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母乳餵養與嬰兒智商的關係;六種新生兒常見病,不可不知

母乳餵養與嬰兒智商的關係;六種新生兒常見病,不可不知

寶寶漾奶的護理方法

新生兒胃容量極小,胃的肌肉很薄弱,胃神經的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胃賁門(胃入口處)肌肉鬆,而幽門(出胃處)又較緊,加之胃呈水平狀,胃底平直,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嘔吐。如果餵養姿勢不對,餵養不當,喂得過飽,餵奶時哭啼,吸空奶瓶,乳頭過大或凹陷等引起大量氣體吞入;或用奶瓶餵奶時,橡皮奶頭孔眼過大,吸奶過急,過沖,或餵奶後過多、過早翻動嬰兒,都容易引起嘔吐。

預防寶寶漾奶的七大措施

? 餵奶前先換尿布,餵奶後盡量少搬動嬰兒;

? 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 對於用奶嘴吃奶的寶寶,選擇大小最為合適的奶嘴;

? 給寶寶餵養較為稠厚的奶方;

? 注意餵奶姿勢,不要喂得過飽,在啼哭時不急於餵奶,不吸空奶瓶,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到床上,躺下入睡時,頭要稍抬高,身體向右側卧,使奶汁易經胃進入十二指腸,同時也可防止溢出的奶誤吸入氣管或肺發生窒息,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 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卧,而是應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 餵奶量不宜過多,少量多餐,間隔不宜過密。

六種新生兒常見病,不可不知

? 新生兒窒息

表現為:新生兒出生後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僅有不規則、間歇性、表淺的微弱呼吸,由分娩過程中產程過長,引起嚴重缺氧所致,若胎兒心率每分鐘超過160次或低於100次均為缺氧徵象。輕者一般經清除呼吸道異物、拍打屁股、彈腳心,呼吸可很快恢復。嚴重者可致腦細胞壞死或於24小時內死亡。

? 頭顱血腫和產瘤

新生兒出生數天內見頭部出現一圓形腫物,若觸之見邊緣清楚,不超過骨縫,稱為頭顱血腫;若觸之邊緣不清楚,腫塊超過骨縫,有波動感,稱為頭皮水腫,即產瘤。一般血腫可在1至4個月吸收,而水腫可在出生2至3天後消失,不需治療,切勿按摩或穿刺抽吸。

? 新生兒顱內出血

由新生兒頭顱內血管破裂出血引起。患顱內出血的病兒表現為煩躁不安,高聲尖叫,嘔吐、抽搐、前囟膨隆,頭向後仰,兩眼凝視,呼吸困難,不吃不喝,嗜睡,肌肉鬆弛,反射消失。這是一種危重症,搶救不及時易至死亡。

? 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患肺炎時很少咳嗽,僅表現狀況差,反應低下,口吐白沫,煩躁,哭聲無力,不吃奶,體溫下降,呼吸急促,口唇發青等。本病應送醫院搶救。

? 新生兒溶血症

表現為黃疸、貧血、水腫、肝脾腫大等。血型不合常見於母親為O型,嬰兒為A型或B型者。這種血型不合事實上很常見,但引起溶血症者僅2.5%,原因不清。

? 新生兒敗血症

如果嬰兒在出生前孕婦有細菌感染,或在分娩時胎膜早破細菌經產道上行感染給胎兒,或胎兒出生後發生臍炎,皮膚生瘡等,使細菌進入嬰兒血循環中而發病。本病表現為少吃,哭聲低,體溫不升,黃疸加重,高熱和寒顫等。此為危重病應及時就醫。出生一個月內的新生兒,由於對外界環境尚不適應,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很容易發生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兒臍炎、膿皰瘡、新生兒肺炎等。但只要做好家庭內預防工作,這些病還是可以避免的。

母乳餵養與嬰兒智商的關係

根據研究表明,母乳的餵養時間可能和嬰兒的智商有關。挪威科技大學的醫學專家測試了345名13個月大嬰兒的智商和運動技巧,並於他們五歲時重做測試。這些研究對象當中,近三分之二的食用母乳期至少都有六個月,不過其中有17%在不滿三個月大時,就改以奶瓶餵食。

