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氣回暖,但這些部位還要「捂」好!

天氣回暖,但這些部位還要「捂」好!

民間有句俗語:「打了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冷天氣。」雖然已經立春有一段時日,但是倒春寒時不時會帶來頑強的冷空氣,一不留神就會讓疾病鑽了空子。

立春後容易凍出4種病

感冒

冷空氣刺激導致氣道免疫力下降,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

胃病

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心臟疾病

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腦梗

晝夜溫差懸殊,低氣壓、高濕度,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女不凍腳,男不凍背

男女有別,最該保暖的部位也會不同,如果凍著了,極有可能留下難纏的老病根。

女人的腳凍不得

走在大街上,經常看到小姑娘們露著腳脖子在外面,似乎很時尚,但這樣追時尚,是要付出慘痛代價的。輕則痛經、宮寒,重則引發風濕病、骨性關節炎,甚至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

腳踝雖然並不起眼,可是它上面分布著近十個重要的組織。並且,腳部同時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腳踝可以說是聯繫兩個心臟之間的一個重要的接通樞紐。如果腳踝受涼,直接會對身體造成一系列損害。

不單單是腳踝,因為腳離心臟最遠,是全身陽氣最難到達的地方,而多數女性氣血比較虛,會有足部冰涼的癥狀,倒春寒時節,腳部的保暖就更加不能忽視了。

腳部保暖的5部曲

外出和睡覺都要護好腳

腎經起始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外出一定要穿厚的鞋襪,如果晚上睡覺腳比較難熱起來,建議穿溫暖的棉襪入睡,避免夜間足部受涼。

泡腳

浴足與通常的洗腳相似,但開始時水要少一點,浸過腳趾就可以了,水溫在40-50℃。浸泡一會兒後,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以上,水溫可以再增加一點,看個人的耐受情況。同時兩腳不停地活動或相互搓動,以促進水的流動。每次持續20分鐘左右,以身上感到微熱為上。

曬腳

早晨或傍晚脫掉鞋襪,將兩腳心朝向太陽曬20-30分鐘,專家稱之為腳心日光浴。陽光中的紫外線直射腳心,能促進全身代謝,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內臟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此法對佝僂病、鼻炎、貧血、低血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動趾

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經絡理論認為,胃的經絡通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故腳的二趾、三趾粗壯有彈性。另外,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經常鍛煉腳趾。每天抽出一點時間,練慣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卧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恆,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捶腳

用拳頭輕輕捶擊腳心,每次50-100下,使之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左右腳各做一遍。通過捶擊來刺激腳底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男人的背凍不得

男性以陽氣用事,陽氣在體表發揮防護作用。而背為一身之陽,循行於後背的足太陽膀胱經就像鎧甲一樣保護著內在臟腑。如果忽略背部保暖,寒邪趁虛而入,鎧甲就會崩塌。

寒冷可通過背部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引起腰酸背痛,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導致各種不適。肺心病、哮喘等也常與背部著涼有關。

腰部也在後背,該部位是腎之腑,腎喜溫惡寒,男性一旦它覺得冷就會立刻「鬧情緒」,出現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等。此外,腰部受寒還常常會表現為腰部酸痛、刺痛、不能彎腰、活動受限等情況。而腰椎方面的疾病不是短時間內能治癒的,甚至會造成永久的傷害。

穿暖

最好穿長款的衣服,年齡稍大者,不妨再穿一件緊身的棉背心或皮背心,不讓背部受風,而且熱了脫,冷了穿。

曬背

天氣晴好無風時,可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最好在9點之前,陽光不太烈時曬背,不要太長,以1小時左右為宜。

在曬太陽時,還可以摘掉帽子,讓陽光從頭頂的百會穴進入人體,效果更好。

內容源自:中醫養生[微信]

文章來源於互聯網,轉載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及網路分享,內容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僅供參考。

歡迎垂詢!

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仲景健康 的精彩文章:

春節回家暈車?這些妙招幫你搞定!

TAG:仲景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