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紹手下最牛大將,曹操僥倖得到成手中「王牌」,卻被司馬懿害死

袁紹手下最牛大將,曹操僥倖得到成手中「王牌」,卻被司馬懿害死

(一)袁紹手下最牛大將

一提袁紹手下大將,顏良、文丑便會首先跳入人們的腦海中。其實翻看相關史冊,卻發現顏良也好文丑也罷,多是「吹」出來的。尤其是正史中,上來就告訴你,顏良、文丑有威名,孔融驚嘆,勇貫三軍……然後呢?卻被關羽給斬了!

《三國演義》還實在些,顏良好歹在單挑中,斬殺過曹操的兩員將領,二十回合打跑了徐晃,這才被關羽咔嚓掉。但怎麼看怎麼是「最佳綠葉」,為了陪襯主角關羽,才加入的這些戰績。

所以顏良、文丑由於缺乏拿得出手的戰績,實在有點名不副實,所以小編斗膽,把這兩人命名為「袁紹手下傳說中的最牛戰將」。那麼問題來了,誰才是名正言順的袁紹手下最牛大將呢?無論翻開《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只有張郃才能稱得上是名正言順。

張郃最初的老大是冀州牧:韓馥,官任:軍司馬,在漢制中軍司馬相當於如今的參謀長或副總參謀長,可見張郃不但勇猛善戰,且還很有頭腦的。這便跟顏良、文丑等純武夫,有了根本性區別。即張郃這員大將,還兼有「帥」的才能,而顏良、文丑只能是「將」!誰最牛?顯然一目了之。

但韓馥實在是一位窩囊老大,由於手下將軍造反,他打不過。袁紹看到了機會,一面給公孫瓚寫信,相約一起來搶冀州,一面又派出親信郭圖去嚇唬韓馥:公孫瓚來了,你不行,還要靠袁紹才行。結果真就成功了。袁紹輕輕鬆鬆地佔領了冀州。

張郃也便成為了袁紹手下將領,終於算嶄露了頭角,曾率兵多次擊敗公孫瓚,成為了袁紹手下中郎將,一種比將軍低一等的官職。雖有點才不配位,但比起當參謀來,顯然張郃更願意領兵打仗。

且由於張郃是冀州(河北)人,袁紹佔領河北後,必然會安撫河北勢力,故而一時間河北湧現出來許多厲害角色,比如提到的顏良、文丑,還有謀士田豐、沮授、審配等,簡稱「河北新貴圈」,張郃便屬於這個圈內。

但這個河北新貴圈,同袁紹的親信圈,比如郭圖、許攸等堪稱水火不容,比如同樣主張跟曹操決戰的審配,在官渡之戰最緊要關頭,因許攸家人犯法,竟然大張旗鼓地收監——變相打擊許攸,致使許攸投降了曹操!

之所以介紹這個,是因為這是張郃最終投降曹操的根本原因——袁紹的才德無法駕馭、平衡「河北新貴圈」和「親信圈」,導致了這兩方不顧大局,不識大體,全面展開拚死內鬥!

(二)曹操僥倖得到張郃

官渡之戰開始後,很快來到了官渡之戰的轉折點——曹操襲擊烏巢!此刻張郃敏感意識到了烏巢要失守,因為這是曹操生死存亡下的攻擊,必會拚死力戰,勸說袁紹立刻派兵增援。

哪料郭圖卻勸說袁紹玩「圍魏救趙」:曹操去烏巢劫糧,他的大營必空虛,應該全力攻擊曹操大營,那樣曹操被回救,這樣一來烏巢危機便可以化解。

張郃反駁說:曹操熟讀兵書,對這種「圍魏救趙」的玩法,爛熟於胸,他必會把自己的大營布置的固若金湯。一旦曹操在烏巢完了活兒後,我們還沒攻下他的大營,那一切就全完了!

若我們不看最終結果,只看張郃和郭圖的意見,估計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會選擇張郃的意見,因為張郃所言更符合實際!但前面說過,如今的袁紹更加倚重親信圈,對河北新貴圈,實施打擊壓制。故而袁紹最終烏巢被劫、曹營也沒功下來。

此刻的郭圖卻開始誣陷張郃。這讓張郃即憤怒又害怕,因為他知道若再在袁紹手下,一定會死得很慘。所以帶領著手下兵士,這些都是袁紹的精銳部隊,全部投降了曹操!曹操聽聞後,大喜過望親自來迎接,對張郃說了一句話:(張郃來降)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

這個評價可太高了,把張郃跟韓信相提並論了。啥叫識貨?曹操便是識貨的人。因為從張郃的經歷和對戰局的判斷來看,張郃雖比不過韓信,但卻是所有三國武將中,最有戰略眼光的一位。這點很快劉備便領教到了!

