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未來零售業的樣子,我再也不怕自己「買買買」的能力弱雞了
周周搬了新家,想買個茶几裝點一下新生活。考慮到網上購物更便宜,她便在網上瀏覽起來。這時一個北歐風格的火燒石材質茶几吸引了她,她沒有猶豫很多,直接打開手機在房間里掃了一下,茶几在房間中的樣子立刻在手機中顯示了出來,古樸典雅,周周決定買下這款茶几。一天後,茶几送到了,和在手機上看到的一模一樣,周周太開心了,感嘆科技不愧是第一剁手力。
而在以前,周周總要在網上瀏覽幾個小時,然後「腦補」傢具在家中的樣子,最後卻發現還是和家裡的風格有些不一樣。
讓周周快速剁手的,就是AR購物體驗。AR技術能讓用戶將商品的虛擬形象覆蓋到真實世界的環境中,看到商品的真實效果。例如在購買傢具時,能在購買前就感受到其安裝到家中的實際效果。
AR/VR賽場,國內外巨頭群雄逐鹿
縱觀國內外,無論是eBay、亞馬遜、宜家、Target還是國內的京東和阿里巴巴,電商巨頭們近幾年都在紛紛押注AR/VR技術。
電商eBay最近推出了新的AR功能,可以讓汽車愛好者在購買車輛之前就看到新車輪的圖像如何顯示在車輛上。而早在2016年,世界著名百貨Myer就與eBay共同建立了一家VR商鋪。
亞馬遜繼2016年發布實體和電子同步的VR購物應用後,又於2017年開設了AR傢具店。而今年初,亞馬遜獲得了「混合現實」智能鏡子專利,能讓用戶在虛擬位置進行虛擬試穿,減少了買回來的衣服會不合身的問題。
此外,美國百貨巨頭公司Target近日推出了基於AR技術的全新購物方式 「See It In Your Space」,其寓意為「在你的空間中看到它」。 美國家居商務公司Wayfair也計劃將在其移動網站中加入AR購物體驗。前不久,家居零售巨頭宜家(IKEA)就在全球率先採用蘋果ARKit技術來為消費者提供AR購物體驗。
在國內,京東很早就開始了零售業在AR/VR技術方面的探索。2017年12月,京東將面向AR/VR領域的「天工計劃」升級至2.0階段,升級的計劃包含京東天工AR開放平台、京東AR視界、京東試試三大業務。對於行業的合作夥伴來說,京東會通過技術開放、資源開放、服務開放帶來積木化的「AR+無界零售」解決方案。
京東AR開放平台的優勢在於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目前在開放平台中,京東已經通過AR營銷平台Matrix,與多個美妝品牌和酒類品牌包括歐萊雅、美寶蓮、蜜絲佛陀、阿芙、卡姿蘭、蘭芝、自然堂、百威、青島啤酒等完成了眾多AR營銷案例,創造了豐富的購物場景。
阿里巴巴同樣一直看好AR/VR技術在零售業的應用。2016年3月,阿里巴巴成立了VR實驗室GM Lab,隨後啟動了第一個項目 「造物神」計劃,開始聯合商家建立3D商品庫。2016年11月1日,淘寶BUY+上線。此外,天貓近期與雅詩蘭黛、植村秀等品牌共同推出了試妝魔鏡。去年12月5日,阿里巴巴還聯手星巴克將AR場景識別技術植入實體門店。
在京東APP上,我們很容易能夠找到AR/VR入口,體驗AR試妝、3D虛擬試衣、AR實景購和全景購物等。不過,淘寶APP上沒有統一的AR/VR入口,只有部分商品有AR效果。
阿里似乎更看重對AR的未來投資。2017年11月,阿里收購以色列初創公司Visualead ,擬以此為基礎建立以色列開發中心,強化AR和VR技術。而在更早,阿里7億美元領投了AR初創公司Magic Leap,可以看出阿里在這塊戰場其實並不算保守。
向傳統零售進攻的零售革命
我們看到,每一次的技術變革,帶來的都是一次商業零售革命的風雲變幻。
縱觀零售業的發展史,大機器的大批量生產使百貨商店、連鎖商店成為可能,現代化IT系統締造了超級市場這一帝國,互聯網技術則催生出電子商務的全新形態。如果說前三種零售形態還只是平穩的規模上的擴大,那麼以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等為主的智能技術,對零售革命的衝擊將是顛覆性的。
科技會以何種速度向前邁進,常常讓人難以預測。當「買買買」已成為消費者每日必備的剁手動作,當 「所見即所得」成為消費者新的購物需求,電商們該如何在這一新戰場進行廝殺,未來零售業的圖景又會發生怎樣的變革?
