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子,兩次被廢為庶人,與三個兒子同日暴斃而亡
朱元璋二十六個兒子,第七子朱榑的經歷最曲折。
朱榑的封地在齊,這是個好地方,可惜他並非守業之主。建文朝,他被廢為庶人;永樂朝,他又一次被廢為庶人。朱元璋諸子中,曾被廢為庶人的有三四個,但兩次被廢為庶人的,只有朱榑一人。整個明代,親王級藩王兩次被廢的,同樣僅此一人。朱榑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為何兩次被廢?
《明史·太祖本紀》中提到朱榑兩次。一次是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榑封齊王;一次是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朱榑帥師從燕王朱棣北征。應該說,朱榑是有些軍事才幹的。《明史·諸王傳》還提到了朱榑的一次軍事行動,洪武「二十四(1391年)年復帥護衛騎士出開平」。
因為有了一些軍功,朱榑骨子裡的某些東西開始暴露,「榑數歷塞上,以武略自喜,然性凶暴,多行不法」(《明史·諸王傳》)。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朱榑的一些罪狀被揭發,建文帝正忙著削藩,朱榑正好撞在槍口上,於是被召入南京,廢為庶民。同時被廢的,還有周王朱橚、代王朱桂。
朱榑的罪狀,不僅僅是多行不法,而且涉及謀逆。同年七月,建文帝在討伐燕王朱棣的詔書中提到,「去年,周庶人橚僭為不軌,辭連燕、齊、湘三王。朕以親親故,止正橚罪。今年齊王榑謀逆,又與棣、柏同謀,柏伏罪自焚死,榑已廢為庶人」(《明史·恭閔帝本紀》)。看起來,朱榑與朱棣、朱橚的關係不錯。
朱榑、朱橚被禁錮在一起,外面的事情一概不知。朱棣大軍殺進南京時,二人嚇得伏地大哭,聽說是朱棣來了,好事將近,才破涕為笑。
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弟,朱榑也是站在朱棣一邊的好兄弟,朱棣成事,二人恢復王爵,恢復藩國是必然的。果然,朱棣稱帝後,朱榑、朱橚復王。
從天上到地下,再從地下到天上,朱榑在經歷大悲大喜後,更加肆無忌憚,忘乎所以,「成祖令王齊如故,榑益驕縱」(《明史·諸王傳》)。
永樂三年(1405年)九月,朱棣給朱榑寫了一封信,「比數有人言王過失,以兄觀之,王豈有他也?但由性躁急,下人不能堪耳。今兵荒之餘,民姑蘇息,宜重加愛恤,何忍復苦之?且所當深慮者,刑罰太過,……古人覆轍,可為鑒戒。……繼今,宜涵養德性,寬以馭下,用保始終」(《明太宗實錄》)。
這信寫得十分懇切,朱棣奉勸朱榑,不要暴躁,不要濫刑,只有規規矩矩,堂堂正正,才能永葆富貴,如果不思悔改,必將重蹈前人覆轍。
然而,朱榑卻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以至於惱羞成怒,甚至動了謀害朱棣的念頭,「榑不悛,陰畜刺客,招異人術士為咒詛,輒用護衛兵守青州城,並城築苑牆斷往來,守吏不得登城夜巡」(《明史·諸王傳》)。詛咒誰?當然是朱棣。意圖告發者,均被朱榑殺人滅口。事情做得再隱蔽,還是傳到了朱棣耳朵里。
永樂四年(1406年)八月,朱棣對朱榑下了手,「免齊王榑為庶人,仍命所司錄其所為過惡,示搏俾覽省而改行焉」。當時,很多官員勸朱棣殺掉引誘朱榑謀逆的同黨,朱棣沒有答應,「齊王朕親弟,其素性狠愎,朕尚不能化之,何可盡諉他人」(《明太宗實錄》)。兩次被廢為庶人,朱榑再無翻身之日。
宣德三年(1428年),福建一名男子打著「七府小齊王」的招牌「謀不軌。事覺,械至京,誅其黨數百人。榑及三子皆暴卒」(《明史·諸王傳》)。身在高牆的朱榑,與在外謀逆的「小齊王」何干?但宣宗認為,朱榑不死,其太祖之子的影響力就在,為防萬一,殺了乾淨,於是朱榑連同三個兒子同日暴斃而亡。朱榑僅存的幼子朱賢爀被安置到廬州,其子孫後裔俱為庶人,史稱「齊庶人」。
齊藩,本是大藩,卻只存在了三十多年,始於朱榑,終於朱榑。朱榑活了六十五歲,背著兩項明朝記錄不明不白地死去,還拉了三個兒子陪葬。此外,因為朱榑,其後裔背上了「齊宗人多凶狡」(《明史·諸王傳》)的惡名。(劉秉光)
※朱元璋最放心的開國功臣,臨終前痛飲御酒,留下十個字
※朱元璋命作一幅畫,畫師妙語應對:這畫只有陛下才配畫
TAG:劉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