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作為教師招聘的必考考點,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或課程內容這一知識點可以按照定義、構成和地位的脈絡進行歸納總結。那麼如何做到清晰明了呢?在此特別幫您進行梳理。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分別是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一、定義

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知識的範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教材,是指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在歷年的真題中,常考察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定義,需要對這兩個定義作明確的區分。第一,題干中若是明確出現「學科」等字樣,則選擇課程標準。因為相對課程計劃來說,課程標準是具體到每門學科上的。第二,題干中若是明確出現「綱要」、「綱領性文件」,則選擇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是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對學科教學起到綱領性作用。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二、構成

課程計劃包括,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和學年編製與學周安排。課程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和附錄。教材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這三個層次的構成都是歷年考試的常考重點。其中課程計劃是四個,涉及的是宏觀性內容,首先是上什麼科目,其次是先上那個科目,後上那個科目,再次是科目的比例,什麼科目課時多,什麼科目課時少,最後是一學期、一學年的安排。而課程標準包括五項,就像一本書,有前言,有附錄,有主體部分,其中課程目標是核心。教材則包括的比較廣泛,它屬於內容的載體,其中教材的主體是教科書和講義,教科書的主體是課文。

課程設計的三個層次

三、地位

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三者之間是自上而下的關係,因此,總的來說,上面是下面制定的依據。第一,課程計劃是課程標準的依據。第二,課程標準是教材的依據。教材是最終要服務於教師教學的,也就是老師教學主要是用教材教的。因此,第三,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而第四,課程標準是教學的直接依據。第五,課程計劃是教學的依據或重要依據。除此之外,課程標準的地位還有很多,第六,課程標準是考試命題的依據。第七,課程標準是評價的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