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語故事——寵辱不驚 出奇制勝 大筆如椽

成語故事——寵辱不驚 出奇制勝 大筆如椽

敬請關注!【文字輕語】分享詩詞與經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場最美的相逢!

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變得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下面一起來學習吧!

寵辱不驚

【成語故事】唐太宗時期,官吏盧承慶奉命調查漕運船隻失事的責任問題,先後三次給漕運官更改考評政績,該官吏表現出寵辱不驚。後來盧本人也大起大落,命運坎坷,他的心情始終平靜如水,並不因起落無常而改變自己的為人原則。

【出處】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晉·潘岳《在懷縣》詩

【解釋】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用法】作謂語、賓語;形容人豁達的性格

【相近詞】置之度外

【反義詞】患得患失、寵辱若驚

出奇制勝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國的田單在燕國樂毅將軍攻齊時,運用計謀成功逃到即墨城,被即墨城推舉為守城長官。燕國還在繼續侵佔齊國的土地,田單利用反間計,離間燕惠王與樂毅的感情,用燕兵割齊兵的鼻子激起齊兵的士氣收復齊國的失地。

【典故】[劉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學拳棒。學了些時,覺得徒有虛名,無甚出奇致勝處,於是奔走江湖,將近十年。  《老殘遊記》第七回

【釋義】出奇兵戰勝敵人。比喻用對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軍事或其他

【相近詞】六齣奇計、出奇致勝

【相反詞】按兵不動

大筆如椽

【成語故事】東晉文人王珣從小才思敏捷,膽識過人,20歲時擔任大司馬桓溫的主簿。他經常是口若懸河,下筆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送給他一支像椽子那樣大的筆,預感有大手筆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為晉孝武帝寫祭文。

【出處】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晉書·王珣傳》

【解釋】椽:放在檁子上架著屋頂的木條。象椽子那樣大的筆。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用法】作謂語;用於誇讚別人的文筆

【相近詞】如椽大筆

敬請關注!【文字輕語】分享詩詞與經典人物故事,仰望那一場最美的相逢!


記得點贊哦,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字輕語 的精彩文章:

語錄——決定我們一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成語故事 害群之馬 改過自新 暗渡陳倉

TAG:文字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