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孩子需要一點飢餓感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孩,特別挑食,總是這也不吃,那也不吃, 全家人都傷透了腦筋。
孩子的爺爺想了個辦法。他帶著孩子爬山去了,爬過了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爺爺似乎沒有要停的意思。孩子爬了半天,又累又餓,爬不動了,對爺爺說:「爺爺,我好餓,走不動了」。
爺爺說:「餓了,也沒辦法呀,要不咱再爬回去吧!」
孩子說:「不行,我實在走不動了,我要吃東西。」
爺爺說:「吃東西?可我兜里就兩個你最不愛吃的窩窩頭,你吃不吃呀?」
孩子說:「我吃、我吃!」搶過來就給吃掉了。
這個故事很普通,背後的道理也實用。它提示我們,小孩子不愛吃飯有兩個原因:
1.運動太少
如果孩子不愛吃飯,首先考慮是不是運動得太少了。如果孩子老是不動,四肢不動,脾胃就不動,吃的東西在胃裡面消化不了,時間一久就成了食積,這樣勢必會影響到飲食,孩子就不愛吃東西。
脾主四肢,人體活動少,脾胃運化慢
而運動時四肢都要動,脾主四肢,這樣脾就能運化起來,從西醫的角度講運動也能增加腸胃的蠕動,讓食物運化地快起來。
2.肚子里總有東西撐著
其實,孩子正在長身體,怎麼可能不愛吃飯呢。只是如今的生活條件太好了,但有些家長還是擔心孩子吃不飽,一日喂孩子好幾餐,加上有各式各樣的零食,孩子的肚子就沒停過。食物在孩子的肚子還來不及消化吸收,就又開始吃,孩子肯定得吃撐了,哪裡還會有食慾呢?
那怎麼辦呢?
他不想吃,就讓他先餓著。這時候也是人體的自我防護功能正在啟動,害怕再次受傷,他企圖通過厭食行為來保護脾胃,讓脾胃得到休息。所以當孩子不愛吃的時候,就不要硬塞給他吃了,讓他自然地選擇。
如果實在有食積,有口氣、舌苔比較黃,那麼可以適當地吃一些保和丸、大山楂丸之類的。
很多人一聽說讓孩子挨餓,都會很心疼,覺得實在是不人道。其實被食積所傷的孩子,在修復期適當挨點餓,對孩子反而是有好處的。人在挨餓的情況下,脾胃的運化能力會再度地激發起來。所以這裡說的讓孩子餓著,並不是不給孩子吃,而是通過挨餓來激發人體脾胃的能力。
什麼時候讓孩子挨點餓合適?
最好的時機是在晚上。我們經常說晚餐要少吃,或者可以不吃。到了晚上,孩子餓了,就忍著,直接去睡覺。這時候孩子反而會睡得更好。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胃不和則卧不安。晚上一般動的少,特別是秋冬天。如果胃裡面有食物運化不動,孩子可能出現入睡困難,勉強睡著也會睡得不安穩,要麼會磨牙,要麼多夢之類的。
胃不和則卧不安,想必很多大人也經歷過
如果讓他餓著睡,反而還能進入深度睡眠,再經過晚上一夜的運化,到了第二天早晨排出大便,這時候孩子的腸胃就相當清爽了。
其實很多孩子食慾差,是因為吃的太多太雜導致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會缺少營養。如果脾胃的運化能力不行,那麼,哪怕吃得再多、種類再豐富,孩子吸收不了,也是無濟於事的,反而成為負擔。
TAG:果爸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