00:00/04:00

黃建新平時最喜歡書寫的是

被南京軍區前司令員朱文泉上將

高度讚譽的作品《奮進》題材

碩果累累永前行20多年來,從淮海大地到黃海之濱,從八閩大地到東海前哨,從煙雨江南到紅色土地,黃建新每當採訪或者工作之餘,即使再忙再累,總是要抽出點時間,盡量給部隊官兵上上課、傳傳「經」,總要手把手教書法、傳繪畫,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他說哪怕對戰友們有點點滴滴的幫助或者提高,就心滿意足了。戰士們聆聽他的講座,感受書法藝術於提筆、揮毫,置身於線條空間構成的一種美妙意境,享受物象的漢字元號「象外之象」的藝術大餐,升華擴展生命追求中國藝術的精神境界。目前,部隊的俱樂部、師團的軍史館,都有他的書畫作品。南京軍區前司令員朱文泉上將在「王克勤生前所在部隊」的榮譽室內參觀,當看到黃建新題寫的6尺《奮進》時,連連稱讚後說:「字外功夫尤為重要,這是書家的人品和學養,也就是古人所說的"道德文章"。這幅作品不難看出建新同志的字內功夫和字外功夫的完美結合,包括筆法、結構、章法、墨法。歷代大家都是具有精湛的字內功夫和字外功夫的。只講字內功夫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強調字外功夫,你看這個上下題款,真正是文采飛揚。深刻表現出書家的性格、情緒、人生態度、文化修養、藝術品位,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黃建新常常告訴周圍領導和戰友們,藝術規律是相通融的,帶兵打仗軍事訓練、站崗放哨困苦磨鍊,都是提升自身素養水平的過程和途徑,都是字外與字內、畫內與畫外的雙修,都是一種認識事物把握特點和規律的態度和境界。古往今來,凡書畫大家成功之處,皆在功力、學養、人品修身諸方面有過人處。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林散之的詩第一,畫第二,書第三,齊白石的詩第一,書畫印章皆在其次等等,其根本核心不外乎說自己在書畫以外的學養也是很深的,所以必須強調突出學習經典。

著名詞人王國維曾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30年的軍旅生涯中,黃建新始終如一堂堂正正為人,兢兢業業做事,從不追名逐利、弄虛作假、患得患失。他把家鄉的傳統文化,變成了一種文化基因,深植在部隊日常習俗之中,伴隨著生命歷練,從崇敬、膜拜到返璞歸真,永遠追逐完美神奇的靈魂生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黃建新教授,作為著名的軍旅作家、書畫家、文化名人,更廣闊的藝術空間等待著他去開拓和裝點,向著人生新的高度、藝術的巔峰不停地邁進......

美好的回憶:

八十年代為前上海藝專副校長、南藝副院長謝海燕和張嘉言教授題詞《宏約深美》。

和蘇局仙老師合影

(1986年3月11日軍報刊發)

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戲曲家協會理事、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享譽海內外的竹筆書法大師李國楨先生在採風。

和徐邦達大師合影

和衛生部張部長合影

為南通刺繡博物館揮毫潑墨

和通商匯會長陸國華合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海門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海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