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全歐了」:德國欲效仿中國變革汽車業?默克爾:慢慢來
空氣質量不僅僅在中國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歐洲,由於對於氣體排放和污染監控有著更加嚴格的標準,歐盟對於各個國家的空氣質量也十分「上心」。本月初,歐盟委員會就空氣質量問題「約談」了英法德等9個重要成員國要求他們提交有效改進空氣質量的方案,而今天,德國法院一聲大鎚落下,宣告德國汽車行業也逐步追隨中國走在探索「新能源」的路上,且看全歐了慢慢道來。
GIF
德國法院為柴油禁令開了綠燈(來源:澎湃新聞)
德國法院授權禁止柴油車或引發汽車產業變革
新華網報道,德國聯邦行政法院2月27日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巴登-符滕堡州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政府的上訴請求,維持地方法院的判決,裁定德國城市有權實施柴油車禁令,以減少空氣污染。分析認為,這為德國各地實施柴油車禁令掃除了法律障礙,可能引發德國相關立法和汽車行業的重大變革。
之前,德國汽車重鎮斯圖加特市和杜塞爾多夫市政府因治理空氣污染不力被環保組織告上法庭。兩地的地方法院裁定,為治理污染,兩市政府可以實施柴油車禁令。但兩市所在的巴登-符滕堡州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政府隨後向聯邦行政法院提起上訴。
德國聯邦行政法院最終判決,斯圖加特和杜塞爾多夫兩座城市有權對污染嚴重的柴油車實施禁令,並在特定大氣污染嚴重區域禁行柴油車。這一判決同樣適用於德國其他城市。
德國聯邦行政法院主審法官安德烈亞斯·科布馬赫當天說,根據歐盟相關規定,城市如果沒有其他有效措施減少污染,必須實施柴油車禁令。
判決公布幾小時後,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宣布正在啟動一項柴油車禁令,即在城市特定主幹道禁行歐盟「歐6」排放標準出台前生產的柴油車。
分析認為,德國其他城市或將相繼跟進,該判決可能在全德國產生多米諾效應。環保組織「德國環保行動」主席于爾根·雷施期待,第一批柴油車禁令將在未來3到6個月內實施。
但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表示,禁行柴油車不是降低空氣污染的有效方式,反而會損害依賴柴油貨車的服務和快遞行業。
由於柴油車佔據德國汽車市場比重很大,德國聯邦政府出於保護汽車業從業人員及不擾亂城市交通的考慮,一直不支持柴油車禁令。德國總理默克爾27日說,聯邦行政法院的判決只涉及「個別城市」,並非整個德國,也並非所有車主。
數據顯示,目前德國登記在冊的柴油車約150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約三分之一。其中,超過1200萬輛不符合「歐6」排放標準。這些車不僅面臨被禁行的風險,其自身價值也可能快速縮水。此外,柴油新車和二手車都將面臨銷售困境。而根據統計,2017年德國約有70座城市的大氣二氧化氮濃度高於歐盟限值,其中慕尼黑、斯圖加特和科隆等城市的大氣污染程度最為嚴重。
GIF
貝盧斯科尼資料圖(來源:中國日報)
義大利大選如火如荼,貝盧斯科尼捲土重來
視線轉向義大利,最近一段時間,沒有什麼比大選更能佔據義大利媒體頭條的了。
《北京商報》報道,義大利將在3月4日舉行正式大選,各參選陣營都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紛紛大放豪言,列出競選綱領為自己拉票。
說起此次義大利大選,不得不提一個名字:貝盧斯科尼。人們對於貝盧斯科尼應該並不陌生,他曾在1994年、2001年及2008年三度當選義大利總理,成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然而稅務欺詐、性醜聞及被踢出議會的負面消息也始終纏繞著他。2011年11月,貝盧斯科尼正式辭職,結束了他義大利總理的生涯。
但貝盧斯科尼的影響力卻並未結束。他在經濟領域的一些看法是民眾支持義大利力量黨的主要原因,貝盧斯科尼認為政府的工作應當由除政治以外具備其他專業經驗的人接手,內閣中需要來自商業、管理、文化等各領域的領導者。而這也不是貝盧斯科尼成為政壇「不倒翁」的惟一原因。據了解,貝盧斯科尼擁有500多家企業,佔據著義大利商業電視市場90%的江山。《紐約時報》曾稱,近30年來,貝盧斯科尼利用他所掌握的私人傳媒集團塑造義大利人的公共輿論。