不過公允來言,曹操得到張郃實屬僥倖。雖有許攸獻計,奇襲烏巢,但倘若袁紹真的聽取了張郃的意見,官渡之戰誰勝誰敗,還真猶未可知……

(三)成曹操手下王牌,令劉備哀嘆

公元219年,這一年對曹魏來言,發生了一件震撼性的大事,夏侯淵被黃忠給斬了!事情還要從218年說起,劉備為了奪取漢中,親領精兵進取漢中,雙方互為攻守,互有勝負僵持了近一年。

第二年,劉備大軍駐紮定軍山,夏侯淵帶兵前來爭奪,雙方再次爆發激烈大戰。劉備親自率領精兵,輪番攻擊張郃所部,大有不殺張郃誓不罷休的架勢,但卻被張郃死死頂住,劉備根本啃不動,只得寫信要求諸葛亮派兵來增援。

隨後雙方再戰,劉備還是玩命攻擊張郃所部,似乎眼裡只有張郃,根本不把夏侯淵放在眼裡!張郃接連受到劉備全力猛攻,兵力又少,情況變得岌岌可危起來。夏侯淵便親自領兵來增援,哪料卻中了劉備大軍的埋伏,被西蜀大將黃忠突襲,夏侯淵戰死。

主將一死,魏軍大敗,好在張郃走脫了。按理說斬殺了對方主將,這是值得大慶的功勞,哪料劉備卻一聲哀嘆:「殺夏侯淵有何用,我要的是張郃的腦袋!」

為何劉備這樣說?其實從劉備一直在玩命攻擊張郃,已經得到了答案,即在劉備眼裡,張郃才是「不是主將的主將」,只要張郃一死,漢中就算拿下了。可見劉備忌憚張郃到了何種地步。所以才說出那樣一句話。

劉備真說對了。由於主將夏侯淵戰死,曹操想也沒想便命張郃成為了新任主將,徐晃也要聽其指揮。於是張郃以主帥身份,重新調兵遣將,布置兵力,全力應對劉備來攻。劉備本想率大軍渡過漢水,但無奈下令停止,因為在張郃的親自部署下,魏兵嚴陣以待於漢水北側,根本不給劉備任何機會。

就這樣兩軍對峙在漢水兩側,直至曹操到來……所謂滄海橫流時,方顯英雄本色,張郃在主將戰死的情況下,不但能很快安撫住軍心,並以及時做出部署,逼得大勝後的劉備不敢輕舉妄動。這等功夫,根本就不是尋常將領能所具備的,只有統兵主帥才能為之。

再看曹操,在大軍主將被殺,即將崩潰之時,毫不猶豫地用了張郃,儼然是把張郃當成了王牌使用!那麼為何曹操不早早就用張郃統領漢中,非要用夏侯淵呢?

只要明白了張郃為何最終被司馬懿害死,也就明白了這個問題!

(四)諸葛亮的眼中釘,被司馬懿害死了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祁山時,曾視張郃為眼中釘,必除之而後快,果然在劍閣射殺了張郃!並留下一句話:吾今日圍獵,欲射一馬(司馬懿),誤中一獐(張郃)。

按《三國演義》的說法是,張郃不聽司馬懿的勸說執意追擊蜀軍,才導致被射成刺蝟。簡直是「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但真相是如此嗎?其實從張郃在漢中戰役,夏侯淵被殺後,才擔任統兵主將來看,顯然曹操雖知道張郃牛逼,但卻是一直不信任張郃。起碼比起同是降將的張遼來言, 張郃要鬱悶的多。

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恐怕就是因為張郃是主動投降!所以「考察期」比勸降的張遼要長得多,故而曹操才一直把張郃當作一張關鍵時刻,冒險使用的王牌。在漢中戰役後,張郃終於贏得了信任,開始被重用,但可惜不久後曹操便死了,曹丕篡漢當了皇帝!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張郃顯然非曹丕嫡系,只能嘆息時運不濟。等到諸葛亮北伐時,由於曹休、曹真等新銳重臣的死去,真正的元老級重臣、能臣,也就剩下司馬懿和張郃了。

皆知司馬懿是士族背景,張郃屬於早已煙消雲散的「河北新貴圈」,這必然導致張郃會更緊密的依靠在曹魏勢力上。這便跟司馬懿產生了矛盾!

哪怕司馬懿沒有反心,但其背後的司馬家族勢力和當朝的曹魏勢力,必定會猶如袁紹時期的「河北新貴圈」和「親信圈」一樣,為利益權力而爭鬥不休,直至徹底斗敗一方,或遇到一位如曹操般的雄主,才能擺平,所以無論張郃願意不願意,他都是司馬懿眼中的攔路虎。

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再看史料中,張郃是如何身亡的。據《魏略》載:公元213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郃之所以被射殺在劍閣,並不是如《三國演義》般,張郃不顧司馬懿勸阻,執意追殺。而是張郃根本不想追殺,是司馬懿硬逼著張郃前去追殺。

完全跟《三國演義》相反。以張郃的能力,他完全能預料到追殺蜀軍的巨大危險,同樣司馬懿也是老中醫,他也必然清楚這點。所以,與其說張郃是戰死,不如說是被司馬懿害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此國家曾要求加入中國,卻被乾隆拒絕,連其國王墓都在中國
劉表不僅錯失諸葛亮,還把一大將「送」給劉備,使劉備鼎足三國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