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寺院養了那麼多僧人,他們的生活來源從哪裡來的
在古代當一個和尚可是不容易的,起碼在唐代就要有「證件」才行,這個證件就是「度牒」。如果那麼多人去當和尚了,誰來種田養活國家?皇家自然要控制僧尼的數量,只有有了度牒這個證件的人才能享受朝廷給予的優待。即使這樣一個大的寺院少說也有幾百個僧人,這些人都不事生產,那麼他們靠什麼生活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古代的寺院都有哪些收入。
皇家的賞賜
首先是土地了,寺院要是沒有土地就等於斷了糧。古代很多寺院的土地都來自政權的賜予,如果寺廟裡的方丈和當權者關係密切,自然能得到大量的土地,如果一心念佛,和官家毫無往來,那基本上生存是比較困難的,說到這裡我們也不難理解,佛教和政權為什麼會走的那麼近了。
比如高僧佛圖澄,他不但是一代高僧,也是後趙的國師,他本來的夢想是來東土建一座寺院,後來一口氣建了500多座寺院,如果沒有背後的皇權支持,那會有那麼多的土地用來建設寺院;再說我們熟悉的高僧玄奘,從西天取經回來,唐太宗豪爽地賜給他所在的寺院上百頃土地,靠這些土地僧人們也會衣食無憂了,專心致志的翻譯經書了。信徒的供養
除了擁有土地,寺院的第二大收入就是信徒的供養了。從古至今,佛教寺院不乏有錢的富商巨賈供養寺廟。據說,這個捐贈的數目是非常大的,一個寺院有那麼四五個金主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另外,古代在寺院附近的一些農民,也會把自己的田地送給寺院。也有一些僧人出家錢有不少資產,出家以後,這些資產就帶到寺院,成了寺院的公產。
開墾荒地
古代有不少寺院在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里,遠離人間煙火一心向佛。周圍有沒有皇家的土地賞賜,信徒也很少,就需要僧人們開墾荒地來種田了。寺院里有很多僧人都是從種田,挑水,做飯開始做起,邊修行邊從事生產,這樣的寺院不在少數。雖然和皇權少有往來,但在修行方面有建樹的不在少數。製造業
很多寺院不乏有技術的僧人,他們能刺繡,會紡織,做印刷造紙也都不在話下,因為經常印刷佛經嘛,再接一點信徒的活兒也是一筆收入。古代有不少寺院位於繁華的鬧市區,這些寺院從事第二產業的人才有不少,也很容易接到活兒,他們除了修行之外也能給寺院增加不少的經濟效益。
金融業
是的,你沒有看錯,寺院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涉足金融業了,具體就是將種田的收入、信徒施捨的財物積累起來成立一個大的金庫,這個金庫有個名稱叫做「長生庫」,有專人管理,可以給需要資金的人放一些貸款,收取一些利息。和我們今天的錢莊、金融貸款公司差不多。不過這些收入都是用在寺院翻新,僧眾的衣食住行,經書的印刷等等方面去了。捐贈活動
古代寺院規定每年正月的某一天,是信徒向寺院捐錢的時候,這些錢寺院收集起來有專人管理,可以用來修繕寺院,也可以放在長生庫里放貸款,這個收入遠比寺院的種田和製造業來到收入高,但也有不少風險,至於有人會不會欠款不還,寺院該如何索要就不得而知了,大概靠的就是一個良心吧!誰敢欠佛的錢,這個心理壓力夠大的了!
※阿爾卑斯山曾經發生過海嘯?還將磨坊、房屋、城堡甚至教堂統統沖毀?
※什麼時候開始,人類開始對火有了崇敬,並且沿襲了火把節這種文化?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