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環科技孫元浩:2018年人工智慧技術三大發展方向
圖:星環科技孫元浩
2017年AI成為最火熱的技術辭彙,大量資本湧入這個領域,在中國催生了一批創業公司,在美國催生了大量的收購。這意味著AI到了泡沫的頂峰,並且還將持續一兩年。
AI不是一個新的辭彙,而是已經發展幾十年的技術。從早期的邏輯推理階段,到專家系統/歸納學習,到機器學習階段,再到現在的深度學習階段,每個階段都產生一些技術突破,也創造過一系列泡沫。例如在2000年左右第一輪互聯網泡沫期,希望用AI讓機器能夠理解互聯網,由此催生了semantic web,目標是讓機器能夠自己理解信息並且機器間能夠自由溝通。 隨著VR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一批AI驅動的虛擬人/虛擬助理,可以與人自由交談,當時異常火爆的Second Life是這個階段的典型代表。在影視作品中,《黑客帝國》把機器智能想像到了極致,人完全淪為機器產生能源的電池,世界全部是由計算機創造和控制的;《人工智慧》和《我,機器人》則給機器人賦予了感情,並將引發新的革命。但是過去每一次技術進步,沒有帶來人們想像中的應用突破,我認為除了演算法缺乏突破外,重要原因是受限於計算力和數據。
2006年開始大數據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從早期的分散式存儲和計算系統(HDFS/Map/Reduce 2006-2009),到SQL on Hadoop (2010-2014是焦點階段)技術的逐漸成熟,已經解決了大規模數據的存儲和統計問題,當大數據技術發展到2015年時,業界的關注焦點轉向了機器學習,希望利用分散式計算能力,來解決機器學習演算法,尤其是神經網路演算法的計算能力問題,使之能夠完成高密集的迭代計算,從而提高演算法精度。記得2015年我去參加紐約的Hadoop World大會,當時就發現短短一年中誕生了近50家機器學習的創業公司,在提供分散式機器學習的產品或服務。計算框架也產生了分歧,Spark當時擅長統計機器學習,而Google當時剛剛開源的單機版Tensorflow則擅長深度學習。同時深度學習演算法上的突破,使得過去多個應用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交互、傳統機器學習、機器人等過去隔得很遠的領域,都能被統一成採用一類深度學習演算法,都能高效地得到處理,並且能夠輕易地超過過去各自領域積累多年的演算法。現在開源的人臉識別演算法都可以達到98%的精度,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可以比較容易地在ImageNet的競賽中得到前幾名。充分說明了深度學習演算法已經成熟。
TAG:維科網_高端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