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防務動態:俄羅斯發展機載激光反衛武器系統,俄羅斯研發新一代遠程超聲速無人機,印度試飛……

每日防務動態:俄羅斯發展機載激光反衛武器系統,俄羅斯研發新一代遠程超聲速無人機,印度試飛……

俄羅斯發展機載激光反衛武器系統

據防務宇航網站2018年2月26日報道,俄羅斯工程師完成新型激光武器擊落敵軍衛星的研發工作,該新型激光武器是在「別里耶夫A-60」機載激光實驗室的幫助下研製出來的。目前該系統研發工作已經完成,未來將會製造出一種「全新」的飛機來攜帶激光武器,並且它不會基於用於製造A-60的「伊爾-76MD」重型戰略運輸機。國防部將就此問題作出決定。

2016年,俄羅斯國防研發部門NPO Almaz宣布,他們正在研製一種機載軍事激光系統,該系統旨在壓制敵方的空中和太空偵察平台。總部位於沃羅涅市的化學自動化設計局和別里耶夫飛機公司也參與了「飛行激光」計劃。自2016年以來,在對最初的「別里耶夫A-50」飛行試驗台進行了重大整修和升級之後,俄羅斯已經恢復了對這種反衛武器的試驗,並有可能進行反導應用。

蘇聯原子能研究所在「獵鷹梯隊」項目下於1977年研製出俄首部高功率激光武器,安裝在「伊爾-76MD-90E」運輸機上,命名為「別里耶夫A-60」。A-60機載激光器實驗室飛機於1981年8月19日執行第一次飛行任務。這一對外保密的飛行試驗項目共建造了2架A-60飛機。隨著蘇聯解體,項目於1993年正式被取消。蘇聯解體後,阿爾馬茲·安泰集團繼續致力於「獵鷹梯隊」項目相關激光器研究,在沒有機載平台的情況下,所有活動都局限於地基試驗。

2009年,機載激光器反衛項目以A-60SE飛機安裝1LK222(一氧化碳)激光器的形式重新啟動。這種激光武器很可能用於通過密集能量激光脈衝來致盲敵方衛星或燒穿敏感的光學器件及感測器。其有效作用距離為1500千米,可以攻擊在低地球軌道運行的偵察衛星。其作用效果包括從暫時干擾到致毀敵偵察或導彈預警衛星不等。有消息稱,該項目也尋求研發可以對抗飛機及導彈的更大功率激光器。該項目因缺乏資金,於2011年中斷,於2012年恢復。該系統的深度現代化已於2016年完成,此後飛行試驗仍在繼續。

俄羅斯研發新一代遠程超聲速無人機

據sputnik新聞2018年2月26日報道,俄羅斯正在研製一種遠程無人打擊系統,該新系統旨在深入敵方領地,同時有能力攜帶制導武器和非制導彈藥。目前,該遠程無人系統能夠執行無人低空超聲速飛行,並在作戰戰略上同時打擊固定和移動目標。這架未來飛機將為俄羅斯軍方提供目前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都不具備的一種全新的戰略能力。大型無人機將在未來幾年內出現。

印度試飛「魯斯圖姆-2」無人機

據簡氏防務周刊2018年2月26日報道,印度國防部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於2月25日在卡納塔克邦境內成功試飛其本土自主設計的「魯斯圖姆-2」中高空長耐力新型無人機,該無人機使用「高功率發動機」,可在空中停留24小時。「魯斯圖姆-2」無人機長9.5米,翼展20.6米,可以攜帶各種有效載荷來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先進技術包括中遠程電光系統,合成孔徑雷達,電子和通信智能系統以及態勢感知載荷。據悉,「魯斯圖姆-2」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800千克,服務上限為10600米,最高時速為225千米/小時,續航時間為24小時,可攜帶350千克的有效載荷。

美陸軍尋求新導彈打擊無人機、火箭等

據防務新聞網2018年2月23日報道,據美國陸軍2019財年預算案文件顯示,陸軍希望獲得一種新型地對空導彈來打擊火箭、火炮和迫擊炮,同時還能具備一定的巡航導彈及無人機防禦能力。

陸軍需要的這種導彈稱為「擴任務區導彈」(Expanded Mission Area Missile,EMAM),是「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項目第二階段認定合格的第二種攔截彈。「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項目第二階段已經進行多年,任務目標是應對火箭、火炮及迫擊炮。

陸軍現在必須調整自身的首要任務,轉嚮應對快速擴散的無人機及巡航導彈威脅,尤其是無人機造成的威脅。無人機造價低,而且很容易獲得,從中東到東歐,各恐怖組織和強大對手等在衝突中都使用了無人機。陸軍雖然現在擁有一些防空系統,例如「復仇者」防空導彈和「美國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等,但是它們並不能解決「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項目所能解決的威脅,尤其是無人機威脅。

陸軍已經選定了一種攔截彈來應對無人機系統,那就是AIM-9X響尾蛇導彈。但是「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項目研發的是一種多任務發射器,所以陸軍希望這個系統能夠發射多種攔截彈。陸軍目前的選擇並不少,而且也用這種多任務發射器發射了多種攔截彈,例如「長弓地獄火」、「毒刺」、小型擊殺導彈和以色列的「塔米爾」攔截彈。根據項目內容,陸軍還會嘗試用定向能來打擊無人機目標。

陸軍計劃從2018到2023財年間投入5.197億美元,通過分批採購的方式實現「間接火力防護能力」項目第二階段的目標。從2019財年預算案文件來看,第一批包括一種現有的攔截彈和感測器,也會研製火力控制軟體和多任務發射器來打擊無人機及巡航導彈威脅。第二批採購將瞄準陸軍未來的「綜合防空及防導」指揮與控制系統,這一批會獲得第二種攔截彈。預算文件稱,陸軍會投入5100萬元來將新的「擴任務區導彈」攔截彈集成到多任務發射器上。

陸軍稱將在2019財年初選定「性價比最高」的方案,進入初步設計審查階段。陸軍計劃2020財年第一季度做出設計和生產開發決策,並於2023年做出生產決定,到2024財年前進行低速率初步生產。陸軍期望到2023財年第四季度獲得初步作戰能力。

(來源: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郭凱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天防務 的精彩文章:

【2018.01.12】每日防務動態:美國SBIRS GEO-4將發射,洛·馬演示LRDR雷達...
每日防務動態:美國國防部即將發布的《導彈防禦評估》將重點放在「彈道」上,以色列F-16I先進戰機在……

TAG:航天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