此次大選,貝盧斯科尼大有重出江湖的意味。他的復出也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們擔憂極右翼勢力的捲土重來。
由貝盧斯科尼領導的義大利力量黨與北方聯盟及義大利兄弟黨組成的中右翼聯盟一度被視為義大利大選中最大的「潛力股」。貝盧斯科尼的重要聯盟夥伴,極右翼政黨北方聯盟領袖馬特奧·薩爾維尼,舉著「義大利人第一」的旗幟吸引了數千支持者。
根據最新民調顯示,義大利2018年大選各參選陣營中,五星運動黨支持率為28%,現義大利執政黨民主黨支持率為23%,義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力量黨及中右翼聯盟支持率位列第三。目前中右翼聯盟與中左翼聯盟及極右翼政黨五星運動黨一同被視為義大利大選的三大主流參選黨派。
民調排名第一的支持率印證了五星運動黨極右翼作風的成效,但民粹的作風並不是吸引選票的惟一辦法。目前,競選三方在控制移民、促進經濟發展、降低稅率和改革法治等方面各有所施,也展示出了勢均力敵的狀態,這也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於義大利大選不確定性的擔憂。
GIF
巴黎街頭一名流浪漢。(來源:歐時大參)
法國政客暖心舉動 保證巴黎「路無凍死骨」
義大利政客在互相宣傳自己的政治訴求以博取民意,而法國的政客的這個舉動就很溫暖了。
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歐時大參報道,嚴寒天氣2月25日起席捲法國,預計將持續到3月2日。據法國氣象局預報,東部安省將迎來零下10度的最低氣溫,位於法、德、瑞士交界處的巴塞爾-米盧斯-弗賴堡歐洲機場氣溫預計低至零下9度,斯特拉斯堡和南錫預計有零下8度的罕見低溫。
面對嚴寒,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是無家可歸者。截至2月27日,法國媒體報道了三位流浪者凍死街頭的案例:2月23日巴黎附近的伊夫林省,一位62歲的老人被發現凍死在自己搭建的棚屋;2月25日阿爾卑斯地區瓦朗斯附近,一位35歲的流浪漢被發現因嚴寒致死;2月26日下午,里昂附近的格雷西發現第三位死者,這是一位53歲的流浪漢。
日前,巴黎郊區埃松省étampes市副市長宣布,將於2月28日嚴寒的夜間露宿戶外,以表達對無家可歸者的支持。五十餘位大巴黎地區民意代表將與她一起行動。
這些民意代表表示:他們希望在支持弱勢群體方面引發各界關注、體現團結精神。「我們無法忍受看到人們露宿街頭,這種狀況應當終止。我們希望徵用空置房屋安排無家可歸者入住。現在的情形並不是誰誰誰的錯誤,這是集體的失敗,我們應當共同動員起來,結束目前非人道的局面。」這些民意代表將於28日晚9點在巴黎Austerlitz車站前統一行動。
法國內政部長科隆日前也在歐洲一台保證說,政府已經給地方政府下達強硬指示「保護每一個人」,也就是要求當地徵用健身房等公共場所,保證沒有人露宿街頭。
GIF
英國樂施會(來源:新華網)
性侵醜聞頻發 英國慈善組織未來何去何從
《人民日報》報道,英國是西方慈善文化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英國人常以慈善機構完善的行動框架和管理制度而驕傲。然而日前,英國《泰晤士報》曝出著名慈善機構樂施會高層在2011年參與海地地震救援期間招妓的醜聞。接著,另幾家英國慈善機構也先後承認曾發生過有悖道德的事件,令英國社會為之震驚。
慈善組織「拯救兒童」首席執行官沃特金斯近日表示,性剝削問題在西方慈善機構中是個普遍問題。這令英國乃至全世界為慈善組織捐款的民眾非常失望和憤怒。在醜聞的影響下,僅僅在英國,就有超過7000人取消了對樂施會的定期捐贈。
慈善組織員工行為不端,無疑表明這些機構的人員管理存在巨大的漏洞。聯合國201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救助組織對員工背景篩查不嚴格,性侵已經成為了一些國際慈善救援組織常年存在的問題。
而性侵事件發生後,英國政府往往也只能用「切斷財源」來進行警告。對於官方管理機構英國慈善委員會,它的作用越來越多地偏向於「事後處理」而非「事前監督」。慈善委員會表示,每年會接到超過1000起侵害事件的報告,然而對於這些事件如何處理、從中得出了什麼教訓,以及未來如何更好地約束慈善組織,也許交不出令民眾滿意的調查結果。
TAG:傑傑汽車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