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誰把正月十五變成了元宵節?你知道嗎?

誰把正月十五變成了元宵節?你知道嗎?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節,關月亮什麼事?

3月2日,正月十五,迎來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

賞月是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活動之一。

但是,我們都知道,因為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原因,一個月中是見不到幾次圓月的,所以圓月更要珍惜。

月亮什麼時候圓?每個月的十四十五十六是比較圓的,而每年的第一個圓月對於我們的意義就格外重大。

月亮代表的是圓滿,親人的團圓,家庭的美滿。

誰把十五變元宵?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

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恆繼位,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

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綵,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

到後來,司馬遷創立《太初曆》時,把元宵節定為重大的節日。

元宵節,除了吃湯圓,你還知道啥?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此外還有其他眾多民俗活動。

元宵節,我們對不起你

元宵節是新年後的第一個重要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共同認知的文化符號,是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從我國傳統節日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老的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幾年,有些傳統節日有淡出歷史舞台的趨向。故而,維護傳統節日在炎黃子孫心目中的重要性,貫穿傳統文化精髓,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歷史使命尤為重要。

中國的傳統節日來源於民間,人民才是復興傳統節日的真正主導者,重要的是要讓人們相信,中國傳統節日確實可以充實生命,可以拉近家人的感情,可以讓生活有一點美好的記憶。

傳統節日不可丟,更不能就此夭折!

復興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國學 的精彩文章:

上下五千年,這10句詩最觸動心靈
最好的相處是:欣賞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

TAG:學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