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海軍只能適應近海作戰,這一提法或將消失,中國航母前來印證

海軍只能適應近海作戰,這一提法或將消失,中國航母前來印證

由於工業實力和歷史的影響中國海軍是一支年輕的軍隊。為此,我們曾被認為是只能在陸基的保障下適應近海的軍隊。但這些說法,將被強有力的事實否定。

現代海軍的核心戰力是航空母艦,航母極大的增長了艦載機的打擊範圍,這種打擊的方式較之洲際導彈更加可靠。因此,航母戰鬥群是大國之刃。目前世界上有13個國家共計30餘艘航母中,美國的擁有量是12艘,而且啟動包括核航母。

我國遼寧艦從入役來,順利的經過了許多考驗,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16年12月的首次遠航更是證明了我國海軍的與時俱進。但綜合各方面看來,遼寧艦的意義更偏向於戰術實踐和印證。

在過去的一年裡,國內多所軍船廠加班加點。下水艦船總噸位超越美國。而且主要是054A、056、052D這樣的先進戰艦。從種類上來說,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綜合補給艦競相下水,體現了海軍綜合戰鬥力的形成。

在潛艇方面,漢級、夏級、清級核潛艇戰術理論不斷完善,作為遠航編隊的組成以及能夠遠洋部署的部隊,核潛艇具有重要的意義。俄羅斯在海軍方面就是以核潛艇的不對稱優勢來維護本國利益的。

其實海軍的發展,最核心的是在人才的培養和工業水平的累積。從建國之初到今天的累積,才造就我們今天「下餃子」一樣的造軍艦。一艘艘軍艦的背後是國家工業體系的完善和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鋼鐵英豪 的精彩文章:

中國發動機想辦法打破困局,全新概念引起關注,或將成功生產

TAG:鋼鐵英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