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檔不抄襲的國綜,一集飆到9.1
前幾天,還在老家長胖過年的老妹兒,朋友圈裡突然湧出一波自來水。
他們都在向我安利一檔新節目——《經典詠流傳》。
對此,我露出王之蔑視,還用他們說,我早就陪我爺爺看了。
一直以來,老妹兒都把爸媽、爺爺奶奶看的節目當做土掉渣的老古董,但自從央視爸爸變了之後,我已經不知道被打了多少次臉了。
沒錯,這次的《經典詠流傳》,又是央視出品。
還記得去年春節刷屏的《中國詩詞大會》嗎?和詩詞大會一樣,這節目也把目光聚焦在了詩詞上。
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把這些詩詞,唱出來了。
背詩我會,但詩要怎麼唱?
咱們先來聽一首熟悉的——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怕你們忘了,詩的原文老妹兒也一併奉上: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來甦秋思胡德夫 - 經典詠流傳 第2期
演繹這首歌的胡德夫老先生,沒有直接唱詞,而是先加入了一段悠揚的古調。
簡單的鋼琴伴奏,幽遠的嗓音,瞬間營造出一種感懷、哀愁的意境,閉上眼聆聽,腦海中彷彿還能浮現出一人獨立,感懷思念的畫面。
感染力一流!
這種以原詩詞做歌詞,為之譜寫新曲的形式,就是《經典詠流傳》節目以詩做曲的基本模式。
聽起來新鮮,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只能算是傳承,不完全算創新。
古代的詩歌詞曲,有一大半本來就是用來唱的。
早在秦朝,就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樂府,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
而宋代的詞,元代的曲,也幾乎都可以入歌。
我們熟悉的詞牌名、曲牌名,本身就是音樂譜式。
甚至詞還有專門的宮調:七音十二律。
比如我們熟悉的北宋詞人柳永,他的「走紅」,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他的詞頗受歌妓青睞,才被傳唱開來的。
而上面提到的,胡德夫演唱的這首《天凈沙·秋思》時,前後吟唱的部分,也不是新曲,而是台灣地區流傳已久的古調《來甦(su)》。
調子古樸厚重、韻味悠長,不禁讓人遐思,要是古代人來唱詩,大概就與此相似吧?
千百年後,再次唱詩,毫無疑問是一次對經典的傳承和回溯了。
但光有傳承是不夠的。
十點君和老妹兒之前安利其他文化節目的時候就說過,傳統文化難以傳播的一大原因,就是對現代人來說,這些文化有點晦澀難懂。
比如前面提到的古調,聽著好聽,但能唱出來的有幾人?
傳統文化要想傳播,甚至變成大眾文化,就必須再進一步——通俗化。
讓離我們很遠的這些古文化,變成咱們老百姓都能理解,都能傳揚的現代文化。
讓人欣慰的是,這一點,這節目也做到了。
它用現代的歌唱方式演繹古代詩詞。
比如,搖滾版《將進酒》。
不過,比起演唱這首詩的嘉賓,那位在舞台上只即興唱了一兩句的中科院博導對這首詩的演繹,更讓老妹兒驚艷。
我忍不住找來了他的彈唱完整版,聽完你會發現,有些詩詞,果然是要用唱的才夠味。
撕裂的嗓音、激昂的演唱,與李太白詩里的洒脫豪放相得益彰,聽完就一個字——燃!
除此外,還有rap版《三字經》、英文版《登鸛雀樓》、民謠版《聲律啟蒙》……
每首歌聽完,老妹兒都是目瞪口呆臉。
好聽又洗腦,一遍聽完居然已經能跟著哼哼了,如果我們上學的時候,詩詞都是用唱的,高考古詩文填空怎麼會扣那麼多分嘛!
但對古詩詞進行現代化改編,還有一點讓人擔心,就怕詩詞被改得不倫不類。
而這節目,能看得出來,在改編之外也在儘可能的保持原古詩詞的韻味和內涵。
比如,在樂器的選擇上,有一多半都是傳統樂器。
琵琶古箏什麼的出場頻率不要太高,更讓人震驚的是,它居然把編鐘都搬上台了!
中華古風歌,讓你一次聽個夠。
GIF
除此外,不管是加詞還是重新解構詩詞編曲,它也盡量保證原詩傳達的思想、意境不變。
比如對原詩改編最大的《木蘭詩》,雖然詩詞全拆開了,但仍然最大程度的還原了詩里木蘭替父從軍的大孝和戰場殺敵的英武。
不僅在音樂里加入了民族大鼓、嗩吶、古箏古琴,還加入了豫劇經典《花木蘭》的一段。
通俗與民族風味,一樣都不差。
只聽歌,老妹兒都彷彿跟著花木蘭上戰場走了一遭。
但傳承也好,改編也罷,這些創新,說句實話,都還只停留在「形」上。
真正能讓人被觸動的,其實是這些詩詞的「內心」,是文字背後的情和故事。
而對這一塊的呈現,這節目耍了個「小心機」。
除了現場嘉賓的解讀之外,每一首詩詞的演唱者,都是能與這首詩詞產生共情的人。
它用最貼近生活的例子,讓我們體味千年前詩中的情感。
比如對一首隻有4句的小詩《苔》的演唱,不僅感動了現場的所有觀眾,也在一夜間刷爆了朋友圈。
這首詩的主唱有兩位,一位是曾到貴州山區支教的梁老師,一位是他的學生小梁。
他們唱的詩《苔》,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不出名,很簡單,卻足夠有力量。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咱們白話的翻譯就是:即使生長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仍然歡樂的綻放;即使花朵只有米粒般大小,也要像牡丹一般開放。
這裡的苔,是袁枚詩里那棵堅韌的植物,又是不是成長在貴州大山裡的孩子們?
即使沒有得天獨厚的家庭環境,即使環境艱苦,也在努力的生活,努力地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整首歌,沒有複雜的編曲,就是梁老師彈著吉他,帶著小梁輕輕地吟唱。
是唱給現場的所有觀眾,更是唱給心裡那個渴望盛開的自己。
更讓人感動的是,這首詩的彈唱,不完全是節目組的編曲,而是梁老師自己自創的一種教學方法。
在貴州支教的時候,他就常常將詩詞編成簡單的歌曲,帶著孩子們一邊唱一邊學。
梁老師曾問小梁,還記不記得自己教他們這首詩的原因。
小梁說:「因為要讓我們像牡丹一樣,勇敢的開放」。
我們感動於像苔一樣勇敢開放的孩子們,也感恩於有梁老師這樣讓他們敢做牡丹的好老師。
除此外,其他詩歌的演繹,也交給了最適合它的人。
比如讓星途坎坷,曾經沉寂多年的歌手黃綺珊來演繹蘇軾《定風波》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和洒脫。
請來了汪明荃和羅家英這對等待了21年,經歷過數次癌症,到60歲才終成眷侶的愛侶。
讓他們來演繹著名的情詩《鵲橋仙·纖雲弄巧》,那時才真的懂了何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他們夫婦二人深情對望的時候,老妹兒第一次覺得詩歌美到語言都無法形容。
GIF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有情、有品、有感動、有傳承,這樣的節目,再來幾個我也看!
不過……如果嘉賓們點評的時候少流點眼淚,多講點乾貨,就更好了~
想看的,騰訊視頻有。
※這片5天就拍完了,竟然還有8.4分!
※新《演員的誕生》竟然開播就有8.6分?
TAG:十點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