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孤獨死」現象讓人不忍直視

日本「孤獨死」現象讓人不忍直視

本報駐東京記者 叢雲峰

在日本,有關人們在垃圾場撿到巨額現金的新聞屢見不鮮。據日本警察廳近期公布的白皮書統計,除去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的2011年,這十年來在日本全國各地發現的「被丟棄」的現金總額總體呈上升趨勢,在2016年度更是高達177億日元。

2017年10月的一周內甚至連續發生了兩起在垃圾場撿到巨額現金的案例。當年10月9日,京都市垃圾處理站的一名垃圾分類工人在一個袋子內發現了1200萬日元的現金。緊接著10月10日,富山縣富山市的垃圾處理站工人也發現了一個裝有1000萬日元現金的包裹。而在同年4月,群馬縣沼田市的垃圾搬運公司竟在垃圾堆中發現了高達4251萬日元的現金。

為什麼在日本會頻頻發生巨額現金被棄垃圾場的事呢? 在日本警方給出「不小心誤扔」的理由背後,其實隱藏著日本高齡少子化趨勢難以遏制和由此衍生的老年人孤獨難解的問題。

「70後」年老後將成最悲慘的一代

「孤獨死」是日本創造出來的術語,成為日本老齡化社會和孤獨狀態的顯著現象。所謂「孤獨死」,是指日本獨居老人死後多日才被人發現的一種現象。「孤獨死」事件越來越多,由此在日本催生出了一個特殊的職業———「孤獨死」清潔員,即清潔處理「孤獨死」老人們的遺體和遺物。在日本,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因為腿腳不好,為了避免經常去銀行取錢,他們通常會把自己的存款統一提取出來放在家裡以便日常使用。即使有後代,大多數老人也不會把具體的金額和位置告訴他們。而清潔員們在處理時自然也不可能逐個查看死者的遺物,因此在打包處理時很可能將老人保管在家中的現金也一起扔到垃圾處理廠了。

日本相關清掃行業的一位從業者就表示,在整理死者遺物時,發現100萬日元以上的現金是常有的事。在群馬縣沼田市發現的4251萬日元現金便來自一位「孤獨死」老人,警方在確認身份後把這筆遺產返還給了這位老人的法定繼承人。

據日本日清基礎研究所調查顯示,過去10年,日本「孤獨死」人數增加了3倍。現在每年約有3萬人「孤獨死」。而業內人士認為,真正的數字「恐怕是這個數字的兩倍或三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日本每年「孤獨死」的人數位居前列。日清基礎研究所的調查還指出,「團塊世代」(指上世紀4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 的子女,即戰後日本第二次嬰兒潮中出生的人現在已經四五十歲,他們正面臨「孤獨死」威脅,其中有105萬人已經成為「孤獨死預備軍」,這個數字是他們父輩———「團塊世代」的3倍。他們日益衰老,逐漸被孤立,得不到社會福利體制應有的支援和保護,這一代人將是日本老齡化時代到來後命運最悲慘的一代。

怕添麻煩的觀念加劇晚年窘境

對於日本社會愈來愈多的老人孤獨生活傾向,及由此產生的嚴重「孤獨死」社會問題,有日本社會問題專家指出,儘管其他國家也或多或少存在上述問題,但日本獨特的文化、社會及人口因素加劇了這一問題,使日本的這一社會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首先,是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目前,日本面對的已不是老齡化那麼簡單了,而是進入到了「超老齡化社會」階段,65歲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已經超過四分之一,而這些65歲以上老人中又有四分之一在調查中明確回

答是「無依無靠」。日本政府2015年公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更顯示,65歲以上獨自生活的老人按照2015年時間點推算就已達到60.8萬人,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會達到70萬。

其次,是日本的結婚率不斷下降,家庭結構發生巨變。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2017年日本僅有60.7萬對新人結婚,比2016年減少1.3萬多對,結婚人數連續5年下降,是二戰後結婚人數最少的一年。專家分析稱,許多男性擔心自己的工作太不穩定,不足以安頓下來組建家庭;而更多的女性參加工作,不再需要丈夫供養,這導致結婚率持續走低。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最新數據稱,目前在日本到50歲都從未結婚的人口比例,即「終生未婚率」男性為23.37%,女性為14.06%,並預測到2030年,這一數字還將在現有基礎上增長1/3。過去30年,日本「單人家庭」比例翻了一番,達到總人口的14.5%;而30年後,日本每3個家庭中就將有一個是「單人家庭」。日本福利問

題專家、瑞穗信息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藤森勝彥說:「在日本,家庭一直是各種社會支持的堅實基礎,但是隨著單身人群不斷增長、家庭規模正在進一步縮小」,特別是目前「三世同堂」在日本已極其少見。而且即便有家人,由於家人之間住得越來越遠,再加上日本人的家庭親情正變得越來越淡薄,遇到疾病和困難時,也很難得到家人的照顧和幫助。

最後,日本老年人晚境困窘、孤立無援有著更深層的原因,即作為人際交往準則的獨特社交環境和文化因素。特別是「受恩不易,還恩更難」的觀念根深蒂固,使得日本人在保持彬彬有禮的同時,也謹小慎微,拉開距離,既不願給親朋好友或鄰里鄉親添麻煩,也不願輕易尋求或接受他人援助,長此以往日本社會便形成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社交環境。而這一根深蒂固的社交觀念令老人孤獨化這一問題進一步惡化。藤森勝彥表示,為了保持禮貌,日本老年人害怕打擾鄰居,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瑣事也不願尋求幫助,導致鄰裡間缺乏互動,相互孤立。日本政府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日本15%的獨居老人每周只和別人交談一次,而這一比例在瑞典是5%,美國6%,德國則為8%。

「水量監測法」有助及時發現「孤獨死」老人

其實,針對孤獨老人的生活援助問題和緩解「孤獨死」現象,日本各級政府2007年就出台了上門探視老人的專項規定,由工作人員定期上門給老人體檢,然後將老人的情況通知給在遠方的子女親人。但很多老人根本不喜歡與人接觸,甚至拒絕定期探視。為此,日本政府不得不想出了「水量監測法」的辦法,通過檢查獨居老人的日常用水量,來判斷他們的生活情況。在水量監測法實施後,名古屋市在2013年及時發現了40多名在家突發急症或突然死亡的獨居老人,使得獨居老人死亡一周後才被發現的「孤獨死」事故數量減少了30%。

同時,近年來日本歷屆政府也從「少子化」入手,在結婚、生育、醫療、入托、教育等方面給予相關家庭財政補貼,試圖通過增加人口紅利來實現「老有所依」。不過,儘管出台了諸多政策,但仍難阻擋日本人口不斷下降的趨勢。據日本政府近期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新出生嬰兒僅為94.1萬人,而死亡人數為134.4萬人,人口自然減少40.3萬人,創新高。

《日本經濟新聞》文章指出,面對難以遏止的老齡少子化和老年人孤獨化趨勢,日本需要改變制度,興建更多福利設施和引進大量看護人員,儘可能覆蓋那些無人關注的「盲點」,幫助老年獨居人口,降低「孤獨死」人數。日本福利問題專家藤森也認為日本政府的應對力度還不夠,他主張進一步提高稅收,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會關懷,為兒童保育提供財政援助。他表示:「如果家庭不能再扮演它一直扮演的角色,社會就必須建立一個能滿足這種需求的框架。如果什麼都不做,我們只會看到更多孤獨的死亡。」

(本報東京2月28日專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網 的精彩文章:

「手巧」中國人用漂亮手術征服世界同行
滬上醫院紛紛進入「暴雪應急模式」

TAG:文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