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原來古人這麼會玩!
最新
03-01
「一年明月打頭圓」,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而它還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又叫「上元節」。
在這一天,上至皇家,下至平民百姓,每家都喜樂融融,喜笑顏開。
其實古人的元宵節目可多了,就是一場全民的盛禮。
當然,正月十五,作為一個「大節」,祭祀盛典必須要排第一位。
漢武帝時,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到了魏晉,又增添了燈節祭門戶、祀蠶神、迎紫姑的風俗。
到了隋唐,元宵節全民放花燈,也稱之為「放夜」。當此之時,「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於是「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
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無不走出坊門,夜遊觀賞那爭奇鬥豔的各式花燈,以致車不能掉頭,人難以轉身。當然,放煙花也是少不了的。
宋代從京師到民間都十分重視元宵放燈,因此有專門的「燈市」。在燈市上,舞女樂伎往來最多,賣舞賣唱。每晚從燈火初上,簫鼓齊奏。宋代元宵節風俗活動還有「打燈謎」和雜技演出。
到了明代,皇帝詔令元宵節自正月十一日起給百官賜假十日,以度佳節,真是一個好福利。明代元宵節又增添了耍獅子的娛樂項目。明末人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記載了當時燈節耍獅子、放煙火、鼓吹彈唱,擠擠雜雜,大街小巷,通宵以樂。
清代元宵節,民間的娛樂活動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從元旦到元宵節,舞獅子、舞龍、鬧社火、踩高蹺、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等活動都涌到節日期間。
像《清嘉錄》描寫燈節的詩中就有:「看殘燭火鬧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華侵下界,煙竿火塔又是橋。」
元宵節,一場全民的狂歡盛宴,眾樂樂是也!
※原來他是這樣的鄭板橋,性格直腸子,玩弄豪紳毫不客氣
※吳道子畫藝了得,皇帝命他「非有詔不得畫」,可惜留畫曾被打壓
TAG:TA角度 |