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相關股持續看漲 巨頭打響AI人才搶奪戰
人工智慧是否能給每個人帶來驚喜,或許得在不久的將來才能得到應驗,但目前,確實讓這個行業成為風口上的香餑餑,受到人工智慧輻射的相關崗位需求也在近年來呈現出爆髮式的增長。人才成為時下最激烈的競爭對象,各方都在挖空心思想要招人才、留人才。
自「阿爾法狗」(AlphaGo)完勝人類圍棋頂尖高手後,有關人工智慧的討論就從未停歇。一時間,貼著人工智慧標籤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與人工智慧業務相關的公司股價更是一路看漲。
2017年,「人工智慧」上升為我國國家戰略,科技企業紛紛投入布局,人工智慧產業呈現一派繁榮景象,但在2017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年會上,許多專家也紛紛指出,目前我國人工智慧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人工智慧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人工智慧人才極其緊缺
從全球範圍來看,人工智慧已經正式成為巨頭們的新戰場。微軟、亞馬遜、谷歌今年發布會主題均是人工智慧。百度乾脆將自己定位成「人工智慧公司」。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到來,預計到2030年後,人工智慧或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助推劑」。
在互聯網圈子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得人工智慧者得天下。似乎還應加上一句:得人才者得人工智慧。人工智慧人才到底有多稀缺?
從全球來看,據騰訊研究院和BOSS直聘聯合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白皮書》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總數約30萬,而目前市場的需求則在百萬量級,AI人才供應存在很大缺口。
近期,LinkedIn(領英)公布的2018年《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數據顯示,基於LinkedIn平台的AI技術人才數量超過190萬,這其中美國佔到了85萬,中國僅佔5萬人左右,排列世界第七。
對此,工信部教育考試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體透露,中國人工智慧技術領域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這遠不能滿足國內數量龐大的人工智慧企業對高端人工智慧技術人才的需求。
中美展開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人工智慧的技術門檻很高,且難以通過短時間的學習掌握,具備學術知識及實際操作經驗的技術人才是企業爭搶的目標。知識型、技術型人才可複製性差,可替代性差,因此企業在追逐人才時通常處於被動狀態,更出現高薪難求的狀況。
對於AI技術人才的爭奪,已經在中美兩國的熱土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美國調查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創業不久的中國人工智慧(AI)相關企業2017年融資額超過美國,首次躍居全球首位。中國企業向面部識別和AI處理器的開發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而在專利和論文動向方面,中美也在展開競爭,給人以最尖端技術的競爭已進入中美兩強時代的印象。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詹姆斯·劉易斯表示,人才短缺可能成為中國實現人工智慧夢想的最大障礙。「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但中國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實現,培養和發展技術人才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中國加快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步伐
AI人才缺失的根本原因除人工智慧發展速度出人意料之外,相關學科重視不夠、AI人才培養不足也難辭其咎。
「人才的培養、關鍵技術的掌握是新一代人工智慧落地的必要條件。」在中國人工智慧大會上,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秘書長余有成在接受採訪時說,「我國的劣勢主要體現在人工智慧的人才培育體系尚未建立,我國人工智慧學界倡導多年的建設『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的問題仍待解決,核心技術人才梯次無法形成,海外優勢人才被歐美機構搶走。」
目前,中國正在加快人工智慧人才的培養步伐。從論文發表數量來看,華人作者的領先優勢日益明顯。在「深度學習」領域,中國的論文數量從2014年開始超越美國。
此外,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發展人工智慧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被業界解讀為「中國迎來AI發展的黃金時代」。然而,《規劃》也明確指出我國AI發展在人才方面面臨的嚴峻態勢:「人工智慧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並提出將「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慧高端人才」。伴隨巨大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中國有望吸引更多人才來華從事人工智慧行業。
人工智慧就像一位不速之客,它的出現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了一片新的天地,也讓我們被迫放棄許多曾經擁有的東西,甚至還會讓人類面臨身份危機,不斷追問人類存在的意義。毫無疑問,在誕生的60多年裡,人工智慧所取得的每一次突破,都重新定義了自己,也重新定義著人類的價值。
隨著人工智慧概念升溫,人才的需求也呈爆髮式增長。未來,人工智慧的競爭將會發展為人工智慧行業人才的爭奪上。
※「他們」都看好中國人工智慧,你怎麼看?
※我國新興產業「缺兵少將」,外國人才成「香餑餑」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