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號正式更名大風號,為內容分發下半場再添變數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里,內容分發行業的火熱程度有目共睹,不僅有一眾內容分發平台的紛紛燒錢加碼,也有多個垂直領域內容創業者的百花齊放。持續升溫之下,內容分發已經成為了各方互聯網勢力競爭最激烈的角逐之地之一。
1月26日晚,鳳凰網召開2017年度員工大會,大會上宣布從2月1日起「鳳凰號」正式改名為「大風號」,取漢高祖劉邦所做《大風歌》中「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豪情壯志,引起了業界關注與熱議。隨著大風號的誕生,鳳凰新聞「風系列」又添一員,目前「風系」矩陣已包括風直播、風視頻、大風號,將為鳳凰新聞客戶端在內容展現形式多元化上提供更多可能。
內容分發上半場,鳳凰新媒體在低調中快速發展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在已經成為過去時的內容分發行業上半場,主戰場是BAT三家對今日頭條的圍追堵截。早在後者成立之初,就通過基於機器演算法的個性化推薦功能快速崛起,繞過了傳統門戶網站的新聞傳播模式,繼而成功進入行業領跑陣營。
隨著佔據人們越來越多碎片化時間的內容分發平台成為公認的流量入口,BAT三巨頭開始紛紛下場,通過補貼的形式聚攏資源,拉攏內容生產者,進而爭奪流量。包括騰訊連續兩年推出的芒種計劃、阿里為UC大魚號推出的W+計劃和百度的百+計劃等,不難看出,這實質上形成了BAT三家圍剿頭條的局面。
在這之中,鳳凰網旗下新媒體平台則相對更加低調,但也並未掉隊,一方面,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底,鳳凰新聞的活躍用戶數據仍然位居移動新聞客戶端前五之列,尚且位居傳統四大門戶網站之一的新浪之前。
另一方面,則是鳳凰新媒體自身的財報表現優異--去年11月鳳凰網公布了其2017年度Q3財報,其中顯示本季鳳凰網總收入為人民幣4.256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為人民幣3440萬元,同比增長38.9%,營收利潤雙雙超出市場預期。
而財報的亮眼與鳳凰新聞客戶端的流量上漲密不可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和收入划上等號的,對於內容分發平台賴以為生的信息流廣告而言更是如此,鳳凰網收入的超預期實際上意味著其新聞客戶端的流量優勢正在越來越明顯。可以說,在內容分發行業的上半場,鳳凰新媒體是在低調中快速前行。
下半場迎來新風口,鳳凰號更名大風號背後的三層寓意
進入去年下半年以來,整個內容分發行業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是《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出台之後,網信辦對於行業的監管愈發嚴格,另一方面,則是經過燒錢搶人的粗放式運營之後,諸多平台都已經意識到,只有優質作者和優質內容才能決定平台的未來。
※新舊蔡司雙攝對比拼:諾基亞7Plus與8低光源拍攝差距明顯
TAG:搞機小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