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綠色教育助推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調研、訪問交流等場合,多次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環境安全、保護綠水青山。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發展綠色金融」「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黨和國家的重視意味著綠色文化發展繁榮的時代即將到來。
教育作為點燃人類心靈的火把、喚醒人類意識的重要手段,擔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通過人才改造社會的重任。綠色教育對於促進國家的綠色發展、保護社會的環境安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與綠色文化相關的提法很多,比如生態文明、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等。通常綠色文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綠色文化即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進、使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續農業、持續林業和一切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綠色產業、生態工程、綠色企業,也包括有綠色象徵意義的生態意識、生態哲學、環境美學、生態藝術、生態旅遊,以及綠色運動、生態倫理學、生態教育等諸多方面。狹義的綠色文化是指人類適應環境而創造的一切以綠色植物為標誌的文化,包括採集—狩獵文化,農業、林業、城市綠化,以及所有植物科學等。
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在其《寂靜的春天》一書中,發出了農藥將危害人類環境的預測,警醒了全世界。該書的出版,標誌著西方環保運動的正式開始,敲響了人們只關注經濟發展而忽略保護生態自然的警鐘,是最為成功的綠色教育案例之一。
近年來,歐美一些著名大學開設了一系列綠色教育課程。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開設共同創建大學與社區聯合體的活動,這些活動的一般組織形式是將商業和行政以及學校綠色組織聯合起來。共建聯合體的契機和興趣在於提供共同的需要、機會、利益、技術、知識等方面的協作與互補。澳大利亞格利福士大學提出教學環境管理的四個環節:第一環節是制定綠色教育課程計劃,開設「環境與資源」「可持續發展與經濟」「環境健康」等相關綠色課程;第二環節是對大學生的一些日常行為進行「綠色化」,發展大學的綠色指標和相關的環境管理體系,鼓勵大學生開展有關綠色方向的社團;第三環節是大學和社區建立合作關係,共同開展相關合作研究,提供「綠色化」人才的培訓基地,建設學生綠色意識生態實習基地;第四環節是搞好「綠色化」教學方法。諸如此類的還有美國加州大學的「校園環境規劃」、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綠色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校園綠色行動」、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環境議程」等。總之,西方各國的綠色教育理論和實踐,除了注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一共同點之外,其側重點是有所不同的,如澳大利亞的綠色教育側重的是綠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美國的綠色教育更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實現資源、經濟、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要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綠色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莊子,他對「天人合一」這一哲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闡述,這一思想也在民間得到了推廣。由於種種原因,現代中國的綠色教育思想起步較晚。1994年,中國政府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隨後相關理論發展起來,國內相關研究領域開始頻繁使用「綠色教育」這一概念。在王海坡的《綠色教育:21世紀大學教育發展的方向》,孫萍、劉釗的《大學綠色教育的現狀與對策》,韓明的《大學綠色教育:從理念到行動》,陳濤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大學綠色教育探討》等文章中,作者們詳細分析了高校綠色教育的現狀,認為我國的綠色教育仍然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離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廣大學生對生態環境知識的理解力不強、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環境教育的地域性大,個體與群體的發展不均衡。由此可見,儘管中國在傳統文化中所體現出來的綠色文化思想是充分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綠色文化教育這一領域,中國顯然落後於西方。客觀地說,我們有必要借鑒西方綠色文化教育的先進理念與經驗。
儘管我國的大學綠色教育起步較晚,但近年來仍有相當一部分高校在借鑒西方綠色文化教育經驗的基礎上,開展了一些良性的嘗試。清華大學作為重點高校,在1998年首先提出創建「綠色大學」的全新辦學理念,並通過在校園中貫徹綠色意識、推出綠色產品、建設綠色校園的「三綠」工程,提高大學生的綠色素質教育。隨後,80餘所高校紛紛加入了創辦「綠色大學」的隊伍。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10所師範大學校長作為負責人創建了環境教育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提出在辦學中將環境科學與社會科學進行資源整合。南開大學的綠色大學教育將發展重點放在提高學校教學人員綠色教育、加強國內外經驗的理性融合、重視對學生綠色實踐和相關生態感性意識的訓練這三個方面。上述大學的嘗試都對促進大學校園綠色教育進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隨著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不斷深入宣傳,綠色文化教育也將更快地走進更多的大學課堂,下一步還會走入中學課堂和小學課堂。(作者陳熹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綠色經濟與環境能源法研究中心副教授;馬毓晨系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博士)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01日第12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