京東CEO劉強東在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提出「無界零售」的概念。劉強東認為,在未來,零售行業的各種新事物將不斷湧現,例如拍照即可實現商品搜索和購物的應用、營造沉浸式購物體驗的AR/VR技術、支持自動結賬、刷臉付款的無人超市,能夠自動下單訂購生鮮食品的智能冰箱等。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在《新零售研究報告》中提出「新零售」的觀點。在馬雲看來,隨著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國零售業將面臨數字化再造,逐步形成更為高效的實體零售與虛擬零售無縫融合的零售業態。
雖然定義不同,但他們都將未來的零售圖景指向了線上和線下購物體驗的無界融合。毫無疑問,在追求成本、效率和體驗的未來零售時代,技術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而能將虛擬數字物體和現實世界融合的AR/VR技術,無疑是這一革命的關鍵。
其實在今天,我們已經能夠隱約感受到這樣的動蕩。
從電商平台上的圖文展示、視頻展示、到現在部分商品的3D模型還原,我們看到線上虛擬購物的體驗越來越真實。而最近試妝、傢具、玩具、試駕等購物體驗也紛紛開始融合AR/VR技術。
在網購領域,「重災區」當屬美妝莫屬。面對各種「姨媽色」、「斬男色」、「豆沙色」、「女王色」等琳琅滿目的口紅試色,以及裸色三色六色十二色十八色、和濃情粉魅惑紫等各色風格的眼影色類,廣大女性往往是買前各種「花式腦補」,最後卻是買了退、退了買,疲憊不堪。不僅消費者購物體驗糟糕,也極其浪費產品和物流資源。
網購的另一個災區就是傢具購買,往往圖片上看起來「宜室宜家」的傢具,搬回自己的家要麼顏色不合適,要麼大小判斷失誤。
未來零售業為何熱衷AR/VR技術
面對這些痛點,AR/VR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不過,AR/VR只是一種技術,零售的本質不變。劉強東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指出,零售業的本質依然是成本、效率、體驗。在「無界零售」時代,AR可以打破空間的限制,有效地減少成本、提高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在未來,消費場景將越來越分散。劉強東提到了「場景多元化」,也就是說未來消費者可以通過家裡的智能冰箱自動識別雞蛋、牛奶等常規食品的餘量,自動下單;可以對著電視劇中喜歡的服裝搭配隨手拍照,自動識別售賣來源並實現購買。
那麼,非中心化的購物場景下,什麼樣的技術才能實現消費者 「所見即所得」的需求?AR/VR技術無疑是一重大突破口。在商業智能時代,包括AR/VR在內的智能技術對場景的感應能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國內電商巨頭在AR/VR技術探索方面的腳步一直未停。京東AR/VR負責人趙剛在這一領域已深耕18年,他表示,「很多商品的使用都離不開具體環境,因此在購買過程中,讓用戶參考到具體的使用環境對購買決策很有幫助,這一點尤其適合電商。不過,AR技術對零售業的幫助遠不止這些。京東在探索中發現AR技術還能幫助線下店擴展『店鋪面積』,提升用戶單位時間商品瀏覽率等。」
趙剛表示,通過數據的監測,他們發現利用AR/VR技術,下單率大幅高於傳統的以圖文和視頻為主的2D模式,訂單轉化率高於平均水平的10%。
此外,近日谷歌宣布發布安卓平台的AR軟體工具開發包 ARCore 1.0。據了解,谷歌已經宣布將在京東App上集成ARCore技術。趙剛透露,「我們一直在關注ARCore,上線後京東AR實景購將會調用ARCore。京東希望在AR/VR發展的高速階段,通過推動技術的應用,打造零售基礎設施,為消費者帶來『無界』的購物體驗。」
AR/VR零售爆發,先補齊這些短板
然而,在AR零售全面爆發之前,仍有許多短板存在。為此,8787專訪了京東AR/VR負責人趙剛。趙剛表示, AR/VR零售前景巨大,不過目前面臨也面臨諸多痛點,例如:用戶終端缺乏AR技術所需要的感測器和強大的計算性能、AR相關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成熟度仍然較低、將3D內容真實渲染到場景中的技術尚不完善,用戶交互方式不夠智能,應用場景相對比較窄等等。
