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逍遙津大戰:一場被人遺忘的三國關鍵戰役!此戰後,就連孫權都被張遼打到不敢說話

逍遙津大戰:一場被人遺忘的三國關鍵戰役!此戰後,就連孫權都被張遼打到不敢說話

(全文約1600字,閱讀約需5分鐘)

第一次合肥之戰後,曹軍佔據了兩大要隘,那就是九江的合肥,還有廬江的皖城。皖城守將乃是廬江太守朱光,他到處開闢荒地,實行屯田。呂蒙就勸孫權,說這個釘子得趕緊拔掉,萬一敵人屯田有成,糧草充足,皖城就會成為進攻我江東的重要基地。於是公元214年的閏五月,孫權親自領兵去打皖城。

這段在《三國演義》上也有寫,甘寧手攀鐵鏈,率先登城,還一鐵鏈打倒了朱光。不過演義上說隨即吳軍亂刀齊下,把朱光砍成肉泥,這是虛構,真實的歷史上,朱光可悲地當了俘虜。皖城遭到攻擊的時候,合肥的張遼曾率軍想來救援,但才跑半道上,就聽說了城破的消息,只好悻悻然回去。演義上說,孫權奪取皖城後,次日即兵發合肥,但事實上,這又一次合肥之戰發生在公元215年的八月,也即皖城陷落的一年多以後。

這回打合肥,孫權所部還是十萬人馬,合肥城內卻只有張遼、樂進、李典的七千兵。眾寡懸殊,這仗可該怎麼打才好呢?眾將正在商議,護軍薛悌站了出來,說主公前去攻打漢中張魯之前,曾給過我一道密令,要求「賊至乃發」。眾將大喜,叫他趕緊打開來瞧瞧。

曹操的密令很簡單,說要是孫權攻來,就由張遼、李典二將出戰,樂進守城,薛悌不得參戰。眾將越看越是疑惑:啥,讓我們出戰?孫權那麼多人,出戰不是以卵擊石,必敗無疑嗎?最終還是張遼先反應過來,說我明白主公的意思了。主公遠在漢中,救兵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趕到,孤城難守啊,所以讓我們先出戰去挫敵鋒銳,並且鼓舞士氣,這城才有可能守得住。

於是,張遼連夜募集了八百敢死之士,飽餐一頓,等到天亮,親自率領著去打孫權。演義上說先跟吳軍接陣的是樂進,與甘寧戰不數合,詐敗而走,吳軍追趕,「忽聞連珠炮響,左邊張遼一軍殺來,右邊李典一軍殺來」,吳軍大亂,張遼率兩千騎兵,追得孫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然而真實的歷史比文學作品更要精彩多了,首先,張遼只帶著八百人,而不是兩千人,其次,他根本沒玩什麼詐敗、埋伏的花招,就是這麼身先士卒,一道直線地往前猛衝。張遼率先殺入敵陣,親手宰了數十名敵兵,斬殺兩將,所部士氣如虹,就跟熱刀子切黃油似的,直接把吳軍陣列就給穿透了。張遼大聲喊叫著自己的名字,一直衝到孫權近前。

孫權這傢伙武力不怎樣,倒是三天兩頭領兵上陣,可是跟他哥哥孫策不同,從來沒衝鋒在前過,這一輩子,什麼時候讓敵人沖得這麼近過啊,當場就嚇傻了。孫權撥馬而走,衝上了附近的一個小山包,張遼就在山包下面罵陣,要他下來打,可是孫權大丈夫說不下來就不下來。不過這一登高望遠,孫權也終於瞧明白了,敢情張遼的兵並不多啊,也就幾百人,於是搖動旗幟,指揮各軍,把張遼團團包圍起來。

張遼毫無懼色,一頓猛衝就突出了包圍,可是才剛出去,聽到後面落單的部下喊:「將軍棄我乎?!」張遼聞得此言,立刻反身殺回,把部下全都救了出去。這一仗從清晨直殺到中午,殺得吳軍是人人膽落,士氣瀕臨崩潰的邊緣。好不容易張遼退了,回去守城,可是孫權也再沒力氣攻城了,乾耗了十來天,只好退兵——但真實的歷史和演義不同,這還不是真正的逍遙津之戰。

按照演義所說,張遼大敗孫權是在逍遙津北,隨即孫權就跳了小師橋,被迫退至濡須口。然後曹操再率四十萬大軍來救合肥,與孫權大戰,其間還上演了「甘寧百騎劫曹營」的戲碼。事實上,甘寧劫營之事,應該是在之後公元216年的戰鬥當中,而不是張遼守合肥的這一回。

真正的逍遙津之戰,是在這回孫權退兵的時候,張遼出城追擊,在逍遙津北打了場奇襲戰。逍遙津的「津」字,是指渡口,這應該是在合肥城東、南肥水上的一個渡口,張遼在這兒打跑了徐盛、宋謙,殺死陳武,差點兒就逮住了孫權,幸虧甘寧、呂蒙奮力抵禦,凌統貼身護衛,孫權才終於馬躍津橋,逃出生天。

據說戰後,張遼詢問投降的吳兵,說我在戰場上見到一位長紫鬍子的將軍,上身長,下身短,馬術嫻熟,還擅長射箭,這是誰呢?吳兵回答說:「是孫會稽(當時孫權的正式官職是會稽太守)。」張遼、李典等人聞聽此言,不禁捶胸頓足——要早知道是他,拼了命也要追上去啊!

(參考資料:《三國志》/特約作者:赤軍)

曹操和孫權第一次合肥大戰,曹操感慨地說了一句話,就成著名典故,為後世詩人最愛

這場三國著名戰役,殺得東吳孫權沒有脾氣的逍遙津之戰,到底發生在哪裡?

裴擒虎,這個《王者榮耀》即將上線的英雄,原型居然是這位隋朝大將,據說還成了閻羅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透視眼 的精彩文章:

《王者聯盟》中的法師張良,在真實歷史中竟然如此睿智,早就看透劉邦想要誅殺功臣心思
只看過《三國演義》沒讀過《三國志》,你也好意思說自己懂三國?

TAG:文史透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