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輕人也會中風?腦血管病不容小覷!

年輕人也會中風?腦血管病不容小覷!

隨著生活方式改變,中風(腦卒中)發病呈明顯年輕化趨勢。據統計,10%~20%的腦卒中發生於45歲以下的年輕人。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死)和出血性腦卒中(腦出血),臨床以腦梗死更為多見。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腦卒中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更為複雜。

病因比老年人更複雜

1. 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

近年來,早發性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年輕人缺血性腦卒中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可能與血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酗酒、缺乏運動、工作壓力大、不健康飲食等動脈硬化危險因素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多見有關。大樣本的研究數據顯示,在49歲以下腦梗死患者中,血脂異常者佔60%,吸煙者佔44%,高血壓佔39%。由於許多危險因素都是可控的,有上述危險因素者,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定期去腦血管病專科門診體檢進行篩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及早干預,降低發生腦梗死的風險。

2.心源性腦卒中

心臟來源的栓子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造成顱內血管栓塞,進而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心源性腦卒中占年輕人缺血性腦卒中總數的20%~30%。栓子通常來自心瓣膜病和心內膜病等心臟結構性病變,包括風濕性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擴張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卵圓孔未閉等)和心臟腫瘤(心房黏液瘤多見)。值得注意的是,心律失常也可以導致血栓形成,房顫最常見,也可見於病竇綜合征。這部分患者在發生腦卒中前往往沒有任何癥狀,而一旦發病,病情往往比較嚴重,常遺留嚴重後遺症。病因不明的腦梗死患者(也稱隱匿性腦卒中)需要進行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心電監測以尋找原因,尤其是陣發性房顫患者。

3. 腦小血管病變常見於相對年長的患者,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4. 非動脈硬化性因素

年輕人腦卒中的血管病變還涉及免疫、感染、遺傳等諸多方面。在非動脈粥樣硬化因素中,動脈夾層最為多見。動脈夾層的發生可能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可發生於顱外或顱內動脈,可自發,也可繼發於外傷,可能是較嚴重的外傷,也可能是輕微的外力作用,如脊椎推拿、咳嗽或打噴嚏。

Moyamoya病,又稱煙霧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展性、炎症性顱內血管狹窄或閉塞性疾病,部分患者為先天性,但也可能與後天獲得性因素有關,一部分青年人煙霧病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煙霧病的臨床表現差異很大,兒童和青年患者反覆出現不明原因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腦出血,且無傳統血管危險因素證據時,應排除此病。

纖維肌性發育不良也是一種累及全身動脈的原因不明疾病,根據累及動脈的不同,可表現為非特異性的頭痛、頭暈、頸痛、腦缺血事件、搏動性耳鳴等,動脈造影可幫助診斷。

與感染有關的血管炎,包括大動脈炎、變態反應性疾病和特異性感染等;遺傳性疾病,包括伴皮質下梗死及腦白質病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腦動脈病、線粒體腦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樣發作等,也是導致年輕人腦卒中的原因。一般地說,如果青年腦卒中患者合併眼睛、皮膚、聽力等其他系統病變時,應考慮遺傳疾病可能。

還有一部分患者的發病與血液高凝狀態有關。如抗磷脂綜合征以習慣性流產、血小板減少、網狀青斑、反覆靜脈血栓及抗磷脂抗體陽性為特徵,患者普遍具有首次發病年齡輕、合併其他危險因素少、易複發和多灶性等特徵。此外,各種原因所致的高黏血症也可導致缺血性卒中的發生,如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最後,偏頭痛,尤其是有先兆的偏頭痛與年輕人缺血性卒中有關。在合併應用大劑量血管收縮劑、口服避孕藥和吸煙等情況下,發病風險大大增加。

多數就診不及時

相對於老年人,年輕人往往對腦卒中的「預警癥狀」不重視,沒有及時就診,從而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腦血管病的最大特點是起病急,發病時間可以精確到分鐘。腦血管堵塞以後,缺血區每分鐘約有190萬個神經細胞死亡。所謂「時間就是大腦」,越早接受治療,腦細胞供血越早恢復,預後就越好。

目前,缺血性腦卒中的最佳治療方法是溶栓,包括靜脈溶栓和動脈溶栓(取栓)。需要強調的是,這種特異性治療有嚴格的時間窗,靜脈溶栓要求在發病3小時以內,80歲以下患者最遲不能超過4.5小時;動脈溶栓(取栓)也是越早越好。我國腦梗死患者溶栓的比例較歐美國家低很多,除患者就醫延遲外,還與患者對溶栓治療認識不足、醫院就診流程複雜有關。

專家簡介

吳雲成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腦血管病、血管性痴呆、血管性抑鬱、帕金森病和運動障礙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及記憶障礙疾病、不安腿綜合征和睡眠障礙的臨床診治。

特需門診: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北院)

周二上午(南院)

2018年2月6日,與《大眾醫學》微信公眾號無縫對接的《大眾醫學》「專家專欄」正式上線!為方便有相關疾病的網友加入專欄,學習更靠譜的醫學知識、獲得更權威的建議,更好地控制疾病,我們將每天向大家推薦一個專欄、一位嘉賓醫生。

《大眾醫學》專家專欄是什麼?


更精準的科普傳播平台

與雜誌內容力求「大而全」不同,專家專欄以疾病分類,如高血壓專欄、糖尿病專欄、骨質疏鬆專欄等。嘉賓醫生會在專欄內發布與主題相關的科普文章。加入專欄的患者能與同病種患者一起學習科普知識、查看專欄內公開顯示的醫患問答。


更高效的患者管理工具

目前,醫生常用的患者管理工具是QQ群、微信群。由於群內所有人都能自由發言,醫生的「聲音」很容易被淹沒。而在《大眾醫學》專家專欄內,患者不能自由發言,但可以查看專欄內發布的科普文章、醫生回答的問題,也可以向醫生提問,與醫生、患友們共同對抗疾病。


更便捷的醫患溝通平台

為方便患者尋醫問葯,《大眾醫學》專家專欄提供專家在線諮詢服務。提問環節充分保護提問者的隱私,所有提問均以匿名形式提交。為提高提問質量,減輕嘉賓醫生的工作量,問答設置為前2~3個問題免費,之後的問題酌情收費。同時,我們也會不定期舉辦線上義診活動。


更精準的在線科普講堂

嘉賓醫生會不定期舉辦在線課堂,患者可以隨時查看,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

怎麼加入專家專欄?

1. 關注並登錄《大眾醫學》微信公眾號

2. 點擊下拉菜單中的「專家專欄」

3. 在搜索框內輸入「腦血管病」,即可看到目前開通的腦血管病相關專欄

4.點擊加入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13年的光陰,追問我們內心——一群血管通路熱愛者的理想
從手掌看心血管疾病,對於預防很有效

TAG: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