但是那些三個月大後就不再吃母乳的嬰兒,到了13個月大和五歲前,分別在心智與整體智商方面的表現比平均低的可能較大。

這項發現支持了多數醫師對「哺喂母乳最好」的建議。研究報告作出結論,「我們發現哺喂母乳期間長短與心智發展有正向關聯,即使在調整過母親年齡、教育、智商和懷孕期間吸煙與否等因子後亦然。」「我們的數據支持哺喂母乳期間較長對認知發展有益的假設。」

許多新媽媽抱怨,即使她們認為無法做到,仍受到保健專家和社會上愈來愈多要求哺喂母乳呼聲的壓力。母乳富含特殊營養素、荷爾蒙和抗體,可由母體傳輸給嬰兒,讓寶寶抵抗疾病感染、呼吸道的疾病和腹瀉。專家尤其建議開發中國家的母親哺喂母乳,因為那些國家的嬰兒若未在出生三、四個月前喝母乳的話,死亡的風險較高。

科學追奶,變身奶牛

有的媽媽由於產後沒有及時開奶,或者寶寶因為黃疸暫停了母乳餵養,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奶水不足,但是又希望將母乳餵養繼續下去,追奶這件事就是打持久戰的過程,千萬不要在短期內看不到效果就輕言放棄。

因此,制定科學的追奶計劃是追奶成功的第一步。

媽媽們需要由這樣的認知:

1、只要能把寶寶安全生下來,除非特殊原因不能哺乳,幾乎每個媽媽都能分泌足夠的奶水餵飽寶寶,甚至是能產出足夠雙胞胎寶寶分量的奶水。

2、乳房軟並不代表媽媽一定缺乏奶水,乳房出現硬塊就要多留意,通常表示某幾條乳腺已經塞住了,也就是說乳房軟硬不代表奶水多寡。

即便沒有漲奶的感覺,寶寶吃完也沒有哭鬧,間隔2~3小時再次哺乳,這往往是智慧乳房的表現,代表了乳汁的供給和寶寶的需求平衡了。

通常,一個月內的寶寶追奶比較容易,隨著月齡的增加需要達到純母乳的時間也會相應增加。如果方法正確,百天內追奶,大概15天左右大部分媽媽都能實現純母乳。

但是,前提是混合餵養是母乳和奶粉餵養頻率差不多,奶粉也沒有過度餵養的狀況下。如果已經過度奶粉餵養,並且是奶粉為主母乳為輔,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可能就會更多一些。

科學追奶只要做到三點:

1、擁抱夜奶

夜間泌乳素產生多於白天,乳汁分泌量也相對增多,如果寶寶已經睡整覺了,追奶的媽媽要2~3小時擠一次奶,兩邊各擠10分鐘以上,保持一定頻率的穩定刺激,保持泌乳。

如果寶寶還不能睡整覺,那就欣然接受夜奶吧,享受夜奶的安靜時光可以讓媽媽們更容易進入深睡眠,睡眠更有質量,精神愉悅也更有利於產奶,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2、追奶的關鍵是讓寶寶頻繁的吸吮

因為當寶寶頻繁吸吮,大腦會接收到通知,讓乳房分泌更多的奶水;如果寶寶沒有頻繁的吸吮時,媽媽若能頻繁擠奶,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但是奶水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過一陣子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寶寶非常餓的情況下,不願意吸吮,可以先用少量配方奶(擠出來的也行),填一下寶寶的肚子,在寶寶不是過餓的情況,通常會比較有耐心多吸吮

3、減奶粉

這期間,需要慢慢減少配方奶的需求,可以從晚上做起,讓身體適應新的頻率,慢慢提升奶量。如果直接捨棄配方奶的話,母乳的分泌是有可能無法立刻趕上寶寶的需求。要做到不主動加奶粉,而是被動加:寶寶吃完兩側母乳都還不夠,有哭鬧才加奶粉,做到不提前沖泡奶粉。

家有老人或他人不理解時,盡量安排他們去做其他事(比如外出購買寶寶用品、水果、做耗時較長的飯菜、甚至洗尿布等),避免他們始終關注「吃了沒?吃了多少?」這個問題給媽媽壓力。減奶粉期間的奶瓶餵養時要有意識將奶瓶稍微放平,使其流速降低,最大程度降低母乳餵養時因出奶量少產生的抗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嬰兒寶寶護理 的精彩文章:

嬰兒哭鬧的9大原因!該如何應對?

TAG:嬰兒寶寶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