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立信物聯網平台落地中國移動:捷報頻傳為哪般?

愛立信物聯網平台落地中國移動:捷報頻傳為哪般?

2018年2月26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8)召開首日,中國移動即與愛立信簽署物聯網合作協議,其合作內容包括「共同推動愛立信物聯網管理平台(DCP)在中國移動落地,促進國際物聯網業務的拓展」。

時間倒退多半年,2017年6月27日,上海世界移動大會(MWCS2017)召開前一日,中國電信宣布將基於愛立信的DCP為用戶提供全球物聯網連接服務。

同樣的會議,不同的時間地點,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兩大運營商相繼選擇了愛立信的DCP平台;從全球來看,DCP這一於2012年推出的平台,現在已經支持超過26家運營商和超過2000家企業客戶。

運營商為何要布局物聯網平台,他們為何又紛紛選擇與愛立信展開合作?

平台成物聯網「神經中樞」

隨著個人移動通信業務逐漸接近增長的天花板,面向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成為新的藍海市場。根據最新一期的《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聯網終端到2023年將突破300億部大關,其中約200億是物聯網終端,包括聯網汽車、機器、儀錶、感測器、銷售網點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及可穿戴產品等。2017—2023年,隨著新用例不斷湧現以及價格不斷下調,連接互聯網的物聯網終端預計將實現19%的年複合增長率。

潛力巨大的物聯網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中國移動尚冰董事長在MWC2018的主題演講中給出了如下判斷:「智能萬物互聯加速到來,將拓展行業發展新空間」,「順勢而為,方可無往而不利」。基於這樣的判斷,中國移動發力物聯網,構建泛在智能網路,實現全國346個主要城市城區NB-IoT的連續覆蓋。而難以改變個人移動市場競爭格局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更是重視物聯網新機遇,2017年以來動作頻頻。

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的布局離不開網路、平台、應用三大層面的支撐,堅實的網路、可擴展的平台、豐富的應用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步發展、有機融合,才能為物聯網打下發展的基石。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台層,從技術上看,物聯網平台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接應用、下連設備,可謂物聯網系統的「神經中樞」。沒有它,就無從談起物聯網的規模擴展性和應用靈活性等。

從商業模式角度看,物聯網平台的意義更為重要。運營商探索物聯網,主要是為了尋找下一個收入增長點,然而目前的物聯網商業模式並不樂觀。全球運營商目前在物聯網方面的能力主要集中在連接層面,而連接帶來的收入非常低。例如,國內運營商的物聯網資費水平基本在20元/年左右,遠遠低於個人移動通信業務ARPU值。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測算,2016—2017年連接帶來的收入只佔物聯網整體收入的1%~2%,以全國物聯網產值規模1萬億元計算,屬於連接的收入只有100億元~200億元,即便3家運營商能夠平分,每家一年只有30億元~60億元。基於這樣的判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羅松建議,運營商在連接之外要深耕物聯網平台及應用,通過應用和服務實現變現。

基於上述兩方面考慮,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地開始了物聯網平台的布局。

愛立信DCP讓物聯網全球拓展簡單易行

鑒於物聯網平台的重要性,各路企業紛紛湧入,其中比較領先的是愛立信的DCP、思科Jasper平台和沃達豐的GDSP,此外運營商也紛紛自己操刀布局物聯網平台。一時間,物聯網平台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象。那麼,愛立信為何能捷報頻傳,陸續與主要運營商簽約?

愛立信技術專家向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介紹,DCP可全面支持典型連接管理平台的使用場景,全面支撐運營商開展企業的物聯網連接服務。

據悉,DCP在統一的控制面板上監控、分析,以及管理所有的物聯網連接,無論聯網設備處於哪個地區,所有的管理控制功能都一樣,讓業務開展變得簡單。企業可以通過平台對所有連接或單個連接的業務使用情況進行實時查詢,並制定實時可執行的規則,以及通過實時報告進行連接使用統計。針對商業模式問題,DCP支持企業把連接作為其IoT產品和服務的一部分,向消費者進行分銷,使得消費者可以以非常便捷的訂購和支付方式獲得服務,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業務收入。

除了上述特點外,DCP在支持運營商物聯網的全球連接方面也獨具特色。據悉,通過DCP平台,可實現「一個SIM,全球可達」,即全球可用統一的SIM,無需依靠費用高昂的漫遊,保障企業實現IoT業務部署和管理效率最大化,以及充分保障業務發展的靈活性。基於統一的網路和平台架構,DCP可幫助企業實現一次網路和平台集成,全球可用,而不需要在不同國家分別對接,並能提供全球統一的SLA,所有的設備連接都能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管理和操作。

更重要的是,DCP平台與GMA、Bridge兩大運營商聯盟在物聯網方面展開了合作,使得企業客戶可以更容易地與國際運營商達成合作,並且基於同樣的管理平台進行操作。同時,DCP平台還不斷進行功能升級和能力演進,並且保持全球同步,使得客戶可以持續與國際領先的網路和平台能力同步,以共同提升物聯網的整體服務水平。這就確保運營商可以輕鬆成為全球IoT創新體系的一員。

國際合作能力也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最為看重愛立信DCP的方面。例如,此次中國移動與愛立信合作,提到「發揮愛立信DCP平台的優勢,促進中國移動物聯網業務國際拓展,支持『一帶一路』的倡議」;中國電信在與愛立信合作時,也提到了要「抓住『一帶一路』發展契機,共同實現全球『產品大融合、渠道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合作再度升華

隨著此次與中國移動簽約,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在物聯網方面的合作關係也進一步升華。在此前的採訪中看,記者了解到,在中國移動的生態系統中,深耕物聯網多年的愛立信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在應用方面,愛立信與中國移動也展開了廣泛合作,尤其在智能製造、健康物聯網和智能出行等領域有著較為深入的合作。例如,愛立信攜手中國移動打造「智能工廠」項目,並在愛立信南京工廠進行實地部署測試;愛立信與中國移動以及阿斯利康打造智能霧化器,愛立信與中國移動江蘇分公司攜手完成技術驗證和運行,提供對聯網終端的管理系統以支持實時監控和相應設備的管理,截至目前在江蘇省內實地部署了1000個智能霧化器,主要部署在醫院、研究機構和家庭中,如無錫市兒童醫院等。此外,愛立信攜手中國移動與長春一汽、摩拜單車等垂直行業合作夥伴打造智能駕駛、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等,共同推動車聯網的發展。愛立信還與中國移動在智能樓宇,智能家電、智能農業、智慧城市均開展廣泛並深入的合作。

網路建設與應用開發同步進行,愛立信助力中國移動在物聯網方面穩紮穩打,步步為贏。

在MWC2018上,雙方高層領導見證,中國移動與愛立信簽署合作協議,意味著雙方合作再次升華。

根據協議,雙方將進一步發揮資源和能力互補優勢,加大對物聯網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共同打造萬物互聯的產業新生態。除了前述DCP的合作外,中國移動與愛立信還將圍繞工業物聯網、健康物聯網、智能出行等重點領域,培育優勢能力,共同開拓市場;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積極進行解決方案孵化,推動社會創新創業的發展。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物聯網機遇已至,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合作再度升華,必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信世界 的精彩文章:

要全面漲價?三星S9、S9 Plus曝光:配置差別更大
有些意外:mblu版魅藍S6可能以後不會有了

TAG:通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