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定終身?90%的家長都誤解了這句話!
很多早教機構都會跟我們說:
「孩子三歲前大腦發育最快,這個時候給大腦皮層足夠的刺激,孩子的語言、閱讀、專註力、想像力、體能等都能得到提升,這是在打根基。」
「你現在對教育的投入越大,孩子未來的成就就越大。」
「咱們小時候就錯過了,不能讓孩子重蹈覆轍,輸在起跑線上。」
「如果你從孩子出生第三天開始教育,那其實你已經晚了兩天。」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只能說依據是真的,但解讀卻有些過了:
老話說「三歲定終身」,三歲前大腦發育關鍵期抓好了,對孩子能力、學習等各方面的影響確實是很大的。但錯過就晚了?完全沒有的事!
1
三歲是挺關鍵的!
「0-3歲大腦發育關鍵期,錯過後悔終生!」
這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
要說,三歲是挺關鍵的,因為大腦發育得很好!
首先是腦重量迅速增加。1歲時,孩子的腦重量差不多有成人的50%,2歲時達到75%,3歲時接近成人。
然後是連接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細胞的突觸(負責信息傳遞,實現大腦功能),其密度在2-3歲前達到峰值。
但這一時期大腦的發育,只是意味著大腦結構的建立,並不能說大腦就定型了。
2
但是錯過也不晚!
現在腦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大腦是終身可塑的!
怎麼理解呢?
大腦結構是後天可以改變的。情緒、壓力、創傷,甚至是打坐都能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對連續打坐8周的志願者大腦進行掃描,結果證實:打坐可以使大腦結構發生改變,帶來學習和記憶能力的增強以及焦慮的減輕。
大腦會因外界需求變化而改變神經細胞連接(突觸)。前面說大腦突觸密度在3歲前達到峰值,但其實突觸密度是先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大腦會修剪掉那些沒用的突觸,保留有用的、建立全新的。
這個過程會一直存在,並隨著外界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發生改變,比如說後天教育和學習就能刺激大腦突觸建立和功能增強。
所以啊,大腦是終身學習型的,錯過三歲也不晚!
3
平時可以這麼做!
孩子大腦潛能的挖掘,時間不是絕對因素,方法才是!我們可以這樣做:
讓孩子享受閱讀
我們大腦里有專門負責視覺、聽覺、觸覺的部分,但沒有哪個部分是負責閱讀的。
那閱讀怎麼實現呢?
大腦會借調視聽觸覺部分,共同推動閱讀這項「工程」,即整合信息。
在孩子主動閱讀時,視聽觸覺各部分簡直就是開了掛(活躍度特別高,突觸網路更發達),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閱讀能力越強,快速整合信息的能力也越強,更能開發天才潛能!
所以,讓孩子享受閱讀,就是對大腦潛能的有效開發:
孩子還小時,教生活技能的圖書、用手翻的玩具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點的孩子,選擇有故事情節的繪本,學科可以是美術、音樂、科學、物理等;
最後,陪孩子閱讀時,咱們也要引導孩子思考與發問,培養閱讀興趣。
給孩子遊戲空間
比利時和德國科學家曾對152名青少年遊戲玩家的大腦進行掃描,結果發現:
越會玩遊戲的孩子,他們大腦里負責執行能力的部分,其灰質體積更大。而灰質是大腦進行信息處理的地方,體積增大就意味著執行能力的提高。
執行能力是什麼?邏輯思維、記憶力,以及觸類旁通的能力。
這不就是大腦潛能開發的內容么?所以呢,生活中簡單的小遊戲,就是大腦潛能開發的「利器」:
孩子喜歡玩拼圖、拆裝玩具、專註科學小實驗,或跟小朋友玩過家家、乾瞪眼,隨他去;
孩子要玩角色扮演,比如說扮演醫生,那咱就當病人,陪他玩吧;
孩子不想起床,不妨試著遊戲化處理,來個「逮小貓」的遊戲,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里起床......
陪孩子做運動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運動完心情就好很多!
這是因為,運動時大腦釋放了更多的多巴胺、血清張素和正腎上腺素,多巴胺使人快樂;血清張素緩解焦慮;正腎上腺素提高專註度。
當然這只是神經傳導物質在起作用,運動給大腦帶來的刺激還不止這些。
西班牙最新研究證實,運動時孩子大腦里負責學習、認知、記憶、控制能力的9個部分灰質增多了。也就是說,學習、認知、記憶、控制力統統會得到提高,簡直不要太好。
哈,運動就是「秘密武器」,走著:
多帶孩子去游泳、做體操、跳跳繩、騎自行車,或者是帶著孩子練瑜伽,到室外散散步,去戶外玩捉影子的遊戲、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所以啊,不要再說「三歲定終身」了,無論什麼階段,我們都要時刻給孩子的大腦一定的外界「刺激」與「干預」,因為,大腦是終身可塑的。當他們再大一些,我們也要告訴他們「笨鳥先飛」、「勤學苦練」,這沒什麼好丟人,因為一樣可以通向成功。所以,孩子,努力吧,你的未來無限精彩!
【關於我們】
微信關注公眾號「小小包麻麻」,給你更多科學權威育兒知識/母嬰用品評測。
※謝娜誕下雙胞胎!懷孕生子,哪個女人容易過?
※有一種對比叫自己帶娃和老人帶娃
TAG:小小包麻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