首先,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成熟度是限制AR發展的一個瓶頸。AR是建立在對場景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包括場景的空間結構、場景中的物品,人物等等。這種對場景的準確理解屬於機器人視覺的範疇,叫做SLAM技術。趙剛表示,雖然SLAM技術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還是不太成熟,而且因為手機上沒有激光掃描裝置,在手機上運行的SLAM是基於攝像頭的VSLAM技術,VSLAM技術的挑戰更大,技術成熟尚需時日。
趙剛進一步解釋,VSLAM演算法難度很高,運算量極大,對處理器的性能有很高要求,對場景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在使用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場景中的空間結構進行識別。場景中如果缺乏特徵圖像,比如白牆、白地板,識別就會失敗。場景空間結構識別後,某些AR應用還希望能夠識別場景中的物體,準確分割物體的邊界,這就涉及到了AI技術,AI技術同樣需要很大的運算量。之後,還要將3D內容渲染到場景之中。然而3D內容渲染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要真實還原場景中的光照效果並非易事。如果做得不夠好,渲染的內容和場景結合不好,就會比較假,消費者不買賬。此外, 3D內容本身的豐富度仍然是瓶頸,如何實現統一標準和大規模生產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AR底層系統的基礎設施依然不夠完善。雖然蘋果和谷歌分別推出了自家的AR開發工具ARKit和ARCore,谷歌近期也針對安卓開發者發布了ARCore 1.0版本。但這些API的功能仍然比較薄弱,目前只能識別場景中的一些平面,穩定性也比較一般,使用過程需要對用戶進行一些引導,並不是十分方便,因此目前已經作為移動操作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ARKit和ARCore還處於萬里長征第一步,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
再次,用於支持AR的處理器性能依然不夠強大,在胃口極大的各種演算法面前,運行起來非常吃力,流暢度往往不足,只有少數幾款高端設備勉強可用,但設備溫升和電池的消耗也極快,用於支持AR的專用感測器也沒有普及在C端用戶的設備上,純粹的軟體計算較長時間內難以達到流暢的程度。
而在AR的交互方式上,依然比較單一,僅僅通過觸摸屏交互並不符合AR的要求,手機也只是AR的一種過渡設備,穿戴式設備才是AR的未來,在穿戴式設備中,語音、手勢、眼控、腦控等交互方式才是主流,顯然這些不會在短期內出現在消費者面前。不過,話說當眼控腦控購物實現後,是不是剁手就全憑意念了,想想就有點小驚喜驚嚇呢。
當視頻遊戲、事件直播、視頻娛樂、醫療保健、房地產、零售、教育、工程和軍事被看做AR/VR最先應用的9大領域,零售業或許會是AR紅利的的第一波受益者。發端於二戰的現代零售業已走過近80年的歷史,我國的電商也已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需要開拓新的應用場景,而將線上與線下結合的AR/VR購物無疑是一個新的機遇。
【87870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來源及鏈接,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SceneCam相機獲L&M公司120萬英鎊投資
※VR+電競直播平台SLIVER.tv通過ICO完成2000萬美元融資
TAG:87870虛擬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